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27章 三进院落惊古朴,慧眼识珠定乾坤

在北京部队招待所休息了一晚,虽然床铺柔软,环境安静,但王秀娥和韩晶晶还是醒得特别早。窗外传来的不是熟悉的海浪声和鸡鸣犬吠,而是隐约的汽车喇叭和自行车铃声,让她们一时有些恍惚,仿佛还在梦里。

孟礼欢却睡得踏实,重生后养成的生物钟让他在天蒙蒙亮时就自然醒来。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韩晶晶和孩子们,心里一片安宁。无论身在何处,家人所在,便是心安。

早饭是在招待所食堂吃的,简单的馒头、稀饭、咸菜,却让一路劳顿的一家人吃得格外舒坦。秦海龙和周卫国准时出现,两人都换下了昨天的军便装,穿着普通的白衬衫和长裤,显得随和了许多。

“休息得咋样?大娘,弟妹,还习惯吗?”秦海龙笑着打招呼。

“挺好挺好,这地方安静,比俺想象的好多了。”王秀娥连忙说道,脸上带着感激。韩晶晶也微笑着点头,悄悄打量着四周,眼里还是有些新奇和拘谨。

“习惯就好。那咱们这就出发?今天看的这处院子,位置不错,就在后海边上不远,闹中取静。”秦海龙说着,引着他们往外走。

还是那辆吉普车,穿过清晨的胡同。阳光透过高大的槐树,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有早起的老爷子提着鸟笼子溜达,有穿着工装的人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胡同里飘着豆浆油条的香味。这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稍稍驱散了王秀娥和韩晶晶心中的陌生感。

车子在一个看起来颇为幽静的胡同口停下。胡同不宽,仅容一车通过,两侧是斑驳的灰墙,墙头探出些石榴树、枣树的枝叶。

“到了,就这儿,雨儿胡同。”秦海龙率先下车,指着一个不起眼的、漆色有些剥落的朱漆木门,“这门脸儿不起眼,里面别有洞天。”

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文化干部的中年男人早已等在门口,见到秦海龙,立刻热情地迎上来:“秦同志,您来了!各位好,各位好,我是房管所的老李,负责带各位看房。”

寒暄几句,老李拿出钥匙,打开了那扇沉甸甸的木门。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磨砖对缝、雕着吉祥图案的影壁墙,挡住了院内的景象,只留下两侧通道。这“藏”的讲究,立刻让孟礼欢心中一动,这格局,是正经的老院子。

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宽敞的四方形院落展现在眼前。地面铺着青砖,缝隙里长着些倔强的青苔。院子中央是一架有些年头的葡萄藤,枝叶繁茂,洒下一片阴凉。东南角种着一棵高大的海棠树,花期已过,绿叶葱茏。西南角则有一口水井,井口盖着石板。

院子坐北朝南,正面是三间高大的正房,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窗户是传统的木棂窗,糊着洁白的窗纸。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规制稍小,但同样整齐。所有的房屋门前都有台阶,屋檐下挂着些风干的玉米、辣椒,给这古朴的院子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哇……”丫蛋忍不住发出小小的惊呼,挣脱韩晶晶的手,跑到葡萄架下好奇地张望。海娃也睁大了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这个比家里院子还大的地方。

王秀娥和韩晶晶也看呆了。她们想象过北京的房子,但没想到是这样一座规整、气派,又带着浓浓岁月感的院落。这比靠山屯任何一家的院子都要讲究,都要……有“派头”!

“这……这院子也太大了吧?”王秀娥喃喃道,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有些手足无措。

老李笑着介绍:“这是标准的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咱们现在是在前院。您瞧,这正房是长辈住的,采光最好,冬暖夏凉。东西厢房是晚辈住或者当客房、书房。这前院啊,以前是会客和家庭活动的地方。”

他引着众人穿过正房旁边的垂花门,进入了中院。中院比前院稍小,更为幽静,同样有正房和厢房,院子里种着花草。

“这中院一般是内眷活动的地方,更私密些。”老李解释道。

最后是后院,面积最小,有几间后罩房,通常是给佣人住的或者当做储藏室,院子里有一小片空地,可以种点菜。

“三进院子,加上倒座房、后罩房,大大小小二十来间房,建筑面积差不多四百平,院子面积还得另算。”老李最后总结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这院子保存得算很好了,原来的主人是个老学者,很爱惜,后来子女都在国外,这才委托我们处理。产权清晰,没有任何纠纷。”

韩晶晶听着老李的介绍,看着这一重又一重的院落,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惶恐。欢喜的是,这院子真是太好了,安静,宽敞,孩子们有地方跑,老人住着也舒坦。惶恐的是,这得多少钱啊?欢子那卖参的钱,够吗?可别为了撑面子,把家底都掏空了。

她忍不住看向孟礼欢。

孟礼欢从进门开始,就没怎么说话。他的目光锐利得像在海里搜寻鱼群,又像在山里分辨兽踪,仔细地扫过院落的每一个角落。

他没有像普通人那样只看房间大小和装修,而是更关注一些细节。

他走到正房前,用手摸了摸墙体的青砖,感受着那冰凉坚实的质感,又轻轻敲了敲,听声音判断内部的空实。他蹲下身,查看地基的石条是否稳固,有没有明显下沉或裂缝。

他特别注意房屋的木材结构。抬头看房梁、檩条、椽子,重点关注节点处的榫卯是否严丝合缝,有没有被虫蛀的痕迹。他甚至踮起脚,用手指甲在某些不起眼的木料上掐了掐,试试木质的硬度。

“老李同志,这房梁是松木的?看这纹路和颜色,有些年头了,保养得不错,就是西北角那根檩条,颜色有点深,像是以前漏过水?”孟礼欢指着房梁一处不太显眼的地方问道。

老李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佩服的神色:“哎呀,孟同志您好眼力!确实是松木的,老料。您指的那地方,是前年夏天一场特大暴雨,瓦片碎了几块,渗了点水,后来马上修补好了,绝对不影响结构!您要不说,我们都没太注意这痕迹。”

秦海龙和周卫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他们知道孟礼欢本事大,没想到看房子也这么在行。

孟礼欢点点头,没说什么,又走到院子里的排水口看了看。他注意到,虽然院子老旧,但排水系统似乎很通畅,青砖铺地也有一定的坡度导向排水口,这说明当初建造时是花了心思的。

“这院子,格局方正,前低后高,有利于采光和排水。房子坐北朝南,背风向阳,符合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居住智慧。”孟礼欢对走到身边的秦海龙低声说道,“有点像咱们找海流,得顺着水性来。这建房子,也得顺应地势气候。”

秦海龙笑了:“行啊你,礼欢,这都能扯到打渔上去?看来是看上了?”

孟礼欢也笑了:“再看看,再看看。”

他又去看了水井,检查井壁是否牢固,井水是否清澈。甚至还走到后院,看了看那几间后罩房的结构。

在整个过程中,孟礼欢的脑子里不断闪过前世一些零碎的记忆和信息。他依稀记得,后来北京这种保存完好的三进四合院,价值都是以亿计!尤其是靠近后海这种核心区域的,更是有价无市。现在虽然价格也不菲,但绝对是在地板上。

更重要的是,这院子让他感觉“对”。就像在山里找到那股正确的“山踪”,在海里判断准了鱼群的走向一样,一种直觉告诉他,这个院子“旺”他。它沉稳,内敛,有底蕴,不张扬,正好契合他现阶段需要低调、稳固根基的心态。

王秀娥和韩晶晶看着孟礼欢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地查看,那专注的神情,比检查渔船、修理猎枪时还要认真,心里也渐渐安定下来。欢子做事,向来稳妥。

最终,孟礼欢回到了前院,站在那架葡萄藤下,目光扫过整个院落,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老李有些紧张地看着他,这院子挂了有段时间了,问的人多,但真正有意向且能拿出钱的少。眼前这位,虽然看着年轻,穿着也普通,但气度沉稳,眼光毒辣,而且是由秦海龙这样的人物亲自陪同,显然不是一般人。

“孟同志,您看……这院子,还入您的眼吗?”老李试探着问。

孟礼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秦海龙,又看了看满脸期待和些许不安的家人,最后目光落在老李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确定:

“院子不错,格局正,底子好,虽然有些岁月痕迹,但无伤大雅。老李同志,咱们……谈谈价钱吧。”

此言一出,王秀娥和韩晶晶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韩晶晶更是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老李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连忙道:“好说,好说!孟同志真是爽快人!这院子呢,产权单位定价是三万八。当然,具体还有一些细节可以商量……”

三万八!

王秀娥眼前一黑,差点没站稳。韩晶晶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有些发白。这在靠山屯,能盖多少间大瓦房了?这可是三万八啊!欢子那钱……

孟礼欢脸上却没什么波澜。这个价格,在他预料之中,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稍微低一点。他知道,这钱花出去,换来的将是一份在未来无可估量的资产和一家人在这皇城根下的安稳。

他没有急着还价,而是沉吟片刻,指着房梁那处水痕,又点了点几处需要小幅修补的地方,说道:“价钱我了解了。院子我确实看上了,不过这修缮和维护,后续也得投入不少精力。老李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也别三万八了,图个吉利,三万六千八,所有手续麻烦你们帮忙跑妥,如何?”

他语气诚恳,理由充分,既表达了购买的诚意,又合理地争取了利益。

老李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这个价格虽然比标价低了一千二,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关键是能快速成交,他也好完成任务。他看了一眼旁边的秦海龙,见对方微微颔首,便立刻笑道:“成!孟同志是个明白人,也是个爽快人!就冲您这眼力和诚意,三万六千八,包手续!我回头就跟单位领导汇报,尽快把流程走起来!”

一锤定音!

王秀娥和韩晶晶听到最终价钱,虽然还是觉得天文数字,但见儿子\/丈夫三言两语就砍下了一千多块,心里又莫名地生出一股自豪和底气。欢子,是真有本事!

孟礼欢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伸出手和老李握了握:“那就多谢老李同志了,后续麻烦您多费心。”

“应该的,应该的!”

站在一旁的秦海龙,看着孟礼欢这杀伐果断又分寸得当的样子,心里再次感叹。这小子,天生就是块做大事的料!在山海里是蛟龙,到了这四九城,看来也绝非池中之物。

孟礼欢转过身,看着面露喜色的家人,尤其是眼睛亮晶晶的丫蛋和懵懂的海娃,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拉着韩晶晶的手,走到院子中央,指着那几间正房,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娘,晶晶,以后,这儿就是咱们在北京的家了。”

阳光透过葡萄藤的缝隙洒下来,落在青砖地上,也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洋洋的。

京城扎根的第一步,就在这古朴宁静的四合院里,稳稳地迈了出去。孟礼欢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处房产,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他孟礼欢和他的家人,正式登上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而他的山海之心,将在这古老的院落里,孕育出新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