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零域建筑师 > 第68章 移动医疗站的紧急建造

零域建筑师 第68章 移动医疗站的紧急建造

作者:星星的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17:22:08

胸口那股闷压感还没散,我站在工地中央,手里的图纸已经卷好。施工队正在拆旧集装箱,焊枪的光点在地上跳动。

我没走过去。

转身进了指挥棚,把图纸放在桌上,立刻打开通讯器呼叫苏晴。

她接得很快。

“三个孩子发烧,皮肤出现灰斑,呼吸急促。”她的声音很稳,但语速比平时快,“体温最高三十九度八,退不下来。症状和之前接触过蓝色种子的居民一致。”

我盯着桌上的白板,上面还画着可变形单元的结构图。

“有没有扩散?”

“目前只限家属接触者,共七人出现轻微发热。但我刚在水箱接口处采样,发现微量活性颗粒,频率特征和种子残留物吻合。”

我闭上眼。

零域启动,意识中调出病原模拟模型。能量波形呈低频脉冲,带有微弱共振效应,能穿透普通滤网。这种东西不会自然产生,只能是人为泄露或实验失控的结果。

我睁开眼,拨通老周频道。

“东区封锁,所有人员停止取水,改用储备罐供水。通知安保组,全员戴防护面罩,开始排查水源管道。”

他回了一声“明白”,切断了通讯。

我重新连接苏晴。

“准备隔离区域。我要建一个能阻断零域能量传播的医疗站。”

她说:“现有病房做不到这点。”

“我知道。”我说,“所以我亲自造。”

领域再次展开,蓝色网格在脑海中铺开。这一次不是住宅,而是医疗单元。

双层负压设计,外层用高强度复合金属板围合,内层加入微孔滤膜结构。这种滤膜由零域生成,内部有纳米级通道,能捕捉并分解异常能量粒子。空气只能单向流动,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最后经过高温灭活排出。

模块化布局,六个集装箱大小的舱体拼接而成。入口设缓冲间,出口连焚烧炉。中间是诊疗区,两侧为隔离病房,顶部集成太阳能板和净水装置。

关键节点——门封、通风口、结构连接处——全部由零域实体化成型,确保完全密封。其余部分采用半预制模式,让施工队配合组装,降低能耗。

推演完成,耗时十一分钟。

我走出指挥棚,来到空地中央。

这里原本是材料堆放区,现在清出来了。

启动领域。

眼前蓝光浮现,第一块底板缓缓凝实。金属板厚十二毫米,表面带防滑纹路。接着是支撑柱升起,每根间隔三米,形成主框架。墙体依次嵌入,接缝处自动熔合,没有一丝缝隙。

紧接着,滤膜层在内壁生长出来,像一层透明薄膜,贴合在金属内壳上。通风系统嵌入顶部管道,连接净化机组。

整个过程持续两小时十七分钟。

结束时,一栋银灰色的长方体建筑立在场中,外表平整,没有任何焊接痕迹。只有几处预留接口裸露在外,等着苏晴团队接入设备。

我退后一步,腿有点软。

这比建可变形单元更费力。体力只剩不到三成,额头冷汗直流。

但没时间休息。

苏晴带着医疗小组过来,每人背着药箱和检测仪。她们穿的是简易防护服,头套和手套都是手工缝制的替代品。

“可以进去了。”我说,“气密性测试做过,漏率低于标准值。通风系统运行正常。”

她点头,带队进入。

我在外面等。

几分钟后,她出来通报:“第一批四个病人转移完毕,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我们缺少高精度分析仪,没法确定病原复制机制。”

我看了眼天色。

太阳已经开始西斜。

“我会在旁边再建一个检测舱。”我说,“明天早上交付。”

她摇头。“不用你一个人扛。我们能撑住。”

“这不是撑的问题。”我说,“这是控制源头。只要找出传播路径,就能切断。”

她没再说什么,转身回去工作。

我正要回指挥棚,老周回来了。

他脸色不好。

“东区外围土壤样本也检出了相同颗粒。”他说,“不止一处,沿着排水沟分布。有人故意撒的。”

我问:“监控呢?”

“昨晚半夜有黑影穿过警戒线,体型偏瘦,动作快。红外拍到了,像是守夜人侦察兵。”

“他们想测试传播效果。”我说。

老周点头。“而且看我们怎么反应。”

我沉默几秒。

“医疗站外围加一道屏障。”我说,“零域生成的气密墙,只留一个出入口,所有人进出必须登记并接受检测。”

“苏晴同意吗?”

“我已经通知她了。”我说,“她会配合。”

老周看了眼医疗站,又看我。“你还行吗?刚才见这个的时候,脸都白了。”

“还能用一次零域。”我说,“最多两次。”

“别硬撑。”他说,“后面还有事。”

我没回答。

他知道我说了也没用。

他走后,我回到医疗站侧面,开始构建第二阶段计划。

检测舱不需要太大,三十平米足够。重点是内部要集成质谱仪基座、离心机平台和生物安全柜。这些设备现在没有,但接口必须提前做好。

我闭眼,重新调出设计图。

就在零域即将启动时,通讯器响了。

是苏晴。

“刚拿到一份血液样本分析结果。”她说,“病人体内的异常蛋白结构,和蓝色种子外壳成分高度相似。但它现在在复制,并且攻击神经系统。”

我睁开眼。

“继续采集数据。”我说,“我会把检测舱做成全封闭负压环境,防止样本泄露。”

“还有一件事。”她说,“有个病人醒了,说他梦到‘光在血管里爬’。”

我没动。

“他说那种感觉像被什么东西唤醒,但又不受控制。”

我挂掉通讯。

站在原地。

蓝色种子不是单纯的能源载体,它能在人体内激活某种反应。而现在,这个反应失控了。

守夜人不是随便投毒。他们在观察适应过程。

我抬起手,掌心朝上。

皮肤下又有蓝光闪过,比之前更亮。

这次我没有扫描自己。

转身走向工地。

施工队还在装配电箱。

我走到医疗站背面,选定位置。

深吸一口气,启动领域。

蓝色网格再次浮现,新的结构开始成型。

底板先出现,然后是墙体,接着是顶部的设备支架。内部平台逐个生成,每一个都精确到毫米。最后是门框和密封条,自动嵌合。

全程一小时四十三分钟。

结束时,我扶住墙壁才没倒下。

检测舱建好了。

里面空无一物,但所有接口都在正确位置。

我靠着墙站了一会儿,抬头看医疗站顶部的太阳能板。

夕阳照在上面,反着光。

远处传来脚步声。

老周带着两个队员走来,手里拿着喷雾器。

“我们去东区做最后一次消杀。”他说,“你这边怎么样?”

“能用了。”我说。

他看了看新建的检测舱,又看我。“接下来做什么?”

我正要说话,通讯器震动。

苏晴发来一条新消息。

“第二批样本显示,病原体正在变异。速度很快。”

我看了一眼,把屏幕转向老周。

他皱眉。

我把通讯器收起来,走进医疗站入口。

“准备第三阶段。”我说,“我要建净化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