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174章 礼盒的成功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第174章 礼盒的成功

作者:临江的小凤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2:39:09

林向阳看着这张凝聚了一家人心血的包装纸,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包装问题以这种极具创意的方式解决,礼盒计划得以迅速推进。

林向阳设计的“林家年关礼盒”内含三样东西:

一包香甜的爆米花(代表新年的热闹)、一小袋自制的野山楂果脯(酸甜开胃,寓意生活有滋有味)、以及两张最受欢迎的油印年画(“福”字和“鲤鱼”,寓意吉祥)。

内容实在,寓意美好。

当他们用自制的拼贴包装纸,将这三样东西精心包裹成一个四四方方的礼盒,并用搓好的纸绳系好,打上一个精巧的结时,一件充满手作温度和节日祝福的商品,便诞生了。

“林家年关礼盒”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轰动。

其独特而充满巧思的包装,成为了最大的卖点。

在这个物质匮乏、商品同质化严重的年代,这样一份用心、别致且内容实在的礼盒,瞬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和心。

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犒劳家人,都显得格外有面子、有心意。

价格定得合理,虽然比单买稍贵,但综合算下来,林家仍有不错的利润,且顾客觉得物超所值。

礼盒迅速取代了单一的爆米花,成为林家摊位最抢手的商品,往往一出摊便被等候多时的顾客抢购一空。

收入再次迎来了一个高峰。

看着家庭基金盒里日益厚实的积累,看着弟妹们因为劳累却充满希望而泛红的小脸,林向阳感到一阵欣慰。

然而,在一片繁忙和喜悦之中,他始终没有忘记郑干事那句轻飘飘的话。

“区印刷厂的急活……”

这像是一道悬在头顶的谜题。

它代表着机遇,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未知的风险。

自家的这点小手工作坊,能承接得起正规印刷厂的“急活”吗?

那会是什么样的活?

要求有多高?

在又一次将精心制作的礼盒递到顾客手中,收获对方由衷的赞叹时,林向阳的目光不由地再次投向远处。

年的气息越来越近,节日的喧嚣仿佛近在耳边。

但他知道,眼前的红火或许只是暂时的。

年后,等待着他们的,将是郑干事带来的那个消息所指向的、一个可能彻底改变他们发展轨迹的岔路口。

礼盒的成功,证明了他们在有限条件下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但这份能力,能否经得起更大舞台的考验?

夜色中,林向阳收拾着摊位,心中已开始默默盘算,该如何为那可能的“急活”,提前做些准备了。

悬念,如同年关的烟火,在寂静的夜空中悄然引燃,只待那一声绽放的巨响。

腊月的寒风,如同浸了冰水的鞭子,抽打在大杂院的每一个角落,卷起地上残留的雪沫,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而持续的沙沙声。

屋内,炉火竭力燃烧着,试图将这份刺骨的寒意驱散,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股难以消融的冷意。

“林家年关礼盒”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让这个小小的家庭在年关前迎来了又一波收入高峰。

那些由废弃火柴盒边角料拼贴而成的、独一无二的包装纸,不仅解决了成本难题,更成了产品最亮眼的标签,引得邻里和顾客啧啧称奇。

炕桌上,家庭基金盒再次变得充实,晓梅记账时,嘴角都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浅笑。

卫国虽然累得胳膊发酸,但看着那堆簇新的零钱和毛票,憨厚的脸上满是成就感。

晓雨则趴在一旁,用捡来的彩色粉笔头,在一张废纸上模仿着拼贴画的风格,涂抹着属于她自己的、色彩斑斓的世界。

然而,林向阳的心,却并未完全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

郑干事那句关于“区印刷厂急活”的话,如同悬在梁上的一块肉,香气诱人,却不知该如何下口,更不知其下是否藏着钩子。

他深知,以自家目前这种纯粹手工作坊的模式,去承接正规印刷厂的活计,无异于蝼蚁撼树。

设备、材料、工艺标准、工期要求……每一样都是他难以逾越的高山。

“大哥,你说印刷厂那活,咱真能接下来吗?”

卫国灌下一大口热水,哈着白气问道,语气里既有憧憬,也有不确定。

林向阳拨弄了一下炉火,让火焰更旺些,摇了摇头:“现在想这些还为时过早。郑干事没明说,估计也是存了考察的心思。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把年关这最后一波钱赚踏实了。”

他话虽如此,目光却不自觉地再次扫过墙角那堆沉寂的废旧铁料,以及覆盖着帆布的柴油机轮廓。

技术的鸿沟,资源的匮乏,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试图展翅的野心。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孩子们兴奋的喧闹声,夹杂着惊呼和赞叹。

卫国好奇地凑到窗户边,用袖子擦开一块因室内外温差而凝结的冰花,朝外望去。

只见院门口,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围着一个推着独轮车的中年汉子,那汉子的车上,放着几块用棉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此刻正掀开一角向孩子们展示。

“嘿!是冰雕!”

卫国眼睛一亮,扭头对屋里人说道,“雕的是个大公鸡!还有鲤鱼!真好看!”

冰雕?

林向阳心中一动。

年节下,这种晶莹剔透、象征吉庆的玩意儿,确实很受孩子们和一些讲究人家的欢迎。

那汉子展示片刻,便又赶紧将棉被盖好,推着车,吆喝着“卖冰雕咯!”,慢悠悠地消失在胡同口,留下一群孩子眼巴巴地望着。

卫国缩回头,脸上还带着兴奋的余韵:“大哥,那冰雕真不赖!亮晶晶的,要是过年能摆一个在屋里,多气派!”

他咂咂嘴,随即又自己否定了这想法,“就是太贵了,估计也放不住,一暖和就化了。”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

“化了……”林向阳重复着这两个字,脑海中仿佛有火花闪过。

冰雕运输易融化——这不仅是那汉子面临的问题,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痛点。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那汉子离去的方向,目光锐利。

寒风从窗缝钻入,吹得他一个激灵,却让他的思维更加清晰。

“卫国,你刚才说,那冰雕容易化?”他沉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