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道初窥:笔墨通神,符箓兼修
第一章:藏经阁内,符法入门
蜀山藏经阁的第三层,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古籍的陈旧气息。楚根盘膝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的是一卷泛黄的竹简——《基础符法入门》。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竹简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亮了上面用朱砂绘制的简单符纹。
此时的楚根,已是蜀山锻造部的长老,剑道臻至剑罡境,肉身达脱凡境,锻造术更是独步宗门。可他并未停下修行的脚步,在一次整理锻造部古籍时,偶然发现了几卷关于“符道”的残篇,便对这门以笔墨沟通天地、引动灵气的法门产生了浓厚兴趣。
“符者,通神、役灵、驱邪、镇煞也。”楚根轻声念着竹简上的开篇语,指尖拂过那些扭曲的符纹,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灵气波动,“以朱砂为媒,以灵力为引,以心念为神,三者合一,方能成符。”
过去他总以为,力量要么源于肉身,要么源于法力,要么源于神兵利器,却从未想过,简简单单的笔墨朱砂,竟也能承载天地之力,化作具有种种神效的符箓。
“楚长老,您怎么看起符法来了?”藏经阁的守阁长老端着一杯清茶走来,笑着打趣,“难道锻造部的锤子还不够您施展的?”
楚根接过茶盏,笑道:“李长老说笑了。术业有专攻,符道能流传千年,必有其精妙之处。我看这符纹的线条流转,倒与锻造时的灵纹排布有些相似,想来触类旁通,或许能对锻造有所启发。”
守阁长老闻言,眼中闪过赞许:“你能这么想,便已入了门。符道与锻造、剑道看似不同,实则都讲究‘意、气、形’的统一。你看这‘清心符’,”他指着竹简上的一道符纹,“线条看似杂乱,实则暗藏呼吸吐纳之法,画符时需心无杂念,灵力顺着笔尖流转,方能让符纸承载静心安神的效力。”
楚根仔细观察清心符的纹路,果然发现符纹的起笔、转折、收笔,与他吐纳时的灵气轨迹隐隐相合。他心中一动,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这是他特意准备的符纸与朱砂,符纸是用灵竹纤维制成,能容纳灵气;朱砂则混合了灵泉之水,比寻常朱砂更具灵性。
“我可否一试?”楚根问道。
守阁长老点头:“只管试。画符最忌急躁,先凝神静气,感受笔尖与符纸的接触,再引动灵力……”
楚根深吸一口气,将脱凡境的超凡体质运转起来,周身的天地灵气缓缓汇聚于指尖。他屏气凝神,目光落在符纸上,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清心符的纹路,随即提笔蘸取朱砂,缓缓落下。
笔尖触碰到符纸的瞬间,他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阻力——那是符纸本身对灵气的排斥。楚根没有硬来,而是引动灵力顺着笔尖,如水流般缓缓渗透,同时手腕转动,按照记忆中的纹路勾勒。
第一笔还算顺畅,可到了转折处,他的灵力控制却出现了偏差,朱砂在符纸上晕开了一个小小的墨点。
“啧,断了。”守阁长老在一旁摇头,“灵力断了,符纹便成了死纹,承载不了天地之力。”
楚根并不气馁,拿起第二张符纸,再次尝试。这一次,他将国术“见神不坏”的内视能力用到了极致,清晰地“看”到灵力在笔尖的流动,以及符纸纤维对朱砂的吸附。
他调整呼吸,让灵力的输出更加平稳,手腕的转动也更加精准。当最后一笔落下,符纸上的清心符纹终于完整呈现,虽然线条略显生涩,却隐隐透着一丝淡淡的白光——那是灵气初步凝聚的迹象。
“成了!”楚根眼中闪过一丝喜悦。这张清心符虽只是最低阶的符箓,效力微弱,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符道的玄妙。
守阁长老捋着胡须笑道:“不错不错,第一次画符便能成‘形’,已是难得。记住,符道的‘形’是基础,‘意’是根本,往后修行,不仅要画得像,更要画得‘懂’——懂这道符为何能清心,懂它引动的是哪一脉天地灵气。”
楚根将那张成功的清心符小心收好,心中对符道的兴趣越发浓厚。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藏经阁中还有无数符道典籍等着他去探索,而符道与他的剑道、锻造术、肉身修行之间,或许有着他尚未发现的联系。
第二章:符剑相合,初显神威
在藏经阁潜心学习三月后,楚根已能熟练绘制数十种基础符箓,从安神的清心符、照明的灵光符,到驱虫的避毒符、止血的愈伤符,皆信手拈来。
更让他惊喜的是,符道的学习,果然对他的其他修行有所助益。
绘制符纹时对灵力的精细控制,让他的剑罡操控更加精妙,能将剑罡分化成更细小的剑丝,精准地攻击对手的破绽;
对符纸、朱砂等材料特性的理解,让他在锻造灵剑时,更懂得如何搭配不同灵材,激发其潜藏的灵性;
甚至连国术的气血运转,都因画符时的凝神静气,变得更加圆融如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