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46章 发现新的线索,一份旧报纸的边角!

###

夜色浓稠,将江城的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海。

苏晨家里的书房,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在摊开的资料上投下一圈孤寂的亮黄。那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湖中激起层层涟漪,久久未平。

电话那头,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沙哑,像被砂纸打磨过,透着一股经年累月的疲惫。

“喂,你好。”

“是……市府办的苏晨同志吗?”对方的问话带着一丝不确定,和深深的警惕。

苏晨的心猛地一沉。这个时间点,这样一个陌生的、充满戒备的来电,很难不让他联想到刚刚才离开的那座院落。

“是我,请问您是?”他的声音保持着平静,但全身的肌肉已经不自觉地绷紧。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能听到一阵压抑而粗重的呼吸声,仿佛对方正在进行一场剧烈的天人交战。苏晨没有催促,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这种时候,任何一点急躁都可能让那根绷紧的弦断掉。

“我姓赵……”许久,那个声音才再次响起,艰涩地吐出两个字,“赵林科长,是你父亲……苏建国当年的老同事。”

赵林科长?!

苏晨的瞳孔骤然收缩,握着手机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

赵林,他的顶头上司,市府办秘书一科的科长。那个看似温和儒雅,实则心思缜密,对他颇为赏识的领导。他怎么会是父亲的同事?又为什么用这样一种方式联系自己?

不对。

苏晨的脑子飞速运转。声音不对。赵林科长的声音清朗温润,带着中年干部特有的沉稳,绝不是电话里这种沙哑疲惫的声线。

这是一个陷阱!

是周文海,或是王振华布下的局?用一个他最熟悉、最信任的名字,来引诱他说出些什么,或者做出些什么。

几乎是瞬间,苏晨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刚刚才从虎口脱险,对方的后手就已经追到了电话里。

“您说笑了。”苏晨的语气变得客气而疏离,他没有点破,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否认,“我们赵科长的声音,我还是听得出来的。您是哪位?如果没什么事,我就挂了。”

电话那头似乎愣住了,没想到苏晨是这个反应。随即,传来一阵急促的解释:“不不不!你误会了!我不是你们市府办的赵林!我是市档案局退下来的,我也叫赵林。大家都叫我老赵。”

档案局?

苏晨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但警惕丝毫未减。

“赵老您好。那您找我……”

“我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你了。”老赵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像是在说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地方文献资料中心,你在查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报纸。”

苏晨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

“那些东西……没什么用。”老赵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和自嘲,“都是写在明面上的,给所有人看的。你想找的东西,不在那上面。”

苏晨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终于确定,这个电话,不是陷阱。对方,似乎真的知道些什么。

“赵老,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你不明白?呵呵……”老赵干笑两声,笑声里满是苍凉,“你一个市府办的年轻人,不去研究领导讲话,不去琢磨最新的政策文件,一头扎进三十年前的旧报纸堆里,翻来覆去地看那些人事任免。你图什么,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猜不到吗?”

他顿了顿,长长叹了口气:“年轻人,听我一句劝。水太深了,别陷进去。你父亲当年……”

老赵的话说到一半,又猛地咽了回去,似乎是触碰到了什么禁忌,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恐惧。

“总之,你斗不过的。收手吧,就当是为了你父亲。”

“我父亲到底怎么了?”苏晨追问道,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急切。

“别问了!我什么都不知道!”老赵的声音陡然变得惊惶,“我打这个电话,就是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提醒你一句。有些事,烂在肚子里,一辈子平平安安。你要是真不听劝,非要去撞那堵墙……”

电话那头的呼吸再次变得急促。

“……那也别去看那些光鲜亮丽的头版头条。去看看边角,看看那些没人注意的角落。有时候,一声惊雷,最初可能只是一丝微不足道的风声。”

“风声?”

“一个名字……钱立功。”老赵飞快地吐出这个名字,像是扔掉一个滚烫的山芋,“当年的《江城晚报》,一个总想搞点大新闻的愣头青记者。别再问了!我什么都没说!你也没接到过这个电话!”

“嘟……嘟……嘟……”

电话被猛地挂断,只留下一串忙音。

苏晨握着手机,愣在原地。书房里一片死寂,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滴答作响,一下,一下,敲击着他紧绷的神经。

老赵的电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他从未注意过的门。

不要看官方的记录,不要信粉饰的太平。

去边角里找,去找那个叫“钱立功”的记者留下的“风声”。

苏晨重新坐回椅子上,心中的迷雾非但没有散去,反而变得更加浓厚。但在这片浓雾之中,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座若隐若现的灯塔。

他没有再耽搁,抓起车钥匙,再次冲出了家门。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市图书馆早已闭馆。苏晨直接将车开到了图书馆的后门,拨通了馆长办公室的电话。

“陈馆长,我是市府办小苏,苏晨。有个紧急的材料需要核对,明天一早就要报给市领导,能不能麻烦您……”

“市府办”这块金字招牌,在任何时候都畅通无阻。半个小时后,苏晨再次坐在了空无一人的地方文献资料中心。

这一次,他的目标变了。不再是《江城日报》或者《组工通讯》这种官方喉舌,而是更偏向民生、风格也更灵活的《江城晚报》。

他直接找到了1990年到1992年所有的报纸合订本,一本一本地翻阅。他不再看那些大标题,而是将目光聚焦在版面的角落,那些巴掌大小的社会新闻、读者来信,甚至是中缝广告里。

这是一个比之前更加浩繁、更加考验耐心的工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苏晨的眼睛看得酸涩肿胀,几乎要流下泪来。

就在他快要放弃,以为老赵只是在故弄玄玄虚时,他的手指,在一张泛黄的报纸上,停住了。

那是1991年秋天的一期《江城晚报》,第七版,社会新闻版的右下角。

一个只有火柴盒大小的版面,标题是《我市城北化工一厂消防演练,防患于未然》。

文章内容乏善可陈,通篇都是套话,说的是该厂为了响应市里安全生产的号召,举行了一场消防演练,过程顺利,效果显着,体现了该厂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任何一个人看到这篇报道,都会一眼扫过,不会留下任何印象。

但苏晨的目光,却死死地钉在了上面。

城北!化工一厂!

这个地点,与他从退休档案管理员口中套出的“龙王庙地区”“化工厂”高度吻合!而这个时间,恰好在周文海推动城北旧区改造,强行搬迁工厂群的前夕!

这篇看似平平无奇的报道,出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地点,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苏晨的心脏狂跳起来,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下移,寻找着那篇报道的署名。

在文章的末尾,一行几乎要模糊掉的小字,印着两个名字。第一个是通讯员,也就是化工厂自己的人。而第二个名字——

记者:钱立功。

找到了!

苏晨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这一瞬间冲上了头顶。他立刻调动起体内的气运,集中精神,凝视着“钱立功”这三个字。

【系统扫描开启……】

【目标:文字残留气运。】

【分析中……检测到微弱的“不甘咒缚”能量残留。检测到中等强度的“封口”言灵覆盖痕迹。】

系统冰冷的提示,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了苏晨的心上。

一篇歌功颂德的表扬稿,为什么会残留着“不甘”?又为什么会被一道中等强度的“封口”言灵覆盖?

答案只有一个。

这篇稿子,原本的样子,绝不是现在这样!

记者钱立功,当年一定是在这次所谓的“消防演练”中,发现了什么惊天的内幕。他想报道出来,但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强行压制,最终只能交出这么一篇不痛不痒、甚至颠倒黑白的稿子。

而那股“不甘”,就是他当年被压抑的愤怒和真相,在气运层面留下的、永不磨灭的烙印!

这才是真正的线索!

苏晨没有去碰触那份脆弱的旧报纸,而是用手机,将这篇不起眼的小文章,连同它的版面位置、日期和记者署名,清清楚楚地拍了下来。

他站起身,将所有的资料合订本原封不动地放回书架。整个资料室空旷而安静,但他却仿佛能听到三十年前,一个叫钱立功的年轻记者,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被迫删改稿件时,那不甘的、愤怒的咆哮。

他找到了那根撬棍。

不,更准确地说,他找到了那个当年手握撬棍,却被人硬生生掰断了手腕的人。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失意了半生的老记者,重新把那根撬棍塞回他的手里,然后,告诉他,这一次,可以尽情地砸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