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小时过去。
“爸爸,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嫦娥的声音响起。
数据处理达到某种阈值,难以言喻的兴奋感在她冰冷的声线中流淌。
何强立刻回到主控台前。
巨大的全息投影展开,展示出一种极其复杂而优美的晶格结构模型。
“这是什么?”何强看着模型。
即使以他的知识储备,也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原子排列。
“它是一种地球上从未被发现过的超合金。”嫦娥解释。
核心是一种未知的稳定重元素,原子序数远超现有元素周期表。
它与其他多种稀有金属原子,通过一种前所未见的、近乎完美的量子键合方式构成。
它的形成条件极其苛刻,推测需要地幔深处的超高温高压环境,并且可能经历了某种未知的高能宇宙射线长期辐照。
这解释了它为何会在陨石坑附近被发现。
何强的心跳开始加速。
这种结构,这种构成……
“特性呢?”他问。
分析结果确认了他的初步判断,并发现了更多惊人特性。嫦娥调出数据列表。
“超高强度与韧性:理论强度是目前地球已知最强钛合金的37.4倍,同时具备极佳的韧性。”
“能量吸收与传导:对动能和特定频段的能量冲击,表现出超过92%的吸收效率,并将剩余能量迅速、均匀地传导至整个结构表面,避免应力集中。”
“特殊效应:在特定高温下,呈现出显着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塑性,理论上极易于精密加工。”
“物理性质:密度略高于钢铁,约为每立方厘米9.5克。
具备极致的耐腐蚀和耐高温特性,熔点预估超过五千摄氏度。”
何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激动。
强度、韧性、能量吸收传导、形状记忆、耐高温…这简直是为“创世纪”量身定做的完美材料!
这种金属吸收能量并传导分散,如同深海的沉稳与共鸣。
“就叫它——‘深海振刚’!”何强脱口而出。AbyssalResonanceSteel!
“命名已记录:深海振刚。”嫦娥确认。
“提炼工艺呢?”何强追问。
“分析显示,常规物理或化学冶炼方法几乎无效。”嫦娥给出了预料之中的答案。
“必须采用特殊工艺,例如超高压电弧熔炼、等离子体定向精炼,以及强磁场约束下的悬浮提纯。
这些工艺对能量消耗和技术要求极高。”
“呵,正好。”何强嘴角勾起。
“起源岛基地,最不缺的就是能源和技术!”
“立刻调整‘开拓者’机器人生产线,改装一部分机器人。”
何强调整指令,“根据‘深海振刚’的特性数据,设计并安装专用钻探设备和高精度矿脉探测传感器。
目标,陨石坑区域,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主矿脉!”
“遵命,爸爸。专用机器人‘寻脉者I型’设计方案生成中,预计2小时后首批下线。”
接下来的两周,成了起源岛深海探索最艰难的时期。
陨石坑附近的海床地质结构异常复杂,超高的海水压力和强腐蚀性对机器人是巨大的考验。
改装后的“寻脉者”机器人被一批批投放到深海。
监控屏幕上,代表机器人的光点时常闪烁,然后永久熄灭。
一台编号S-017的机器人信号骤然中断。
它传回的最后数据显示,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强地质断层挤压,金属外壳在恐怖的力量下瞬间变形、撕裂。
另一个光点,S-039号,动力核心温度飙升至临界点,深海压力超出了设计极限,整个机体在高压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嘎声,最终爆裂成一团扭曲的残骸。
S-062号探测器则遭遇了未知强酸性热液喷流。
监控画面中,高精度镜头被瞬间腐蚀得模糊不清,信号伴随着滋滋的电流声彻底消失。
损失报告不断传来。冰冷的数字跳动着:损失数量突破五十…一百…一百五十…
嫦娥根据实时反馈的数据,不断优化搜索算法,调整机器人的防护措施和行进路线。
但损失依旧在持续。
每一台机器人的损失,都代表着巨大的资源消耗。
但何强没有丝毫动摇。
“深海振刚”的战略价值,值得付出任何代价!
终于,在损失了超过一百五十台专用机器人后,近乎地毯式的搜索迎来了转机。
“爸爸!发现高浓度‘深海振刚’矿石信号!”嫦娥的声音猛地拔高。
信号位于陨石坑中心区域正下方约750米深处。初步探测显示,是一条结构完整的矿脉!
何强猛地站起身,紧握的双拳显示出他此刻的心情。
“干得漂亮!”
但新的问题紧随而至。
“矿脉埋藏深度极大,覆盖岩层极其坚硬。”嫦娥调出地质扫描图像。
现有的“开拓者”系列,包括“寻脉者”,其主体结构材质在这种环境下开采效率极低,且损耗将是天文数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