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彩带依旧在休斯顿的空气中飘荡,仿佛不肯落下,为这座航天城披上了一件流动的冠军华服。官方夺冠庆典在市中心广场举行,盛况空前。
红色的浪潮淹没了每一个角落,数十万球迷的欢呼声如同持续不断的地鸣。姚明、林凯、麦迪(拄着拐杖)以及火箭队全体成员站在特制的花车上,奥布莱恩杯在德克萨斯炽热的阳光下,折射出令人心醉的光芒。
“MVP! MVP!”的呼喊声先是献给姚明,随后又清晰地转向林凯。林凯手持话筒,望着下方无边无际的红色人海,心潮澎湃。
他简短地表达了感谢,将荣誉归功于团队、教练以及永不放弃的火箭精神。当他提到麦迪时,声音有些哽咽:“特雷西为我们倾尽所有,这个冠军,同样属于他!我们会等他健康归来!” 麦迪在旁笑了笑,用力搂了搂林凯的肩膀。
然而,在喧嚣的庆典之下,一些细微的涟漪正在悄然扩散。
庆典前夜,林凯接到了林允儿从海外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那头的她,笑容依旧甜美,但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和…一丝困惑。
“Oppa,恭喜你!真的太了不起了!” 林允儿的祝贺真诚而热烈。他们聊着比赛的惊险,分享着彼此的近况。然而,当话题无意间转到文化交流时,一次小小的观念碰撞发生了。林允儿兴致勃勃地提到正在参与一个涉及东亚古典文化的项目,偶然谈及某位历史人物的广泛影响,其中自然提到了孔子。她以一种略带混合、且可能被其团队简化包装过的视角谈论着,似乎将孔子归属于一种更宽泛的、“去地域化”的亚洲文化符号,用以迎合其国际市场定位。
出于一种本能的文化认同感,林凯温和地纠正道:“允儿,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根植于中国,这是历史的定论,也是我们文化认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允儿脸上的笑容稍微僵硬了一下,语气带着点撒娇和不易察觉的固执:“Oppa,文化不是应该共享的嘛?而且我们项目组的专家也说,很多文化符号的归属其实可以有更多元的解读视角呀……” 她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看似“共享”的论调,有时会模糊某些文化的起源核心。
林凯没有选择争论,他能感觉到这并非允儿本意,或许更多是受其团队和所处环境的影响。他叹了口气,语气依旧温柔但坚定:“我明白你的意思,共享的前提是尊重和承认其源头。就像我们庆祝这个冠军,它属于所有火箭球迷,但它的根在休斯顿,对吗?”
通话在稍显微妙的氛围中结束。林允儿似乎意识到自己可能失言,后续语气软化了更多,但那一丝因文化认知差异产生的小裂痕,已然存在。不过,几个小时后,林凯还是收到了她再次发来的长长的、充满歉意的信息,并附上了一张她戴着火箭队冠军帽的自拍,表示无论如何都会支持他。裂痕虽小,但修复的意愿同样明显。
几乎是同一天,一封来自遥远太平洋某座孤岛的电子邮件,出现在了林凯的收件箱。发件人是泰勒·斯威夫特。
主题:来自世界尽头的喝彩与旋律
凯,
这里没有信号,只有海浪和星辰。我用卫星设备发送这封信,可能是我这次‘闭关’唯一的对外联络。
请原谅我缺席了你的辉煌时刻。当我在这个孤岛上,用短波收音机偶然捕捉到关于你们夺冠的新闻片段时(信号差得可怜,但我听到了‘Rockets’和‘Champions’!),我对着大海尖叫了起来,吓跑了几只海鸟!
这太疯狂了!我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场景,但我知道,你和你的球队配得上所有的赞誉。这份喜悦,甚至给了我创作的新灵感——一首关于在绝境中相信、在压力下闪耀的歌。旋律在我脑子里盘旋,歌词还在酝酿,但它的核心是‘坚韧’与‘奇迹’。
我在这里寻找最原始的声音,而你们的胜利,是我听到的最磅礴的乐章。恭喜你,凯!你是真正的冠军!
期待当我‘回归文明’时,能亲自听到夺冠游行的故事!
你的朋友,
泰勒
这封穿越了地理和信号隔绝的信,带着海风的咸涩和泰勒特有的热情,像一道阳光,驱散了与林允儿通话后的一丝阴霾。两位重要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她们的情感修复与支持。
庆典的喧嚣持续了整整一天。当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渐渐稀疏,林凯的公寓终于回归宁静。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依旧偶尔驶过的、插着火箭队旗的车辆,内心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一丝疲惫。
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轻轻响起。他回过头,安妮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脱下高跟鞋,赤脚踩在地板上,无声地走到他身边,轻轻依偎进他的怀里。她身上带着夜风的微凉和熟悉的淡淡香气。
“累了吧?”她轻声问,抬头看着他,眼睛里映着窗外的城市之光,充满了理解和温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