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市集风波
青山镇的市集,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开集,便是这方圆几十里内最热闹的所在。四乡八村的乡民,邻近县城的行商,都会在这一天汇聚于此,将青石板铺就的主街挤得水泄不通。空气中混杂着新鲜蔬果的泥土气、熟食摊子的油脂香、药材的清苦味,以及鼎沸的人声,构成了一幅鲜活而生动的市井画卷。
赵青山和江怀柔今日也起了个大早,准备采买些过冬的物资。赵青山那身显眼的魁梧体格,即便穿着最普通的粗布短打,在人群中依然如鹤立鸡群。他肩上扛着个巨大的空麻袋,准备用来装米面,另一只手则小心翼翼地护着身边的江怀柔,生怕她被拥挤的人流磕碰到。
江怀柔挎着个竹篮,里面已经放了几样刚买的针线和一块柔软的棉布,她打算给赵青山做件新内衫。她看着赵青山那副如临大敌、将她护得严严实实的模样,不由得抿嘴轻笑,心里像是被温泉水泡过一般,暖融融的。这样的日子,平静、踏实,正是她曾经梦寐以求的。
“青山哥,我们去前面看看粮食铺子吧,家里的米快见底了。”江怀柔柔声道。
“好。”赵青山应着,目光却习惯性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即便在看似最安全的地方,也保持着一种本能的警惕。他看到几个熟悉的面孔——是镇上的几个游手好闲的痞子,正聚在一个卖劣质胭脂的摊子前,对着过往的大姑娘小媳妇挤眉弄眼。赵青山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记得前些天就是这几个家伙想强占老王头辛苦砍来的柴火,被他撞见,呵斥了几句,当时那几个家伙慑于他的气势,灰溜溜地走了,但眼神里的怨毒却藏不住。
江怀柔察觉到他瞬间的紧绷,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别理会他们,我们买完东西就回去。”
赵青山点了点头,收回目光,护着她继续往前走去。
与此同时,在市集的另一头,化名“萧默”的萧少峰,也出现在了人流中。他与赵青山的画风截然不同。一身洗得发白的深色布衣,衬得他身形挺拔而瘦削,头上戴着一顶宽檐斗笠,遮住了大半面容,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和薄唇。他看起来就像个沉默寡言的猎户或者孤僻的农夫,手里提着两只肥硕的山鸡和一只皮毛完好的野兔,显然是来售卖猎物,换取日常用度的。
他行走在喧闹的市集中,却仿佛自带一道无形的屏障,周围的人流似乎都会下意识地与他保持一丝微妙的距离。他的步伐不快,却极稳,目光在斗笠的阴影下缓缓移动,看似随意,实则已将周遭的一切动静尽收眼底。他来到一个相熟的杂货摊前,将猎物放下,与摊主低声交谈了几句,声音低沉而平淡。
就在交易即将完成,萧少峰接过几串铜钱准备离开时,他的目光不经意地瞥向了不远处的药材摊。下一刻,他的身形有了一瞬间极其短暂的凝滞。
药材摊前,站着一位身着素雅青衣的女子,正是易容化名“阿澜”的韩书澜。她正微微俯身,仔细地挑选着摊上的草药,侧脸线条柔和,专注的神情竟与萧少峰记忆中某个刻骨铭心的身影有着惊人的神似。尤其是那低垂的眼睫和抿起的唇线,几乎要与他心底那抹不敢触碰的痛重合。
萧少峰的指尖无意识地收紧,铜钱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才将他从那一瞬间的恍惚中拉回现实。他迅速移开视线,心底涌起一股混杂着刺痛与烦躁的情绪。怎么会……明明是不同的容貌,为何总能在她身上看到“她”的影子?是思念成狂,产生了错觉,还是……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压下翻腾的心绪,决定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这女子身上透着古怪,那种莫名的熟悉感让他感到不安,他不想与之再有过多牵扯。
然而,命运的丝线似乎并不想如他所愿。
赵青山和江怀柔刚在粮食铺称好了米面,付完钱,赵青山正轻松地将那足有百斤重的米袋扛上肩头,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不怀好意的哄笑声和一声女子的惊呼。
两人回头望去,只见韩书澜正被以“黑三”为首的那几个地痞拦在了路中央。黑三咧着一口黄牙,嬉皮笑脸地伸手想去摸韩书澜挎着的药篮:“哟,这不是阿澜姑娘吗?采这么多药,一个人拿得动吗?让哥哥们帮你拿啊?”
韩书澜后退一步,避开他的脏手,眉头微蹙,声音却还算平静:“不劳费心,我自己拿得动。”
“别这么见外嘛!”另一个瘦高个痞子堵住了她的退路,“哥几个看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心疼你,陪你说说话咋了?”
周围的乡民大多敢怒不敢言,这黑三是镇上一霸,据说跟县衙里的差役有些沾亲带故,寻常百姓都不愿招惹。
江怀柔见状,脸上立刻浮现出担忧之色,下意识地抓紧了赵青山的胳膊。赵青山那双浓眉瞬间拧成了一个结,他将肩上的米袋往地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沉声道:“怀柔,你在这里等着。”说罢,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