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超神之自研战锤40K科技 > 第37章 化身骨架,烛龙之心

时间来到2007年9月中旬。

起源岛核心实验室。

何强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盯着“创世纪I型”的最终设计蓝图。

等待钨矿石到港的几周,他和嫦娥没有闲着。

“天枢”超算火力全开,“核心推演”功能几乎没有停歇。

目的只有一个:榨干“深海振刚”的每一分潜力,将“创世纪I型”打磨至当前科技下的极致。

“爸爸,根据‘深海振刚’的最终实测数据,骨架结构优化方案已完成。”

“核心承力结构全部替换为深海振刚复合材料。”

“整体结构强度相较于上一版设计,提升百分之二百一十七。”

“能量传导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五点五,抗冲击冗余度大幅增加。”

投影中的模型随之变化,骨架变得更加凝练,每一处线条更加明显饱满。

外壳装甲同样进行了彻底革新,利用深海振刚的特性,在保证甚至超越原有防御力的前提下,厚度降低,重量减轻。

“能源核心呢?”何强问,这是重中之重。

“方案已确定,采用‘烛龙核电池’。”嫦娥回答。

全息投影切换,展示出一个结构异常紧凑、外壳布满复杂散热纹路的银灰色圆柱体模型。这是何强的得意之作。

他借鉴“金乌一号”裂变堆小型化经验,剔除FZ反应堆不靠谱设计。

融合自己对能量核心的研究成果,再经过“核心推演”功能无数次迭代优化。

最终的成果,就是这款被命名为“烛龙”的微型核裂变电池。

它以少量高丰度核燃料为核心,这是通过深海铀矿提取,再经物质融合功能提纯所得。

理论上足以支撑“创世纪I型”进行高强度战斗数周甚至数月。

安全性更是放在首位,多重物理和逻辑屏障确保万无一失。

何强注视着模型,低语出声:“烛龙……掌控黑暗与光明的力量。”

“内置计算核心,采用三颗‘天璇’芯片的特制版本。”

嫦娥继续汇报,“负责处理思维链接指令、传感器数据整合与姿态控制。”

除此之外,新型电活性聚合物构成的仿生肌肉系统、遍布全身的高灵敏度传感器网络、以及技术成熟的反重力飞行悬浮系统,都已整合进最终设计方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材料。

9月12日。

通过“奇点动力”在全球布下的暗网,采购的第一批数万吨高品位钨矿石,伪装成普通矿产,经由深海秘密运输管道,悄无声息运抵起源岛地下基地。

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冶炼、提纯、铸造!

炽热的钨钢合金被塑造成型,成为重型深海采矿机器人的坚固骨架和钻头。

9月25日。

经过严苛测试的第一批,共计五百台钨钢结构的深海采矿机器人,被投放到陨石坑深处的矿脉点。

效果立竿见影!

钨钢钻头轻易撕裂之前难以撼动的坚硬岩层,开采效率暴涨。

机器人的损耗率断崖式下跌。

源源不断的、散发着幽蓝光泽的“深海振刚”原矿石,终于稳定输送回基地。

与此同时,材料处理中心迎来最大的挑战——提炼“深海振刚”。

超高压电弧熔炼炉内,能量输入需要精确到毫秒。

等离子体精炼室内,强磁场将物质约束在无形牢笼中。

电磁悬浮提纯区,原子级的精度控制是成功的唯一钥匙。

“笨笨”机械臂们在高温、高辐射环境下,精准执行每一个指令。

它们偶尔会发出几声轻微的关节摩擦声,似乎在无声回应。

嫦娥的运算核心时刻监控数以亿计的参数,不断动态调整工艺流程。

这是一场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设备的协同攻关。

经过整整一周的艰难尝试,无数次失败与参数修正。

终于!

一声轻微的震动,“嗡——”提炼舱门缓缓打开。

一块闪烁着深邃、神秘蓝光的金属锭,静静躺在托盘中央。

它表面光滑如镜,散发着冷峻而迷人的金属光泽。

何强站在舱门前,心脏剧烈跳动。

成功了!

随着提炼工艺的稳定和优化,越来越多的高纯度“深海振刚”被制造出来。

时间来到10月初。

材料到位,设计敲定。

何强深吸一口气,走向基地内能耗最高、风险最大的区域

——物质分解/融合实验室。

他要亲手制造“烛龙核电池”的原型。

巨大的“物质融合装置”启动,发出低沉的嗡鸣。

何强戴上特制的神经感应头盔,精神高度集中。

高纯度核燃料、多层特种屏蔽材料、精密的控制电路元件,被小心翼翼送入反应腔。

精神力如同无形刻刀,在原子层面引导物质重组。

屏幕上的能量读数开始波动。

“能量波动幅度增大,接近警戒线!”嫦娥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