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道终境,言出法随
第一章 符道溯源,意动法生
人道洞天在诸天虚空中穿梭已有千年。
楚雄的天道法身愈发圆融,走过科技昌明的异能界,踏过蛮荒原始的图腾界,见过以音律证道的乐师界,也闯过以杀戮立规的修罗界。每到一处,他便以天道法身包容其界法则,融入自身道韵,而万道剑阵与符道之术,也在这无尽历练中,悄然朝着“至境”攀登。
这日,洞天停靠在一处名为“符文星海”的界域碎片。此地漂浮着亿万星辰,每颗星辰都是一枚天然形成的符文,散发着或刚猛、或柔和、或诡谲、或纯粹的法则气息。楚雄立于观星台,指尖轻动,一枚由昊天剑气凝聚的“剑符”便破空而出,精准地击中一颗散发着雷霆之力的星辰。
“轰隆!”
星辰炸裂,雷霆符文如雨般洒落,被剑符牵引着,融入人道洞天的法则之网。这是他千年修行的常态——以符为介,沟通诸天法则,完善自身道基。
“符者,道之迹也。”楚雄望着漫天符文星辰,轻声自语。
自蜀山时期,他便对符道有所涉猎。那时的符,需以朱砂为墨,黄纸为基,笔画为引,方能承载灵力;后来入世,他将科技逻辑融入符道,以精密计算取代模糊感应,让符阵的威力与稳定性大幅提升;证得天道法身后,他更是挣脱了纸笔的束缚,以法身为纸,以意念为墨,随手一画便是惊天符录。
可他知道,这还不够。
符道的本质,是“沟通”与“敕令”——沟通天地法则,敕令万物运转。以往的符,无论形式如何,终究需要“媒介”,或纸或气,或剑或身,而真正的至高境界,当是“无媒而通,无意而令”。
“就从这里开始吧。”楚雄一步踏出,身形融入符文星海。
他散去天道法身的威压,如同一个最普通的求道者,在星辰间漫步。时而触摸散发着生命气息的“生符星”,感受草木生长的韵律;时而聆听流淌着死亡法则的“死符星”,体悟万物寂灭的归途;时而静坐于代表“时间”的星核旁,看符文在刹那间经历亿万年的生灭。
千年、万年……
他在星海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我,唯有符文与法则在心中流淌。渐渐地,他发现那些繁复的符文笔画、星辰轨迹,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意”。
画符时的“意念”,才是符道的根本。黄纸朱砂是承载意念的工具,法身剑气是放大意念的手段,而当意念纯粹到极致,纯粹到能直接干涉法则时,工具与手段,便都成了多余。
“原来,符道的终点,是‘返璞归真’。”
楚雄睁开眼,指尖不再凝聚剑气,心中也不再刻意勾画符文,只是望着一颗即将崩塌的“崩解符星”,轻声道:“定。”
一个字出口,仿佛有无形的法则锁链凭空出现,瞬间缠绕住崩解符星。原本狂暴四溢的崩解之力如同被冻结的潮水,骤然停滞,连星辰表面蔓延的裂痕都缓缓愈合。
没有符箓的形态,没有灵力的波动,只有一个字,一道纯粹的意念,便逆转了星辰的崩解法则。
“这便是……言敕的雏形?”楚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想起仙剑世界的典籍记载,符道有五境:初境“画形”,依葫芦画瓢,得其形不得其神;二境“聚灵”,以灵力注符,使其具备威能;三境“通法”,符随己意,能引天地之力;四境“化符”,自身与符合一,举手投足皆为符;而第五境“言敕”,只存在于传说中,谓“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以往他虽触及四境化符,却始终差了临门一脚。如今在符文星海悟道,才明白这第五境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叠加,而是对“意念”与“法则”的绝对掌控,让自身的言语,成为法则的“敕令”。
“再试试。”楚雄看向星海边缘,那里有一股混沌乱流正朝着洞天袭来,乱流中夹杂着能腐蚀法则的“虚无之力”。
他深吸一口气,将天道法身中蕴含的诸天法则与自身意念高度凝聚,缓缓吐出两个字:“散,凝。”
“散”字出口,混沌乱流如同遇到烈日的冰雪,瞬间消融,虚无之力被分解为最原始的粒子;“凝”字落下,那些粒子又重新凝聚,化作一道纯净的灵气长河,温顺地流入人道洞天,滋养着轮回之树。
两次尝试,一次定住崩解法则,一次转化混沌之力,皆是以言为符,无需任何形式。但楚雄也清晰地感觉到,每说一个字,体内的“法元”便会剧烈消耗——这种法元,是天道法身与诸天法则交融的本源之力,远比寻常灵力珍贵亿万倍。
“果然,言敕之能,近乎于‘道’,代价自然也超乎想象。”楚雄收敛心神,“看来,这第五境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金口玉言,一字镇魔
离开符文星海,楚雄驾驭着人道洞天,返回了阔别千年的仙剑世界。
刚一靠近,他便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危机感——魔界深处,一股比当年蚩尤更狂暴的魔气正在滋生,隐约有冲破界域壁垒的迹象。透过天道法身与世界本源的联系,他看到了令人心惊的景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