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158章 童趣破局暗藏忧

创意破局的思路豁然开朗!

“妙啊!大哥!”

晓梅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地拍手,“就像之前我们糊报纸新衣一样,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加上点花样,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卫国也恍然大悟,憨憨地笑道:“对啊!画上画儿!这主意好!晓雨画得最好看!”

晓雨听到提到自己,小脸一红,但眼睛里也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说干就干!

林家兄妹立刻行动起来,分工明确。

林向阳负责总体设计和质量把关,确保颜料不会遇水即化(他用有限的化学知识,尝试用鸡蛋清混合彩色粉笔末,调制成相对防水的“土法颜料”,虽然效果无法和后世相比,但应付小雨短时间问题不大)。

晓梅负责图案设计和“市场调研”,她凭借平时观察,设计了几款可能受欢迎的简单图案:除了熊猫,还有鲤鱼、蝴蝶、简单的花卉,以及“平安”、“喜乐”等吉祥字。

主力画师,自然是拥有天赋观察力和细腻手感的晓雨。

别看她年纪小,拿起林向阳用树枝削尖、绑上布条做成的“画笔”,蘸着大哥调制的“特制颜料”,在小板凳上坐定,拿起一顶斗笠,屏息凝神,小手稳得出奇,寥寥几笔,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熊猫雏形就出现在斗笠顶上,憨态可掬。

卫国则负责体力活和后勤,搬运斗笠、晾晒成品,以及用破锅熬制更多的“固定胶”(主要是稀释的浆糊混合蛋清,增加颜料附着力)。

小小的屋内,顿时变成了一个繁忙而充满创造力的手工作坊。

炉火映照着四张专注而充满希望的小脸。

他们不敢一次性画太多,先试制了五顶。图案各有不同,有晓雨画的熊猫和蝴蝶,有晓梅设计的锦鲤和花卉,还有林向阳写的“向阳”字样(带点自我宣传意味)。

第二天,天气果然如预报般阴沉,空气中湿气很重,一副山雨欲来的架势。

林家兄妹没有出烤红薯的摊子,而是由林向阳和卫国,带着这五顶精心“改制”的“涂鸦童趣笠”,来到了街口。

他们没有像往常那样摆开阵势,只是由林向阳拿着一顶画着胖乎乎锦鲤的斗笠,静静地站在屋檐下。

卫国则拿着两顶普通的原色斗笠作为对比。

很快,他们的“新产品”就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妇人,和一些年轻的姑娘。

“诶?这斗笠上还画着鱼呢?真稀罕!”

“妈妈,妈妈,我要那个有胖熊的帽子!”(孩子把熊猫认成了熊)

“这画儿挺喜兴的,戴着下雨心情都能好些吧?”

询问的人不少,但听到林向阳报出“三毛钱一顶”的价格时,大多都咋舌摇头。

“太贵了太贵了,国营店才一毛五呢!”

“画个画就贵一倍?不值当。”

质疑的声音很多。

林向阳也不急,只是耐心地解释:“大姐,您看这画,都是手工一笔笔画的,颜料也是特制的,不容易掉。戴着出门,保证您家孩子喜欢,还不容易跟别人拿混了。图个新鲜吉利嘛!”

他深知,这种带有“文创”性质的产品,需要等待识货、也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顾客。

时间一点点过去,阴沉的天空终于开始飘落雨丝。

行人纷纷加快脚步,寻找避雨处或拿出雨具。

这时,一个穿着打扮相对体面、像是机关单位工作的年轻女干部路过,一眼就被晓雨画的那顶“蝴蝶戏花”斗笠吸引住了。

那淡雅的色彩和灵动的蝴蝶,在灰蒙蒙的雨幕中格外醒目。

她拿起斗笠仔细端详,眼中流露出喜爱之色:“小同志,这斗笠上的画……挺别致啊。多少钱?”

“三毛。”林向阳回答。

女干部略微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国营店方向,又看了看手中这顶独一无二的斗笠,最终还是掏出了钱:“行,给我拿这顶吧!比那光板的有意思多了!”

第一顶!成功以溢价售出!

开了这个头,仿佛打开了局面。

紧接着,一个看样子是跑业务的年轻男子,看中了那顶写着“向阳”字样的,觉得寓意好,也爽快地买下一顶。

不到半小时,五顶“童趣笠”全部售罄!收入一块五毛钱!净利接近九毛!几乎追平了三十顶普通斗笠按一毛五出售的全部利润!

而他们,只付出了五顶的成本和创意!

剩下的二十五顶普通斗笠,虽然没有图案,但林向阳也不再急于低价抛售。

他从中选出十顶品相最好的,决定如法炮制,让晓雨和晓梅继续加工。

至于另外十五顶……他心中另有打算。

首次试水大获成功,林家兄妹收拾东西回家时,脚步都是轻快的。

创意带来的溢价和破局的成就感,远比单纯卖出东西更令人振奋。

“大哥,你这法子太灵了!”卫国扛着没卖掉的斗笠,兴奋地说,“以后咱就卖画了画的!”

晓梅则已经开始规划:“剩下的十顶,我和晓雨抓紧画。另外那些……大哥你打算怎么办?”

林向阳看着淅淅沥沥的雨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十五顶,我们不卖了。或者说不直接卖钱。”

“啊?那干嘛?”

“送人。”

林向阳吐出两个字,“送给街道办,送给李主任,送给平时对我们不错的邻居。就说感谢大家平时的照顾,剩下些斗笠,给大家应应急。”

晓梅立刻明白了大哥的意图:“大哥你是想……做人情?”

“对。”

林向阳点头,“国营店降价,我们硬拼不过,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方式,巩固关系,打造口碑。这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他深知,在这个人情社会,有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比眼前的几分几毛利润更重要。

事情也正如林向阳所料。

当他和卫国将十几顶普通的斗笠,分送给李爱华主任、赵大爷以及其他几家关系尚可的邻居时,收获的是一片赞誉和感激。

“哎呀,向阳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正是用得着的时候,真是雪中送炭啊!”

“瞧瞧人家林家,就是会办事!”

就连李爱华主任,拿着那顶斗笠,也对着林向阳露出了更加和煦的笑容,连声夸奖他想得周到,顾全大局。

林家“仁义”、“厚道”的名声,在这场雨具风波中,不降反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