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峰顶,气氛肃穆。林小凡将峰内与盟内事务全权托付于苏沐晴、张铁牛与李小鱼,有冰火两仪池和初步成型的防御体系为依托,只要不遭遇炼虚级以上的力量全力来攻,足以自保。
陈砚已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世界边缘、时空裂隙以及归墟海眼的零星记载,哪怕是神话传说、志怪笔记中的只言片语,都整理归纳。结论令人愈发心惊:归墟海眼并非一个固定的“地点”,它更像是一个概念性的“终点”,是万物衰亡、能量寂灭的最终归宿,存在于现实与虚无的夹缝,流动不定。寻常方法根本无法抵达。
唯一的线索,便是林小凡手中那枚震颤不休、指向某个模糊方向的镇魔令,以及煤球那越来越焦躁、瞳孔中空间波纹几乎要溢出来的特殊感应。
“镇魔令的指引并非直线,而是在不断微调,仿佛在追踪一个移动的目标。”陈砚指着根据令牌波动绘制出的、复杂扭曲的轨迹图,“煤球的感应与之同步。看来,我们需要寻找的,并非一个固定的坐标,而是一扇‘门’,一扇通往世界边缘夹缝的、可能随时出现又随时消失的‘门’。”
“也就是说,我们得去‘碰运气’?”林小凡皱眉。
“更准确地说,是去‘捕捉’。”陈砚纠正道,“根据古籍推测,在某些空间结构极其薄弱、或者经历过巨大能量冲击的区域,有极小的概率会短暂形成通往世界边缘的裂隙。我们需要找到这样一个区域,然后在裂隙出现的瞬间,凭借镇魔令的指引和煤球的能力,锁定并穿过它。”
这无疑是大海捞针,而且捞的还是随时会扎死人的毒针。
但此刻,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林小凡不再犹豫,与苏沐晴等人郑重道别后,便与陈砚一起,带着煤球,踏上了追寻裂隙的旅程。他们乘坐的依旧是那艘穿云梭,但此次目的地未知,全靠镇魔令和煤球的本能指引。
穿越云海,掠过山川,他们朝着大陆的极东方向飞去。越是向东,人烟越是稀少,灵气也变得稀薄而狂乱,仿佛天地在此走到了尽头。下方的大地开始出现巨大的裂谷、颠倒的山脉、以及一些色彩斑斓却散发着不祥气息的能量雾霭。
这里是被修士们称为“遗弃之地”的荒芜区域,法则混乱,资源贫瘠,鲜有人至。
穿云梭小心翼翼地在这片混乱的空域中航行,躲避着不时出现的空间涟漪和能量乱流。煤球站在梭首,全身毛发微微竖起,喉咙里持续发出低沉的呜咽,指引着方向。
数日后,他们抵达了一片更加诡异的空域。前方,并非蔚蓝的天空或厚重云层,而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如同打翻了调色盘般的混沌色彩!赤红、暗紫、惨绿、幽蓝……各种颜色的能量光带如同活物般纠缠、流淌、碰撞,散发出令人心智混乱的呓语般的声音。这里的光线是扭曲的,空间感完全丧失,甚至连时间都似乎变得粘稠而错乱。
“就是这里了!”陈砚看着观测法阵上疯狂跳动的数据,语气带着震撼与凝重,“‘万彩迷障’,古籍中提及的世界边缘屏障之一!据说穿过这片迷障,便是真正的虚无之地。空间裂隙最有可能在此区域出现!”
镇魔令在此地的震颤达到了顶峰,指向迷障深处。煤球也显得异常兴奋,又带着一丝本能的恐惧。
林小凡操控穿云梭,尝试靠近那绚烂而危险的迷障边缘。刚刚接近,梭体便剧烈晃动起来,各种防护阵法明灭不定,仿佛随时会解体。神识探出,如同泥牛入海,瞬间便被那混乱的色彩和呓语吞噬、搅碎!
“不能硬闯!”陈砚急声道,“这迷障本身就在不断侵蚀和瓦解一切有序存在!我们必须等待,等待迷障自身波动,产生相对薄弱的瞬间,或者……等待裂隙自然出现!”
于是,穿云梭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悬停在这片混沌色彩的边缘,开始了漫长的、煎熬的等待。
一天,两天……
梭内储备的灵石在快速消耗,用以维持基本防护。林小凡和陈砚轮流值守,时刻关注着镇魔令和煤球的反应,以及迷障的细微变化。
等待是枯燥而危险的。那无处不在的混乱呓语试图钻入识海,引诱人沉沦。林小凡紧守本心灯塔,混沌灵力自行运转,将那负面影响排斥在外。陈砚则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和对各种知识的专注来抵御。煤球则蜷缩在林小凡腿边,依靠与他之间的契约联系来获得安定。
直到第七日,转机终于出现!
镇魔令毫无征兆地爆发出刺目的光芒,指向迷障中某一片突然变得深邃、仿佛要吞噬所有光线的黑暗区域!与此同时,煤球猛地炸毛,朝着那片黑暗发出尖锐的示警声!
“裂隙!是空间裂隙!”陈砚惊呼。
只见那片黑暗中,一道细微的、不断扭曲撕裂的惨白色缝隙,如同伤口般缓缓张开!缝隙内部,并非单纯的黑暗,而是充斥着更加狂暴、更加本质的虚无与寂灭气息!那就是通往世界边缘的裂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