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感谢您顺路送我们到春城,给您添麻烦了。
何雨隆让司机在前方路口停下。
目送那辆长江46轻型越野车远去后,他对阿诗玛说道:
小九,咱们走吧,先去看看二姐夫的情况,顺便去他家蹭顿晚饭。
两人朝二姐家走去,何雨隆心中仍惦记着二姐夫的腿伤。
傍晚将至,正是拜访的好时机,既能了解伤势恢复情况,又能解决晚餐问题。二姐!
小九,雨隆,你们回来了!
是啊,二哥的伤恢复得如何?
小九,雨隆。二姐夫拄着拐杖从屋内迎出。二姐夫,看起来气色不错啊。何雨隆笑着打量他。
伤筋动骨恢复不易,但二姐夫的状态比他预想的要好许多。雨隆,谢谢你。
二姐夫,你这是做什么?
雨隆,这声感谢我必须要说。
二姐夫郑重地拄着拐杖向何雨隆鞠躬致意。
若不是何雨隆及时相助,他的腿伤拖延下去必定残疾。
恩情不仅在于医疗费的资助,更在于精神上的支持,甚至那个曾经伤害他的人也莫名其妙消失了。
这一切,他都铭记于心。自家人何必这么见外。何雨隆连忙扶住他。雨隆,小九,快进屋坐,我去准备晚饭。
二姐,我来帮你。
阿诗玛跟着二姐走进厨房,何雨隆则与二姐夫在厅堂叙话。
吃过晚饭后,何雨隆与阿诗玛来到招待所办理入住。
次日清晨,两人前往民航售票处,得知最快飞往帝都的航班要三天后才有。
这意味着他们还需在春城多留几日。小九,先去吃早饭吧。
我想尝尝米线。
好,就吃米线。
他们走进一家小店,各要了碗过桥米线。
填饱肚子后,回招待所续住两天,接着前往大姐家探望。
马明亮已在阿诗玛老家短暂停留后返回春城工作。
何雨隆和阿诗玛登门时,只有大姐一人在家。大姐。
小九,雨隆,你们到春城了?
昨晚到的,先去看了二姐夫。
家里人都好吗?
都好,就是惦记你俩。
等有空了,我和二妹回去看看。大姐眼中透着思念。
她嫁到春城后回乡次数屈指可数,盘算着年底约上二妹回老家住些日子。
午后又去了翠湖闲逛。
接下来几天,他们走遍春城各处景致。
可惜没带相机,不然定要留下些影像,日后也好给儿孙讲述当年的故事。
临行这天,全家人执意送到机场。别送了,都回吧。
这一走不知何时再见,再送送。
登机前,姐妹三人相拥落泪,久久不愿分开。雨隆,路上小心,记得多回春城看看。”
“大姐夫,欢迎来帝都做客。”
“小姨夫,我结婚那天您一定要到场啊。”
“放心吧,地址都留给你了,有事随时联系。”
马明亮的婚事有了着落,大姐和大姐夫帮他物色了一位在春城副食品商店工作的姑娘。
何雨隆和阿诗玛都觉得这姑娘模样周正。
临行前,何雨隆特意给阿诗玛的家人留下了帝都的联络方式。小亮,别忘了咱俩的约定。”
“小姨夫您放心,保证说到做到。”
“什么约定?”
大姐夫好奇地问。爸,小姨夫让我教表弟表妹们学普通话。
学好官话将来才能去大城市发展,像帝都、申城这些地方......”
这主意不错,大姐夫点头赞同,可两地隔这么远,你怎么教?
相比乡下务农的亲戚,住在春城的大姐夫见识更广。
他明白掌握普通话的重要性,只是发愁具体的教学方式。车到山前必有路嘛。马明亮倒很乐观。
依依惜别后,何雨隆夫妇准备登机。大姐、大姐夫,二姐、小亮,我们走了,你们回吧。
一路顺风。
到了来信。
小姨、小姨夫,平安抵达!
上午九点半的航班准时起飞,下午四点降落在帝都机场。
辗转回到礼士胡同已是黄昏时分。总算到家了。
是啊,回家感觉真好。
推开院门,却发现家中空无一人,连聋老太太都不见踪影。
夜色深沉,院子里静悄悄的。奇怪,怎么一个人都不在?
我进屋瞧瞧。
说不定出去串门了。
雨隆,过来一下。
什么事?
何雨隆走近一看,顿时恍然大悟。
难怪家里黑漆漆的连盏灯都没点,原来如此。
他转身朝外走,阿诗玛快步跟上。
两人穿过院子,来到隔壁的大杂院。果然是这样。
刚踏进大杂院,何雨隆就明白了。
好家伙。
居然搬回大杂院来了。哥,嫂子,你们回来啦!
何雨柱和冉秋叶正在逗弄小承智。
看见门口突然出现的两人,惊喜地招呼道。回来了。何雨隆看着弟弟,柱子,怎么回事?在我家住不惯?趁着我们去滇南就急着搬回来?
哥,你看秋叶这不坐完月子了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