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脉中惊雷
冬至前夜,白杨镇飘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雪。楚根盘膝坐在炕上,窗外的雪光映着他紧绷的侧脸,额角的汗珠刚冒出来就凝成了细霜——他体内的内力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暴动。
三天前,他练国术“形意拳”时,一拳崩碎了院中的青石碾盘。暗劲透体而出的瞬间,丹田忽然像被捅破的蜂巢,原本温顺流转的内力猛地炸开,顺着经脉疯跑,所过之处,传来针扎般的剧痛。
“是通脉的征兆!”赵长风闻讯赶来,隔着门板都能感受到屋里翻涌的气劲,“他的国术暗劲练到了极致,逼着内力冲经脉呢!”
楚根此刻却无暇他顾。他能清晰“看”到体内的景象:十二条正经像被洪水冲垮的河道,七扭八歪;而更深处的奇经八脉,像埋在地下的暗河,只有微弱的光点在其中闪烁——那是以前用本地武道吐纳术勉强渗透的痕迹。
此刻,炸开的内力正像一群脱缰的野马,撞向那八条神秘的经脉。冲“督脉”时,后脑“玉枕穴”传来撕裂般的疼,眼前阵阵发黑;撞“任脉”时,胸口“膻中穴”像被巨石压住,喘不上气来;最要命的是冲“带脉”,那圈环绕腰腹的经脉像根生锈的铁环,内力撞上去,竟被弹了回来,震得他五脏六腑都跟着发颤。
“不能硬冲!”楚根咬着牙,想起前世国术典籍里的话,“通脉如疏浚,堵则疏,乱则导。”他强压下剧痛,用暗劲包裹住乱窜的内力,像用缰绳套住野马,一点点往奇经八脉的方向引。
暗劲是国术打磨出的“细针”,能精准地刺向经脉淤塞处;内力是本地武道滋养的“洪流”,带着冲开一切的蛮横。此刻,细针在前开路,洪流在后推进,两种力量第一次如此紧密地配合——这是楚根独有的突破之法,用国术的精细掌控,引导武道的磅礴内力。
雪下得越来越紧,屋里的油灯忽明忽暗。楚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渗出血珠,却浑然不觉。他的意识完全沉入体内,跟着内力的轨迹游走:时而用暗劲撑开狭窄的脉道,时而引导内力绕开顽固的淤塞点,像在悬崖上开辟栈道。
当第一缕内力终于冲破“带脉”的最后一道关卡时,楚根猛地咳出一口血,血珠落在炕上,竟瞬间被体内溢出的气劲蒸成了白雾。但紧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感从腰腹蔓延开——带脉一通,原本各自为战的经脉仿佛被串成了圈,内力在其中流转的速度陡然快了三倍!
“成了一段!”楚根精神一振,乘胜追击。暗劲如网,内力如潮,一鼓作气冲开“冲脉”“阴维脉”“阳维脉”……当最后一缕内力撞开“阳跷脉”的终点“睛明穴”时,他忽然觉得眼前一亮,窗外飘落的雪花在他眼中变得无比清晰,甚至能看清雪花六角的纹路。
此时,鸡叫头遍,雪停了。
楚根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道淡青色的光。他抬手放在炕沿上,内力顺着指尖流淌,在空气中画出一道圆弧——没有刻意发力,炕对面的铜盆却“当啷”一声,被无形的气劲推得往后滑了半尺。
“隔空……发力?”楚根看着自己的手掌,掌心还残留着内力奔流的灼热感。他试着运转内力,这一次,不再是滞涩的冲撞,而是如江河归海般顺畅。内力从丹田出发,顺着任脉上行,过膻中,穿承浆,入督脉,经百会,绕玉枕,再沿带脉环腰一周,最后从冲脉回归丹田。
一个完整的循环,行云流水,毫无阻滞。
“这是……小周天!”楚根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前世只在典籍中见过的“内力周天”,竟在这个世界,以国术与本地武道结合的方式,真正实现了。
第二章:八脉生花
通脉境的内力,是活的。
楚根站在院中,看着那三棵被雪压弯的果树,试着抬手一拂。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只有一缕若有若无的气劲从掌心溢出,像温柔的春风拂过枝头——积雪簌簌落下,枝头却一片叶子都没伤着。
“这掌风……比以前强太多了。”赵长风捧着个瓷碗站在旁边,碗里盛着刚温好的烈酒,“以前你发掌,靠的是暗劲催逼内力,猛则猛矣,却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现在这气劲,收放自如,还带着股韧性。”
楚根点头。他能感觉到,通脉后的内力像是被反复锤炼的精钢,既凝练又柔韧。运转时,奇经八脉如同八条并行的河道,内力在其中分流、汇合,生生不息。以前用十分力才能发出的掌风,现在三分力就够了,剩下的七分,顺着周天循环,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丹田。
“就像……有了源头的活水。”楚根屈指一弹,内力顺着指尖射出,正中丈外一根悬着冰棱的枝条。冰棱应声而断,却没掉下来,被一缕气劲托着,缓缓落在掌心。
这便是通脉境的玄妙——内力贯通奇经八脉后,能隔空形成持续的“力场”,不再是一锤子买卖的冲击。
他走到铁匠炉旁,拿起一柄刚打好的铁剑。剑身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楚根握住剑柄,内力顺着手臂涌入剑身。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内力没有停留在剑表面,而是顺着剑脊的纹路钻进了钢铁深处,仿佛给死物注入了灵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