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214章 模范正清源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第214章 模范正清源

作者:临江的小凤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2:39:09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王翠花,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只见李爱华身后的一名干事,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取出一个卷起来的、用红纸裱糊的简易奖状,双手展开。

鲜红的纸张,上面用遒劲的毛笔字写着:

扫盲模范家庭

特授予:林向阳家庭

在扫盲运动中,积极进取,家风向上,弟妹学业优异,兄长自强不息,为街道青少年树立了良好榜样。望再接再厉,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

一九五三年x月x日

红纸黑字,加盖着街道办的公章,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和……权威!

李爱华亲自将奖状接过,郑重地递到林向阳手中,然后再次面向众人,声音清晰有力:

“林向阳同志家庭,是积极响应当前国家扫盲运动、努力追求进步的模范家庭!林晓梅同学成绩优异,即将跳级;林向阳同志凭借自学,通过严格考核,被第七中学破格录取!这充分说明了,在新社会,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就有机会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改变命运!”

她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瞬间击碎了王翠花散布的所有阴霾!

“扫盲模范”!

这是官方定性的荣誉!

是政治正确的标杆!

在这个强调集体荣誉、崇尚文化学习的年代,这项荣誉的重量,足以碾压一切“浪费粮食”的污蔑!

李爱华目光锐利地扫过脸色煞白的王翠花,语气转为严厉:

“我听说,最近院子里有些风言风语,说什么‘上学浪费粮’?这种言论,是极其错误和落后的!是与当前国家鼓励学习文化、提高全民素质的政策背道而驰的!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吃饱饭,更要让他们读好书,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谁再散播这种阻碍进步、破坏团结的言论,街道办一定会严肃处理!”

字字千钧,砸得王翠花体无完肤。

她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却在李爱华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灰溜溜地缩回了脖子,躲进了自家门帘后。

刚才还在窃窃私语、目光异样的邻居们,此刻表情全都变了。

看向林向阳一家的眼神,充满了羡慕、敬佩,甚至还有一丝惭愧。

“原来是模范家庭!真了不起!”

“我就说向阳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上学是正事,国家都鼓励呢!”

舆论瞬间逆转。

林向阳双手捧着那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山岳的奖状,心中百感交集。

他看向李爱华,真诚地说道:“谢谢李主任,谢谢街道的肯定!”

李爱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低声道:“好好学,别受干扰。有什么困难,及时跟街道反映。”

“是!”

送走了李爱华主任,林家兄妹回到屋里,将那张鲜红的奖状小心翼翼地贴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太好了!看谁还敢胡说!”晓梅扬眉吐气,小脸兴奋得通红。

卫国摸着后脑勺,嘿嘿直笑:“这下好了,大哥可以安心上学了!”

晓雨也学着姐姐的样子,用力点头:“嗯!大哥是模范!”

笼罩在林家上空的阴云,似乎被这张奖状带来的浩荡春风吹散。

然而,林向阳在欣慰之余,目光再次落在那炕柜深处。那几本苏联教材静静地躺在那里,书页间的德文符号,如同隐藏在光明下的阴影。

外在的危机可以凭借智慧和官方的支持化解,但那本偶然得来的教材,以及它背后可能牵扯的未知谜团,却像一颗埋下的种子,不知会在何时,悄然发芽。

王翠花的谣言被击溃了,但新的悬念,已然悄无声息地降临。

林家墙上那张鲜红的“扫盲模范家庭”奖状,如同一道无形的护身符,将王翠花之流恶意滋生的谣言与揣测牢牢挡在了门外。

大杂院内的空气仿佛都清新了几分,邻居们再看向林家兄妹时,目光里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与不易察觉的疏远——那是一种对“榜样”下意识的距离感。

林向阳乐得清静,他将外界的纷扰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到全新的高中生涯以及维持“向阳互助组”运转的日常中。

第七中学高一二班的课堂,对林向阳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战场。

熟悉的是那些早已融入骨髓的数理化知识,陌生的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以及一些他必须从头学起的课程。

俄语,便是横亘在他面前的第一道,也是意料之中的难关。

在这个全面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年代,俄语是中学最重要的外语课程。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那些扭曲的西里尔字母、复杂的语法变格、拗口的发音,无异于天书。

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领读得口干舌燥,底下学生跟读得稀稀拉拉,面目扭曲。

林向阳坐在教室后排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擦拭得不算太干净的玻璃,在他摊开的崭新俄语课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课本是学校图书馆仅存的几本备用教材之一,封面磨损,内页散发着陈旧的墨味,但总好过没有。

他之前自学时接触过一些俄文技术词汇,但仅限于阅读和辨认,对于发音,几乎是空白。

讲台上站着的俄语老师姓吴,是一位约莫四十岁、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表情总是带着几分焦急与严肃的女教师。

她正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费力地讲解着俄语字母的发音规则,不时在黑板上写下对应的字母和音标。

“同学们注意看,这个字母‘p’,发音的时候,舌尖要颤抖,像这样……”

吴老师努力示范着弹舌音,但效果似乎不佳,底下传来几声压抑的低笑。

轮到学生跟读练习时,课堂更是变成了灾难现场。各种南腔北调的“俄语”此起彼伏,听得吴老师眉头紧锁,不断纠正。

“林向阳同学,”

吴老师点到了他的名字,或许是注意到了这位新来的插班生在数理化课堂上惊人的沉默与在考场上石破天惊的表现形成的反差,想看看他在语言上的天赋。

“请你来读一下这一行单词,注意发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