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450章 这江湖的天,该换种亮法

春雷滚过云层时,青蚨娘袖中那张火藏阁记被风掀起一角。

我盯着她指尖微微发颤的弧度——这是她当年在扬州码头与人谈三十万两押款时才会有的小动作,可此刻她眼里没有算盘珠子的冷光,倒像揣着团刚从灶膛里扒出来的热炭。

启——她突然拔高声音,震得檐角铜铃叮当响。

身后三十六个精壮汉子同时发力,蒙在露天石林上的红绸地飘落。

我呼吸一滞。

那哪是石林?

分明是片由青石垒成的江湖。

最高的主碑足有两丈高,碑身刻着火藏阁三个大字,笔画间还留着凿子新蹭的石粉。

周围七十二块次碑呈环状拱卫,最近的一块刻着梭行劲,我凑近看,运劲路线竟和农妇织布时穿针引线的轨迹分毫不差;再往右,浪涌桩的桩法图里,起势收势全依着江浪涨退的节奏——这些功法我从未在任何典籍里见过,却每一式都透着股鲜活的热乎气,像刚从田间地头、船头灶边捞起来的。

青蚨娘踩着新铺的青石板走到主碑前,袖中算盘磕在碑座上。

她仰头望着自己亲手写的碑铭:此非定式,乃启思之引。

明日之功,不在石上,在你手上。尾音未落,围观的百姓里突然爆发出欢呼。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挤到最前面,踮脚摸了摸梭行劲的石刻,扭头冲身后的农妇喊:娘!

这和你教我绕线团的手法好像!

人群里起了阵骚动。

卖糖葫芦的老汉捋着胡子凑过去:我挑担子走山路时,总觉得肩窝有股子巧劲,莫不是也能刻块碑?打铁匠的儿子攥着铁锤蹦起来:我打铁时那火星子溅的轨迹,保准比这浪涌桩更带劲!

我望着青蚨娘。

她背对着人群,可我看得见她后颈泛红的轮廓——这是她最得意时才会有的破绽。

当年她在绿柳山庄算死六大派高手,也是这样,表面端着钱庄掌柜的稳重,后颈却红得像煮透的虾。

赵姑娘。青蚨娘突然侧过脸。

赵敏不知何时站在了主碑侧面。

她手里攥着枚巴掌大的金轮残片,边缘还留着火烧过的焦痕。

晨光穿过残片上的镂空花纹,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金斑。

我想起光明顶密道里那尊破碎的金轮,想起小昭跪在地上捡碎片时,发梢扫过青石板的声音。

你当年说,想建座让天下人都能添柴的火塘。赵敏的声音轻得像落在碑上的晨露。

她抬手,残片与碑座的凹槽严丝合缝嵌进去,现在,火塘变成太阳了。

碑身突然发出嗡鸣。

我看见金轮残片上的纹路顺着碑座爬向主碑,像条金色的蛇。

原本素白的碑面渐渐浮出暗纹——是张细密的网,和当年小昭掌心的愿金纹一模一样。

公子,该去看看独孤九了。

我转头时,风里已经裹了塞北的沙粒。

独孤九的羊皮囊还沾着草汁,他蹲在篝火旁搓手:我在漠北遇见群小崽子,蹲在炭灰上蹦跶,嘴里喊着火来!

火来!

我当是闹着玩,凑近一瞧——他猛地站起来,踩着炭灰跳了个踉跄,您看这步!

前脚掌点地时收腹提气,后脚跟进时吐气开肩,和《九阳启蒙诀》里的呼吸法分毫不差!

老牧人蹲在篝火另一边抽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子映着他脸上的皱纹:你们写的符太花哨,咱大老粗不认字。他用烟杆在地上画了道歪歪扭扭的线,可咱会唱,会跳。

小娃娃们跟着马群跑时哼两句,跟着篝火蹦时扭两下,这功法不就刻进骨头里了?

独孤九的狼毫笔在羊皮纸上翻飞,记录着老牧人说的每一个动作。

他的手在抖——我太熟悉这种抖了,当年我在白猿肚子里初见《九阳真经》时,握书的手也是这样,像是要把整颗心都抖出来。

青蚨姐!独孤九撞开钱庄大门时,青蚨娘正趴在案头核对火藏阁的碑刻清单。

他把画满舞谱的羊皮纸拍在桌上,您看这踏火舞!

他们用身体记功法,比抄书还牢靠!

青蚨娘的算盘珠子哗啦啦撒了一桌。

她抓起羊皮纸的手在抖,指甲几乎要戳破纸背:这是...这是用肌肉记忆替代文字传承!

当年达摩面壁九年,也没琢磨出这么妙的法子!她突然抬头,眼里的金芒比绿柳山庄那夜更盛,快!

把这些舞谱全刻进火藏阁,署名...署名无名氏

那夜万火同燃时,我正伏在赵敏案头看她批巡行使的月报。

突然,她掌心的金纹猛地一跳,紧接着是窗外的更夫,街角的小乞丐,甚至隔壁院的老黄狗——所有有金纹的人同时按住掌心。

公子?赵敏抬头,眼里映着窗外的金光。

我转头。

半空中浮着个模糊的影子,像被水浸过的绢画。

可那眼尾的弧度,那说话时总爱先抿抿嘴的习惯,分明是小昭。

公子,我并非你的婢女。她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百年前,鼎主垄断火种,我耗尽性命织出愿金网,只为留一点星火...如今,它烧成了太阳。

赵敏突然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她望着那团影子,眼泪大颗大颗砸在案上:你早就赢了,丫头。

影子笑了,和当年在灵蛇岛给我换药时一模一样:谢谢你,让我看见这一天。

话音未落,影子就散了。

可我知道,她没走。

她藏在火藏阁的碑里,在踏火舞的跳步里,在每个孩子念《启蒙诀》的童声里。

朝廷的使者是在三日后到的。

八抬大轿停在持愿者总部门口,宦官尖着嗓子喊:奉圣上口谕,宣持愿者盟主赵敏入殿,封国师之位——

赵敏捏着圣旨的指尖泛白。她突然转身,冲门外招了招手。

三百巡行使从四面八方涌来,站成整整齐齐的三列。

他们掌心的金纹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三百颗小太阳。

赵敏说。

宦官的脸瞬间煞白。

他刚要扑过去抢圣旨,那卷明黄的绸缎已经地烧起来。

火焰腾起的刹那,民心碑突然发出嗡鸣——那座刻满百姓姓名的石碑上,新的刻痕正在缓缓浮现:火不事帝王,只照寒微。

宦官连滚带爬跑了。

可就在他的轿帘掀起时,我听见了——东边的巷子里,有孩子在念《启蒙诀》;南边的码头,船工们的号子声里裹着《启蒙诀》的调子;北边的学堂,先生的戒尺敲着黑板,教的也是《启蒙诀》。

青蚨娘的账本上多了行小字:民火强度峰值,非因悲愤,而出自豪。

深秋的山谷里,枫叶红得像要烧起来。

赵敏坐在我当年打坐的岩石上,掌心的金火忽明忽暗。

她望着山脚下的村落,那里的灯火正一盏盏亮起来,像撒了把星星在人间。

我不烧了。她轻声说,他们都学会自己点灯了。

风突然大了。

枫叶打着旋儿飞起来,竟在她面前旋出个人形轮廓。

那轮廓虚虚实实,像要伸手,又像要握剑。

赵敏笑了。

她伸手碰了碰那团风,落叶簌簌落在她脚边:知道你会来听最后一句——这江湖,我没辜负你。

风停了。枫叶落尽,只余她掌心的金火地灭了。

那天夜里,我坐在山谷的岩石上,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

全国的金纹同时跳动三下,像极了心跳。

而朝阳升起时,我突然觉得——

这江湖的天亮法,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