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68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2)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4)

朱元璋:“@朱由校 由校,把你的小凳子给我拿过来。”

朱棣:“(吃瓜表情包)”

朱由校:“@朱元璋 太祖爷,您该不会……给我挖坑吧?我现在可没做木工活,也没打广告,没影响你们聊天啊。”

朱元璋:“说啥呢,我的小凳子坏了。”

朱由校:“原来是这样,行,那给您打个八八折,99元一个。”

陈友谅:“哟呵,你连你太祖爷都不放过?”

朱元璋:“就是。没我哪有你们?你还给我打八八折,能用你的凳子,那是你的福气,再说了,我是祖宗,孝敬祖宗咋还谈钱?”

朱由校:“好嘞,太祖爷您说得对。”

“啪!”

朱厚照:“预知后续如何,请看下一章。”

陈友谅:“啥情况?这还没开始讲呢。”

秦良玉:“这可不是我说的哈,我也没接到指令。”

朱厚熜:“@朱厚照 堂哥,你又调皮了。”

朱元璋:“都怪朱由校这小子给我的凳子质量不行,一坐就坏。”

朱由校:“太祖爷实在不好意思,那是样板凳,我拿错了。”

朱祁钰:“啥是样板凳?”

朱祁镇:“就跟房子的样板间一个道理,是拿出来展示用的。”

朱祁钰:“不愧是留……我哥。”

朱元璋:“行啦,咱们正式开始。”

朱元璋:“那时候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天灾不断,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都纷纷起来反抗。

1351年,也就是至正十一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士兵们头上都裹着红巾,号称‘红巾军’,还推举韩山童当明王。

接着,徐寿辉在蕲州起义,李二、彭大、赵均用在徐州起义。才几个月的时间,各地都纷纷响应。

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的土豪郭子兴,也就是我未来的老丈人,当时我还没去投奔他呢。他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好几万老百姓都跟着响应。

郭子兴带着大家烧香,成了当地白莲会的老大。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就自称元帅。然后,郭子兴守着濠州,号令也很严明。”

朱元璋:“就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小时候的伙伴汤和的信,他邀请我去参加郭子兴的义军。不巧的是,我的师兄偷偷告诉我,说有人知道了这封信,要去告密。

没办法,我就跑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了。这一年,我二十五岁。”

朱元璋:“我到了濠州城,那城门的守兵看我穿得破破烂烂的,还以为我是元军的奸细,差点就把我给砍了!还好郭子兴来了,看我这人骨骼清奇,这才把我救下来。”

朱标:“爸爸,您这简直就是主角光环附体啊!”

朱棣:“要不是老丈人救了我爸爸,哪有咱们后来的大明江山。”

朱厚照:“太祖爷这开局够刺激,差点第一集就领盒饭咯!”

陈友谅:“切,还不是你运气好,不然哪有后来的事儿,说不定早被元军砍了脑袋,还怎么跟我争天下。”

朱元璋:“友谅,你就别嫉妒啦,有本事你当时咋没这运气。”

朱厚照:“太祖爷,您刚进义军都干啥呀?不会直接就当元帅了吧。”

马秀英:“你想啥美事呢?你们太祖爷入伍以后,打仗特别勇敢,脑子还灵活,又懂点文化,很快就得到我义父的赏识,就把你们太祖爷调到帅府去当差,还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重八这人精明能干,事儿办得漂亮,打仗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没过多久,在部队里就传开了他的好名声。

我义父也把他当成心腹,有啥重要事儿都跟重八商量。当时义父看出来重八是个人才,就把我嫁给了重八,从那以后,军中就改称他为朱公子,重八也正式起了个名字叫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哈哈,还是秀英妹子懂我,这才有了后面的事儿。秀英妹子啊,当时你嫁给我,可没少跟着我吃苦。”

朱标:“是啊,母亲为咱们朱家,为大明付出太多了。”

陈友谅:“老朱,你成了朱公子以后,是不是就一路顺风顺水啦?”

朱元璋:“哪有那么容易!当时濠州城里的红巾军有五个元帅呢。郭子兴是一派,孙德崖和其他三个元帅是一派,这两派之间矛盾可大了。

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的老大芝麻李被元军杀了,他的手下彭大、赵均用就带着兵到了濠州。彭大跟郭子兴关系好,孙德崖他们就拉拢赵均用。

在孙德崖的挑拨下,赵均用把郭子兴给绑架了,还弄到孙家狠狠地揍了一顿,差点就把他给杀了。我听说这事儿后,在彭大的支持下,带兵把郭子兴给救回来了。从这以后,两派的仇就结得更深了。”

朱祁镇:“太祖爷这剧情,比我土木堡之变还精彩啊!”

朱祁钰:“哥,这可是你自己提的,你还有脸说。”

朱祁镇:“嘿,你小子,我这不是为了烘托气氛嘛。”

秦良玉:“洪武皇上,后来这矛盾咋解决的?总不能一直这么僵着吧。”

朱元璋:“我看濠州城的这些将领们天天争权夺利,就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去开创一片新天地。

1353年,也就是至正十三年六月中旬,我回乡下招募士兵。小时候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他们,还有同村和邻乡的熟人,听说我在红巾军当了头目,都跑来投奔我。很快我就招募了七百多人,回到濠州后,郭子兴可高兴了,就提拔我做了镇抚。”

朱聿键:“太祖爷这招募能力,简直绝了,怪不得能成就一番霸业。”

徐达:“嘿嘿,我当时就觉得跟着大哥肯定没错,事实证明我眼光好啊!”

戚继光:“洪武皇上创业初期就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才有了咱们大明后来的辉煌。”

于谦:“局势变化这么快,洪武皇上能果断跳出内斗,另谋发展,太明智了。”

秦良玉:“洪武皇上,您带着这几百人,接下来又干了啥大事儿呀?”

朱元璋:“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可郭子兴他们还是元帅。我看这些人都半年没出过濠州城了,就从自己招来的新兵里挑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个心腹,离开濠州,往南去攻打定远。

在去定远的路上,我先劝降了张家堡驴牌寨的三千民兵,后来又收编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

带着这支队伍,我往东进发,趁着夜里攻打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军元帅缪大亨投降了。我从投降的士兵里挑了两万精壮的汉人,编入自己的队伍,然后南下滁州。

在去滁州的路上,定远名人李善长来求见我。我和李善长那是一见如故,李善长拿汉高祖刘邦举例,劝我说,只要像刘邦那样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就能平定天下。”

朱元璋:“我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就留李善长做了幕府书记,还嘱咐他要协调好将领之间的关系,一起成就大业。”

朱厚照:“太祖爷这一路收小弟的节奏,太酷啦!就差喊‘跟我混,有肉吃’!”

陈友谅:“哼,不就是招了些人嘛,有啥了不起,我当年手下的人也多得是。”

朱元璋:“友谅,光人多可不行,得会用人。不像你,关键时候总是掉链子。”

朱棣:“没错,爸爸知人善任,这才是成就大业的关键。不像有些人,空有兵力,却不会指挥。”

朱允炆:“四叔,您这是在说我吗?”

朱棣:“难道不是吗?”

朱高炽:“本来建文帝兵强马壮,我们肯定会失败,结果建文帝不会用兵,还跟将领说,别杀燕王,那是我四叔,不能自相残杀。最后我爸扭转了局面,夺……呃,不是,接替了建文你的皇位。”

秦良玉:“现在咋说永乐皇上了?不是该听太祖爷讲嘛。”

朱元璋:“@朱棣 Judy,我还没讲完呢,你就急着吹嘘自己啦。”

陈友谅:“哈哈哈,你们老朱家可真有意思,哈哈哈。”

朱佑樘:“@朱元璋 太祖爷,那到了滁州之后呢?是不是又有啥大动作?”

马秀英: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啷个样,且听下回摆谈。”

马秀英:“咱们越来越有默契,我还没说,良玉妹子就知道。”

秦良玉:“(可爱表情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