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零域建筑师 > 第75章 区域重力场的成功创造

零域建筑师 第75章 区域重力场的成功创造

作者:星星的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17:22:08

我睁开眼,终端屏幕上的提示还在闪烁。【系统准备就绪,等待指令输入】。手指悬在操作区上方,没有立刻点下去。风从破口的铁皮屋顶漏进来,吹得桌角一张图纸微微翻动。那是重力场的初始参数模型,昨晚画到第三遍才定稿。

呼吸放慢,心跳也跟着压下来。

现在是傍晚五点五十七分,神经活跃度接近峰值。时间刚好。

我输入启动指令,领域同步开启。意识里立刻浮现出建模空间,灰点留下的那组频率数据自动加载进去。能量以阶梯式注入,每一步都按之前推演的节奏推进。第一层稳定,第二层接续,第三层开始耦合。

地面轻微震动了一下。

试验舱内悬浮起一粒灰尘,接着是第二粒、第三粒。它们不是飘,是被某种力量托着,缓缓上升。我的太阳穴开始胀,像是有电流在皮下爬行。脑波监测警报还没响,但我知道快了。

重力场雏形出现了。

我继续加压。零域能量沿着预设轨道运行,在半空中划出看不见的环状结构。这不再是造墙、搭房那种实体构建,而是对空间本身的干预。空气变得粘稠,脚底传来一股向上的推力,仿佛大地在排斥我们。

突然,右耳根刺痛。

终端红光闪了一下——脑**动超限。能量回流速度比预计快了百分之二十三。如果再持续三秒,就会触发崩域保护机制,整个实验中断。

我没有等系统自动切断。

手动关闭外部供能通道,转为体内残余能量维持输出。这个操作不在原计划里,但必须试一次。我要知道,在极限状态下,零域还能撑多久。

场域稳定了五秒。

五秒内,所有传感器记录下完整数据流。压力分布、能量密度、空间扭曲率……这些数字在屏幕上飞速滚动。我知道成功了。这不是模拟,是真实的局部重力偏移。范围不大,只有试验舱内部,强度也只有标准重力的百分之四十,但它可控,可调,可重复。

五秒结束,我退出零域。

身体猛地一沉,像是刚才那股托举力突然消失,整个人被拽回地面。额头全是汗,后背的衣服贴在皮肤上。我靠在舱壁上喘气,手指发麻,连终端都拿不稳。

但我笑了。

这一笑扯动嘴角,有点干涩,但心里清楚——从今天起,零域能力变了。它不再只是“打印”东西的工具。它能改规则。哪怕只是一小块区域,哪怕只是微弱的引力变化,这也意味着未来可以做更多事。防冲击、控坠落、甚至为高空结构提供支撑……

我想起老周提过的空中走廊。以前觉得难,是因为承重和连接点问题。现在或许不用那么多材料了。用重力场做辅助支撑,能把负荷分散到更大范围。

正想着,终端震动起来。

我抬手擦了把脸,点开通讯界面。加密信号接入,老周的声音直接传出来:“西区雷达发现异常移动热源,七台以上重型装备,正在靠近隔离带。”

我没出声。

他顿了半秒,又说:“轨迹显示他们可能想打通北面废墟通道。那边离净水舱太近,一旦开战,供水系统会首当其冲。”

我盯着屏幕上的红点群,缓慢起身。腿还有点软,但能站住。试验舱的传感层还在运行,最后一帧数据显示,重力场解体过程平稳,无残留能量反噬。这意味着我可以立刻行动,不需要长时间恢复。

“位置发我。”我说。

“已经传到你终端了,坐标三道加密,十秒后自动销毁。”

我低头看地图,北面那片废墟原本是旧工业区,地基还算完整。守夜人选那里动手,说明他们需要一条稳定通路,不是骚扰,是打算长期渗透。而我们要守住的不只是防线,还有背后的居民区、医疗站、水源。

我伸手按下舱顶的红色按钮。

试验舱开始逐层解体。外框先消失,然后是传感层节点逐一熄灭,最后是应急系统断电。整个过程安静有序,没有一丝紊乱。这是我第一次完整走完“构建-运行-终止”全流程,而且是在高负荷实验后完成的收束操作。

走出试验舱时,风更大了些。

头顶的铁皮被吹得哗啦响,远处尘雾卷着碎布条横扫过空地。我站在原地没动,手里握着终端,屏幕上那串移动热源仍在向前推进。距离解触预计还有八小时,时间不算紧,但也拖不得。

我摸了摸手腕上的监测带。心率还在偏高位,血压略升,但都在安全区间。精神力只剩不到三成,短期内没法再做高强度构建。但刚才的实验数据可以交给苏晴分析,她能提取出可用参数,说不定能做出简化版场域模块,用于临时防御。

正要迈步,终端又震了一下。

是自动上传完成的提示。实验日志已同步至主服务器,附带三维动态模型和全部传感记录。这意味着即使我现在倒下,别人也能复现这次成果。

我把它塞进背包,拉好拉链。

刚走两步,忽然停下。

转身看向试验舱最后消失的位置。地面还留着一圈浅痕,是高强度聚合合金分解后残留的印迹。我蹲下,伸手摸了摸那圈痕迹。温度比周围低一点,像是刚断电的机器。

这地方不能再用了。

刚才的实验已经触碰到当前环境的承载极限。如果下次要做更大范围的重力调控,必须换场地,还得增加外部冷却系统。也许可以在东区地下车库试试,那里空间大,结构稳固,适合做长期实验平台。

我站起身,拍了拍手。

通讯器突然又响了一声。

我以为是老周补充信息,结果点开一看,是一条系统警报:北区重力传感器读数异常,短暂出现0.3G波动,持续4.8秒,来源不明。

我盯着这条消息,没动。

刚才的实验明明在封闭舱内进行,理论上不会对外界产生影响。可这个时间点,这个数值,几乎和我的测试完全吻合。

说明什么?

说明零域的能力突破,已经开始泄露到现实环境中了。

我关掉提示,把终端收好。

脚步转向指挥中心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