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剑通神:周天剑阵,领域吞星
第一章:符剑铸形,千符融锋
楚峰的剑庐,常年飘着符纸的墨香。楚雄坐在青玉案前,指尖捏着一张薄如蝉翼的“庚金符”,符纸在他掌心微微颤动,仿佛有生命般渴望着与剑融合。案上整齐排列着一百零八柄短剑,剑身皆是用玄铁混合庚金矿石锻造,此刻正被纳灵阵的灵气包裹,泛着淡淡的银辉。
这是他耗费五年心血,为“周天剑阵”准备的根基——108柄符剑。
72柄地剑,主“沉凝”,需以土行符、庚金符、镇岳符等强化重量与锋锐,剑长三尺三寸,剑身刻满大地脉络般的符纹,握在手中能感受到与地脉相连的厚重;36柄天剑,主“灵动”,需以风符、雷符、云符等加持速度与变化,剑长二尺七寸,剑身流转着云霞般的流光,挥动时能引动周围气流,几乎听不到破空声。
“今日融最后一道‘通灵符’,成败在此一举。”楚雄深吸一口气,将灵力注入庚金符。符纸瞬间燃烧,化作一道金色的光流,被他指尖引向最左侧的地剑。光流顺着剑身上的符纹游走,如同一条条金色的小蛇钻进剑身,原本暗沉的玄铁剑,竟泛起了一层温润的光泽。
这是他独创的“符剑同铸法”:先以灵铁锻剑坯,再将数十种符纸以灵力焚化,融入剑身,让剑本身成为“活符”,既能像寻常法宝般斩击,又能像符箓般释放神通。前三年,他失败了上百次——要么符力过强撑爆剑坯,要么符力过弱,无法与剑骨相融。直到某次酿酒时,他看着酒液与灵果汁液慢慢融合,才悟到“符剑相融,不在强灌,而在慢浸”。
此后,他每融一道符,都要先以神念“温养”剑坯三日,让剑身熟悉符力的气息,再以丹息缓慢引导符力渗透,如同酿酒时的“慢发酵”。这般水磨功夫,虽耗时,却成功率大增。
此刻,最后一道通灵符融入天剑,108柄符剑同时发出清越的鸣响,剑身上的符纹如同星辰般亮起,在剑庐中交织成一张淡淡的光网。楚雄伸手握住一柄地剑,只觉一股厚重的力量顺着手臂传来,与楚峰的地脉隐隐共鸣;再握天剑,剑身轻若无物,仿佛能随风而起,引动空中的灵气。
“成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将108柄符剑收入特制的剑匣。剑匣是用紫霞葡萄藤的老根炼制,藤纹盘绕,恰好能容纳108柄剑,匣内刻着“聚灵符”,能时刻滋养符剑的灵力。
胡九儿凑过来,戳了戳剑匣上的藤纹:“这些小剑看着不起眼,能有藏锋剑厉害吗?”
楚雄笑着取出一柄天剑,随手一挥,剑身上的风符与雷符同时亮起,一道银白的剑气破空而出,瞬间斩断了院外三丈外的一块顽石,剑气余波还卷起几片落叶,绕着顽石转了三圈才消散。
“单柄或许不及藏锋,但108柄合璧……”他话未说完,剑匣中的符剑突然轻微震动,仿佛在呼应他的话语。
第二章:阵图绘影,周天初成
剑成之后,楚雄开始绘制“周天剑阵图”。
这阵图并非画在纸上,而是以他的神念为笔,以楚峰的灵脉为纸,以108柄符剑的灵气为墨。他在桃夭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识海中不断推演阵法的运转:72柄地剑如何按地煞之数分布,36柄天剑如何循天罡之位排列,地剑与天剑如何呼应,符剑的神通如何配合……
起初,阵法总在关键处卡顿——地剑的厚重与天剑的灵动如同水火,难以调和。他便去看纳灵阵的运转:地脉之气沉稳上行,日月精华轻盈下落,两者在阵眼处交汇,反而生出更磅礴的灵气。
“原来如此,刚柔非相克,乃相生。”他茅塞顿开,在阵图中加入“阴阳流转符”,让地剑的土行灵力与天剑的风行灵力能相互转化:地剑可借天剑之力变得灵动,天剑可借地剑之力增添厚重。
又过了三月,阵图的轮廓在识海中渐渐清晰。他取出一块千年暖玉,以指尖剑丝为刻刀,将阵图一点点刻在玉上。玉质温润,能承载神念,阵图上的每一条线条都对应着一柄符剑的位置,线条交汇处刻着微型符纹,正是阵法的“节点”。
刻到最后一笔时,他将自身金丹的一缕本源灵力注入暖玉。刹那间,玉上的阵图亮起,108个光点同时闪烁,与剑匣中的符剑产生共鸣,剑匣中的符剑齐齐飞出,按照阵图的轨迹在院中盘旋,组成了一个缩小版的剑阵——地剑在下,组成稳固的六边形,天剑在上,化作旋转的星环,符纹光芒流转,竟引来了空中的云霞,在剑阵上方聚成一朵淡淡的云团。
“这就是……周天剑阵?”胡九儿看得目瞪口呆,九条尾巴不自觉地竖了起来。剑阵虽小,却透着一股浩瀚的气势,仿佛把一片星空搬进了楚峰。
楚雄点头,神念一动,剑阵瞬间收起,符剑自动飞回剑匣。他拿起那块刻有阵图的暖玉,玉质已变得通透,阵图的光芒隐入其中,看似平平无奇,却能随时引动符剑。这便是周天剑阵的“阵眼”,也是他炼制的第一件本命法器——“周天剑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