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晨光启途,异象丛生
暖泉驿站的晨光带着刺骨的凉意,透过木屋的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林微是被火塘里柴火噼啪的声响惊醒的,她睁开眼,看到宇文擎正坐在火塘边,擦拭着那柄陪伴他多年的长枪,银白的枪身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醒了?”宇文擎抬头,眼中带着几分柔和,“老丈已经准备好了早饭,是用暖泉里的鱼煮的汤,趁热喝,能抵御山上的寒气。”
林微起身,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肩膀——昨夜与宇文擎聊到深夜,关于兵工厂的设想、北狄的威胁,还有那未说破的情愫,都让她心里沉甸甸的。她走到桌边,碗里的鱼汤冒着热气,乳白色的汤面上漂浮着几片翠绿的野菜,香气扑鼻。喝一口,温热的汤汁滑过喉咙,瞬间驱散了身体里的寒意。
“老丈呢?”林微问道,环顾四周,没看到老人的身影。
“他去驿站后面的泉眼挑水了,说要给我们装些温水路上喝。”宇文擎放下长枪,也端起一碗鱼汤,“风雪已经停了,吃完饭我们就出发,争取今日日落前赶到凤鸣谷。”
林微点头,拿出苏瑾给的羊皮卷再次确认路线——从暖泉驿站到凤鸣谷,需要穿过一片名为“**林”的林地,再翻越一座“断云崖”,全程大约需要六个时辰。羊皮卷上用红笔标注着“**林多雾,易失方向”,旁注着一个小小的凤凰符号,似乎在暗示什么。
吃完饭,老丈背着一个装满温水的水囊回来,递给林微:“这水囊是用羊皮做的,保温性好,你们路上喝,别渴着。”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块晒干的肉干,“这是我晒的鹿肉干,耐饿,你们带着路上吃。”
林微接过水囊与布包,心里满是感激:“老丈,您太客气了,这些东西我们不能白要,您收下这银子。”
“不用不用!”老丈连忙摆手,眼神坚定,“你们是去打北狄的英雄,我这点东西算什么?只要你们能找到兵工厂,打败北狄,我就心满意足了。”
宇文擎拍了拍老丈的肩膀:“老丈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
队伍启程时,老丈一直站在驿站门口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林微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简陋的木屋在苍茫的昆仑山背景下,显得格外渺小,却又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温暖。
离开暖泉驿站后,山路渐渐变得陡峭,两旁的树木也从之前的低矮灌木,变成了高大的针叶林,树干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细碎的光点。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的雾气越来越浓,乳白色的雾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林地,能见度不足五尺——这里就是羊皮卷上标注的“**林”。
“大家小心,拉紧缰绳,别掉队!”宇文擎下令,将长枪横握在手中,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亲兵们也纷纷拔出佩刀,放慢了马速,紧紧跟在队伍中间。
林微拿出那块从凤墟得到的青铜碎片,碎片上的凤凰纹路在雾气中隐隐发光,与她脖子上的玉佩遥相呼应。她发现,随着深入**林,玉佩的温度越来越高,像是在指引方向。
“跟着我的玉佩走,它能辨别方向。”林微说道,勒住马缰,让玉佩的光芒朝着雾气最浓的方向延伸——那里的雾气似乎比其他地方更淡一些,隐约能看到一条被人踩过的小径。
队伍沿着小径前行,雾气中的树木仿佛活了过来,枝干扭曲着伸向天空,像是一只只干枯的手,让人心里发毛。突然,一名亲兵发出一声惊呼:“王爷!林姑娘!你们看那边!”
林微与宇文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雾气中浮现出无数道人影,这些人影穿着北狄的服饰,手持长刀,朝着队伍冲来。“是北狄的追兵!”一名亲兵大喊,举起长刀就要迎上去。
“等等!”林微连忙阻止,她仔细观察着那些人影——它们的动作僵硬,眼神空洞,而且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不像是真实的人。她摸了摸胸口的玉佩,玉佩的光芒变得急促起来,像是在警示什么。“这些不是真人,是幻境!”
“幻境?”宇文擎皱起眉头,他曾在边关见过类似的迷阵,却从未见过如此逼真的幻境,“怎么破解?”
林微想起现代心理学中关于“环境暗示”的知识,又结合羊皮卷上的凤凰符号,心里有了主意:“这些幻境是由雾气中的某种物质与光线共同作用形成的,只要破坏这种平衡就能破解。我这里有‘先祖传下的破阵粉’(实则是用硝石、硫磺混合的粉末,遇热会产生烟雾),我们点燃它,用烟雾驱散雾气,幻境自然会消失。”
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早已准备好的粉末,递给宇文擎。宇文擎接过,让亲兵点燃火折子,将粉末撒在火上——粉末遇热瞬间产生大量白色烟雾,烟雾不似雾气那般轻薄,而是带着厚重的质感,朝着四周扩散,将**林的雾气渐渐驱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