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首辅:杨士奇 > 第54章 灰烬余温

大明首辅:杨士奇 第54章 灰烬余温

作者:玉润的卡路迪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1:57:51

从西苑回到城南寓所,短短一段路,杨士奇却走得步履维艰。秋风卷着沙尘,扑打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凉意。陛下的警告言犹在耳,袖中那两件物证更是如同两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神不宁。

“没有朕的明旨,不得再擅自调查……”

陛下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意味着,他所有的暗中查访,所有的线索追寻,都必须在此刻戛然而止。那条通往黑暗核心的道路,被一道无形的宫墙彻底阻断。

回到书房,闩上门,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他自己粗重的呼吸和擂鼓般的心跳。他缓缓从袖中取出那块黑褐色的碎料和那张潦草的船图,摊在书案上。油灯的光芒跳跃着,映照着碎料那诡异的光泽和船图上那狰狞的线条。

这就是他几乎用性命换来的东西,是指向那个庞大黑幕的利剑,也是可能将他瞬间焚毁的烈焰。

怎么办?

交给陛下?陛下已明确禁止他再涉足此事,此时呈上,非但无法取信,反而可能被视为抗旨不遵,正中对手下怀。更何况,陛下那句“朕自有计较”,深意难测,他不敢赌。

藏匿起来?这无疑是怀抱着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火雷。锦衣卫虽然暂时退去,但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自己的寓所恐怕早已在严密监视之下,一旦被搜出,便是铁证如山,万劫不复。

毁掉?这是最安全,却也最不甘心的选择。这意味着他数月来的心血、周老吏的冒险、乃至那不知名送信者可能付出的代价,都将付诸东流。那条秘密航道,那些走私的军械,那个可能通倭的巨网,将继续在帝国的阴影下滋长。

他在书案前枯坐了许久,窗外天色由明转暗,最后一丝天光也隐没在地平线下。书房内没有点灯,一片漆黑,只有他沉重的呼吸声。

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龙江船厂工匠们挥汗如雨的场景,苏州顾府那惊心动魄的夜晚,翰林院值房外锦衣卫冰冷的目光,暖阁中陛下那深邃难测的眼神……还有太子惊惶苍白的脸,汉王骄横跋扈的身影。

他知道,自己不能倒。至少,不能以“勾结外藩、私通海寇”这样的罪名倒下。他若倒下,东宫将更加势单力薄,那些真正忠于社稷的力量将更加涣散。

良久,黑暗中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缓缓起身,点亮了油灯。昏黄的光晕照亮了他疲惫而坚定的面庞。

他拿起那块碎料,入手依旧冰冷沉重。他走到墙角取暖用的炭盆旁——秋深天寒,炭盆已备,只是尚未生火。他将碎料置于炭盆中央,然后拿起那张船图,最后看了一眼那诡异的船型和标记,仿佛要将它们刻入脑海。

然后,他取过火折子,轻轻一吹,橘黄色的火苗蹿起。

他的手很稳,没有一丝颤抖。火苗触碰到图纸的边缘,纸张迅速卷曲、焦黑,化作一缕青烟,上面的线条和标记在火焰中扭曲、消失。紧接着,他将燃烧的图纸丢入炭盆,引燃了那块碎料。碎料不易燃,但在纸张的助燃下,边缘也开始慢慢发红,散发出一种混合着金属和硫磺的、怪异的气味。

火光映照着他的脸,明暗不定。他静静地看着,看着那可能改变一切的证据,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心中没有想象中的剧烈痛楚,只有一种深沉的、近乎麻木的平静。

这不是屈服,而是蛰伏。

当最后一点火星也熄灭,炭盆中只剩下一小撮灰烬和一块变形、颜色更深的金属残骸时,他取过火钳,将残骸夹起,用力砸碎,然后与灰烬彻底搅合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原本的模样。

做完这一切,他打开窗户,让那怪异的气味散去。清冷的夜风涌入,让他精神一振。

证据已毁,他暂时安全了。但他知道,危机并未解除。对手不会因为他销毁了物证就放过他,陛下那里的“自有计较”也如同悬顶之剑。他如今能做的,唯有谨守翰林院侍讲学士的本分,埋首典籍,不越雷池半步,如同真正被拔去了爪牙的困兽。

他回到书案前,摊开一份《永乐大典》的编纂校样,提起了笔。笔尖落在纸上,却久久未能写下一个字。

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那里没有星辰,只有浓得化不开的墨色。

灰烬尚有余温,真相并未湮灭,只是深埋心底。

他在等待,等待陛下所谓的“计较”,等待对手下一步的动作,也等待着一个……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拨云见日之时。

长夜漫漫,前路未卜。但只要心中那点星火不灭,便总有燎原的可能。

他低下头,终于开始在校样上落下朱笔的批注,神情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风雨,都已与他无关。

唯有那紧抿的嘴角,透露出他内心深处,未曾丝毫动摇的坚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