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 > 第45章 另辟蹊径,从周老的对头入手!

###

黑色的奥迪A6L平稳地驶出城西干部大院的警戒范围,汇入川流不息的城市主干道。

苏晨握着方向盘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手心里的冷汗黏腻湿滑,让他感觉有些抓不稳。直到将车停在一个僻静的沿河公园停车场,熄了火,他才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浊气。

那口气息仿佛带着实质,在密闭的车厢里盘旋,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味道。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依旧是那间书香四溢的书房,那个笑意温和的老人,以及那道包裹在“前途”糖衣下的致命咒缚。

【系统评估:宿主本次遭遇为S级言灵危机。】

【“流放咒缚”反制成功,但宿主精神力消耗巨大,气运出现轻微震荡。建议休养,避免短期内再次进行高强度言灵对抗。】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他心中那丝侥幸的余温。

赢了吗?

不,他只是没死而已。

就像一只蚂蚁,侥幸躲过了大象无意中抬起的一脚,可大象依然是大象,蚂蚁也依然是蚂蚁。他甚至能想象到,此刻那部红色的电话,可能已经将他的名字,送到了某个他目前还无法企及的高度,并附上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评价。

周文海这头沉睡的巨兽,已经被他惊醒了。

正面硬刚,无异于以卵击石。苏晨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这一点。周老的气运壁垒,如同一座经营了几十年的城池,根基深厚,与江城这片土地的气运盘根错节。他书房里的每一本书,院子里的每一株兰花,墙上的每一幅字,都是构成他壁垒的一部分。更可怕的是,那些早已化为城市记忆的“功勋”和“威望”,仍在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着滋养。

想攻破这样一座堡垒,靠他自己这点微末道行,根本不可能。

苏晨在车里静坐了半个小时,让那颗因过度紧张而狂跳的心脏,慢慢平复下来。他打开车窗,初夏的风带着一丝水汽吹进来,让他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

既然无法从外部攻破,那就只能从内部瓦解。

再坚固的堡垒,也总有薄弱之处。而一个强大的人,他最薄弱的地方,往往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敌人。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苏晨的思路。

周文海能身居高位几十年,功成身退,安享尊荣,必然一路走来,踩下过无数的竞争者。那些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人,他们或许被调离,或许被雪藏,或许郁郁而终,但他们留下的“怨念”和“不甘”,同样是一种强大的气运。

这些气运平时被周文海强大的“威严壁垒”死死压制,无法显现。可一旦有机会,它们就会像地下的岩浆,不顾一切地喷涌而出,将那座看似伟岸的火山,炸得粉身碎骨。

他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最不甘心、最有能量的“对头”,然后,递给他一根撬棍。

打定主意,苏晨重新发动了汽车。他没有回家,也没有回单位,而是直接开向了市图书馆。

市府办秘书一科的工作证,是最好的通行证。他畅通无阻地进入了不对外开放的“地方文献资料中心”。这里存放着江城自建国以来最完整的报刊、杂志和内部资料合订本。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混合着灰尘与油墨的干燥气味。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灰色书架,像沉默的卫兵,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苏晨的目标很明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是周文海仕途上最关键的跃升期,也是“龙王庙事件”发生的时间段。

他要找的,不是周文海的名字,而是那些本该和他并驾齐驱,却最终黯然离场的名字。

这是一项枯燥而浩繁的工作。他从《江城日报》1988年的合订本开始翻起,一页一页,看得极其仔细。报纸的版面,尤其是二版和三版的“时政要闻”与“干部动态”,是他关注的重点。

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名字,随着泛黄的纸页从他眼前流过。他需要像一个最耐心的猎人,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寻找猎物的踪迹。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苏晨看得眼花缭乱,却一无所获。那些报纸上的报道,永远是光明正大,团结奋进。人事任免的通告,也永远是“工作需要”、“组织决定”,看不出任何刀光剑影。

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换了一个思路。

报纸是给大众看的,是经过粉饰的。真正能体现权力脉络的,是那些内部发行的刊物。

他又从书架上,抱下来一摞厚厚的《江城组工通讯》。这是市委组织部编印的内部刊物,不对外发行,主要刊登一些干部理论学习心得、党建工作经验和部分人事动态。

这里的措辞,比报纸要直接一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资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头顶的白炽灯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终于,在翻到1991年第三期的《江城组工通讯》时,苏晨的目光,被一篇不起眼的文章标题吸引住了。

《锐意进取,勇于担当,还是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关于年轻干部培养路线的一点思考》

这篇文章没有署具体的作者名,只写着“市委组织部研究室”。

文章本身是一篇四平八稳的官样文章,充满了辩证的套话。但苏晨却从字里行间,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文章不点名地批评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认为一些年轻干部为了追求政绩,不尊重客观规律,搞“一言堂”,最终可能会给组织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而文章中举的正面例子,则是另一种风格的干部:“稳重”、“踏实”、“善于团结同志”、“能够从大局出发”。

苏晨立刻联想到了今天下午,周文海在他书房里讲的那个“前车之鉴”的故事。

何其相似!

这根本就是当年权力斗争的檄文!

苏晨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立刻翻阅这一年前后的所有《组工通讯》和《江城日报》,试图将这篇文章与具体的人事变动联系起来。

很快,他找到了。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后的第二个月,《江城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条重要的人事任命:周文海同志,由市建委副主任,正式升任为市建委主任,并兼任城北新区改造项目总指挥。

而在同一天的报纸中缝里,一条豆腐块大小的消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原市经委副主任,林正涛同志,因工作需要,调任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担任党委副书记。

从炙手可热、主管全市经济命脉的经委副主任,调到一个日薄西山、正在走下坡路的老国企当副手。

这已经不是平调,而是**裸的贬谪。

林正涛!

苏晨看着这个名字,仿佛看到了一道浓得化不开的灰色气运,在这三个字背后升腾。

他立刻集中精神,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试图用系统进行远程的、模糊的气运感知。

【系统检索中……目标:林正涛。】

【因距离过远,信息模糊,只能进行初步气运轮廓扫描。】

【扫描结果:目标气运呈深度灰败状态,主体被强大的“怀才不遇”与“郁结”咒缚缠绕。在其气运深处,检测到一道被长期压制,但极其凝练的“怨念”气运,其指向性……与周文海高度重合。】

就是他!

苏晨的拳头,在桌子下面悄然握紧。

他找到了那根最关键的撬棍。

接下来,就是如何找到这个人,并且说服他,将这根撬棍,狠狠地砸向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金色堡垒。

苏晨没有声张,他将那几期关键的报纸和通讯用手机拍了下来,然后将所有资料原封不动地放回书架,整理好桌面,悄然离开了图书馆。

夜色已深,华灯初上。

苏晨开着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他没有开音响,车厢里一片寂静。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对手不再是史志办的老马、李哥那种段位的角色,也不是吴宇那种仗着背景的衙内。他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从尸山血海的官场斗争中杀出来的枭雄。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但苏晨的心中,非但没有恐惧,反而涌起一股奇异的、冰冷的兴奋。

就像一个棋手,终于坐到了一个值得他拼尽全力的对手面前。

回到家,苏晨没有立刻休息。他将自己关在书房,泡了一壶浓茶,将今天搜集到的所有资料,摊在桌上。

林正涛,这个名字像一颗钉子,钉在了他计划的核心。

他需要了解关于这个人的更多信息。他的履历,他的性格,他现在的状况。

就在他准备打开电脑,利用内部系统查询一下这个名字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苏晨皱了皱眉,接通了电话。

“喂,你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带着明显疲惫和警惕的声音。

“是……市府办的苏晨同志吗?”

苏晨心中一凛:“是我,请问您是?”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似乎在做什么心理斗争。许久,那个声音才像是下定了决心,压低了声音说:

“我姓赵,赵林科长,是你父亲……苏建国当年的老同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