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碎月接骨 > 第6章 雪落骨温

碎月接骨 第6章 雪落骨温

作者:拾祺星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6 11:15:01

苍梧郡的第一场雪落得悄无声息,像撒了把碎糖,轻轻盖在月骨花的枝叶上。

沈砚披着件厚棉袍,蹲在院角给花苗裹草绳。草绳上缠着银线,是苏晚用相术浸过的,据说能挡住寒气,让花根在雪底下也能透着暖。

“守月人说,北方的月骨花到了冬天会结霜,花瓣像冻住的月光。”他回头时,见苏晚正往窗台上摆骨制的暖手炉,炉身上刻着缠枝的月骨花纹,“孟铁衣铸的这炉子真顶用,昨夜灌了次热水,到现在还温着。”

苏晚笑着往炉里添了把月骨花的干花,烟气袅袅升起,带着清冽的香。“他信里说,骨烬城的雪更大,孩子们正用雪堆接骨鱼,说鱼肚子里要埋上月骨花糖才灵。”

她指了指案上的骨札,最新的骨片上画着个雪人,头顶插着支骨哨,“你看这雪人,鼻子是用月髓骨做的,定是孟铁衣画的。”

沈砚凑过去看,骨片边缘还沾着点雪粒,像是刚从北方传来的。

他想起三年前在断骨原,雪是带着冰碴的,砸在脸上生疼;如今的雪落在手心里,竟能慢慢化成水,带着点月骨花的甜。

午后,巷子里的孩子们吵吵嚷嚷的,踩着雪往老槐树下跑。

沈砚和苏晚跟着出去看,见孩子们正围着个雪人,雪人怀里抱着捆干月骨花,脖子上挂着串骨铃,风一吹,叮当作响。

“是张秀才家的小女儿领头堆的。”苏晚指着那个梳着新嫁娘发髻的姑娘,她正教孩子们往雪人身上插月骨花,“她说这叫‘守岁雪神’,能护着来年的花苗长得壮。”

姑娘看见沈砚,笑着递来块雪团:“沈大哥你看,这雪团里裹了月骨花籽,开春埋在土里,说不定能长出会发光的花。”雪团在她手里冒着白气,果然有粒玉色的籽嵌在中间,像颗小小的月亮。

沈砚接过雪团时,指尖的月髓骨微微发烫。他想起当年在月葬渊,圣师骨的碎片也是这样,在寒夜里透着暖,像是在说“接骨人从不怕冷”。如今这暖意顺着雪团传到心里,竟比暖手炉还让人踏实。

傍晚时,孟铁衣裹着身风雪闯进了院门。

他肩上扛着个大木箱,胡子上结着冰碴,看见院里的月骨花就嚷嚷:“可算没迟到!这是骨烬城新铸的‘暖骨牌’,用月髓骨混了暖阳石,揣在怀里能护着老人的骨脉不疼。”

打开木箱,里面的骨牌泛着温润的光,每块牌上都刻着个简化的接骨阵,阵心嵌着点金粉——是碎星湖骨镜反射的月华,孟铁衣说这样能让暖意更绵长。

“给李婶的那块我特意磨得圆些,她总说方角硌得慌。”他拿起块牌往沈砚手里塞,“你试试,这玩意儿比你那药膏管用,冬天揣着,连骨缝里的寒气都能逼出来。”

沈砚握着骨牌,果然有股暖流顺着掌心往上爬,熨帖得像是晒着正午的日头。

苏晚已泡好了热茶,茶里飘着朵冻干的月骨花,是去年秋天晒的,泡在水里竟慢慢舒展,恢复了几分鲜活。

“骨烬城的接骨坊收了个老匠人。”孟铁衣捧着茶杯,哈出的白气里带着茶香,“是当年给蚀骨教做骨傀儡的,后来幡然悔悟,说要亲手铸些能救人的东西。

他做的月骨花簪,上面的纹路比真花还像,连蝴蝶都能引来落。”

苏晚翻开骨札,找出片记录蚀骨教骨傀儡的旧骨片,把它和孟铁衣带来的新骨牌并在一起。

旧骨片上的邪纹狰狞,新骨牌的纹路温和,像段被治愈的往事。“守月人说,如今各地的骨匠都在学这手艺。”

她指尖点过两张骨片的交界,“从炼伤人的刃,到铸护人的牌,这才是接骨人该走的路。”

夜里,雪下得更大了。

三人围坐在炭盆旁,孟铁衣给孩子们讲骨烬城的雪趣:亡魂们会借骨烬火的光堆雪人,雪人的眼睛用月碎芯做的,夜里会亮;沈砚教孩子们用雪捏月骨花,说捏得越圆,来年花开得越旺;苏晚则用银线在雪地上画接骨阵,阵纹里的雪不化,像铺了层银纱。

“你看那阵。”孟铁衣指着窗外,月光落在雪地上的阵纹里,竟映出淡淡的人影——是骨烬城的接骨人亡魂,正跟着孩子们的笑声轻轻晃,“他们是来看新雪的,说三百年没见过这么软的雪了。”

沈砚望着那些人影,突然想起骨烬炉里的魂火。

从前的魂火是带着焦味的,要对抗邪祟,要撑住将倾的天;如今的魂火混着雪香,跟着孩子们的歌谣晃,像群终于能安心晒太阳的老者。

临睡前,孟铁衣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块打磨光滑的月髓骨,上面刻着三个人的名字,名字周围绕着圈月骨花。“明年开春,把这骨埋在老槐树下。”

他把布包塞进沈砚手里,“守月人说,月核归位后的第三年,埋块三人合气的骨,树能活过千年。”

沈砚握紧布包,骨片的暖意透过布传来,像握着块小小的太阳。他想起祖母埋下的骨片,想起自己刻了“安”字的花籽,如今又添了这块骨,三代人的痕迹要在这树下长成根,想想就觉得安稳。

第二日雪停时,孟铁衣要回骨烬城了。

孩子们追着他的马车跑,手里举着雪捏的月骨花,喊着“孟大叔明年带骨哨来”。马车后挂着串骨铃,响声混着孩子们的笑,渐渐消失在巷口。

沈砚站在老槐树下,看见树干上多了个新刻的接骨阵,是孟铁衣临走时凿的,阵心嵌着粒月骨花籽,正冒着点绿芽。

“骨札又记新事了。”苏晚翻开骨札,最新的骨片上,三人的影子在雪地里并排走着,身后跟着群举着骨哨的孩子,“它说,这才是最好的接骨——不是把碎的拼回去,是让走散的人,能再并肩走段路。”

沈砚抬头望向天边,圆月正穿过薄云,清辉落在雪地上,像铺了层纱。

远处的田埂上,有农人正往麦地里撒月骨花的灰,说这样来年的麦子能抗冻;更远处的官道上,守月人的信使正骑着马,背上的包袱里裹着新的花种,要送往更北的地方。

他低头看着掌心的骨片,上面的名字被体温焐得发烫。突然明白,所谓“月归之境”,从不是某个人的终点,是千万人的起点——是孩子们雪地里的笑,是农人间的花种,是骨匠炉里的暖牌,是那些曾碎过的、痛过的、离散过的,终于能在阳光下,长出新的牵连。

风掠过老槐树,新刻的接骨阵里,那粒花籽正悄悄裂开道缝,像在应和这满世界的、暖暖的新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