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21章 低调返家伴娇妻,北上置业谋长远

军港的表彰会和教授们的争抢,如同一个光怪陆离的梦,随着“探索一号”将孟礼欢送回靠山屯码头,便迅速被咸腥的海风和熟悉的渔村烟火气冲淡。他怀里揣着的东西换成了实实在在的、厚厚一沓保密津贴和一部分奖金(大部分作为项目资金暂留),肩章上的星星多了一颗,但身上的衣服还是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脚上蹬着的依旧是沾着鱼鳞的胶鞋。

他没有声张,如同每一次普通出海归来一样,提着个小包袱,踏着夕阳的余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有相熟的屯邻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笑着打招呼:“欢子回来了?这趟出去日子不短啊,又捞着啥好货了?”

孟礼欢笑着应和:“没啥,瞎忙活,混口饭吃。”

推开自家那扇新漆不久、还带着淡淡桐油味的院门,一股家的暖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新打的晾衣绳上挂着韩晶晶和孩子们洗净的衣裳,在晚风中轻轻飘荡。灶房里传来滋啦啦的炒菜声和浓郁的葱花香。丫蛋正趴在院里的石桌上写作业,海娃则撅着小屁股,努力地追着一只慢吞吞爬行的甲虫。

“爸爸!”丫蛋眼尖,第一个看到他,扔下铅笔就像个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一头扎进他怀里。海娃也扭过头,咿咿呀呀地张开小手要抱抱。

“哎!俺的乖闺女,臭小子!”孟礼欢心头一软,蹲下身,一手一个将两个孩子紧紧搂住,胡茬轻轻蹭着他们细嫩的小脸,惹得丫蛋咯咯直笑,海娃也挥舞着小手拍打他的脸颊。

韩晶晶系着围裙从灶房探出头,看到是他,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和安心的笑容,眼角微微有些湿润:“回来了?快进屋歇着,饭马上就好!” 没有过多的言语,但那眼神里的牵挂和喜悦,比任何话语都让人心暖。

王秀娥也从屋里走出来,看着儿子虽然消瘦但精神头十足,脸上也笑开了花:“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瞅瞅你,又瘦了,在外头肯定没吃好!今儿个炖了只小鸡,给你好好补补!”

晚饭自然又是一顿丰盛的家常菜。金黄油亮的小鸡炖蘑菇,汤汁浓郁,粉条吸饱了肉汁,滑溜爽口;一大盘韭菜炒海肠子,鲜香扑鼻;新烙的玉米面饼子焦黄酥脆;还有一碟王秀娥自己腌的糖蒜,酸甜开胃。孟礼欢吃得格外香甜,感觉这才是人间的至味,比任何庆功宴上的山珍海味都来得实在、熨帖。

饭桌上,他绝口不提打捞沉船的惊险和后来的荣誉,只挑些海上的趣事和沿途见闻说说,逗得丫蛋眼睛亮晶晶的,连声追问。韩晶晶和王秀娥则更关心他累不累,身体吃不吃得消,不停地给他夹菜。

夜里,孩子们都睡熟了。孟礼欢和韩晶晶躺在烧得温热的新炕上,窗户开着一条缝,初夏的夜风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吹进来,格外惬意。韩晶晶依偎在他怀里,手指无意识地在他胸口画着圈,低声问:“这次…没啥危险吧?俺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孟礼欢搂紧了她,感受着怀中温软的身体和那份沉甸甸的牵挂,心里满是愧疚和温暖:“没啥,就是技术活,耗时间。你看我这不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他轻描淡写,避重就轻。

沉默了一会儿,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说道:“晶晶,跟你商量个事。”

“嗯?啥事?”韩晶晶抬起头,在朦胧的月光下看着他。

“我这次出去,接触了些…嗯…上面的人。”孟礼欢斟酌着用词,不能透露机密,但要说服家人,“他们觉得我有点…有点潜力,想培养我。可能以后,需要我偶尔去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学习学习,开阔下眼界。”

“去大城市学习?”韩晶晶有些惊讶,又有些茫然,“学啥?咱打渔还用去北京学?”

“不光是打渔。”孟礼欢笑了笑,“比如怎么把咱的鱼卖得更好,卖得更远?怎么认识更多像赵主任那样的客户?还有…怎么让咱家以后的日子更有保障。”他顿了顿,引入正题,“所以我想着,要是去学习,总不能老是住招待所,不方便。咱是不是…可以在那些地方,提前置办个落脚的地方?比如…买个小房子?”

“买房子?!”韩晶晶惊得差点坐起来,“在北京上海买房子?那得多少钱啊?咱家哪有那么多钱?” 在她看来,在县城买那几间铺面已经是了不得的大手笔了,去首都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

“钱的事,我想办法。”孟礼欢安抚地拍着她的背,“这次…嗯…帮上面解决了点技术难题,给了些奖励,加上之前攒的,应该能凑点。而且,不买大的,就买小的,旧的,能住人就行。主要是图个方便,也算是个…投资。”

他用了“投资”这个词,这是他跟秦海龙学的。他知道直接说买房为了升值,韩晶晶可能理解不了,但说成是为了他“学习”方便,为了家庭未来的“保障”,更容易接受。

“可是…那也太远了…”韩晶晶还是有些犹豫,她对北京上海的概念,仅限于收音机和偶尔的报纸,感觉那是另一个世界。

“不远,现在有火车,方便得很。”孟礼欢继续游说,“你想想,以后万一丫蛋、海娃有出息,要去大城市念书呢?咱有个落脚的地方,不也方便?再说,我把你和娘的名字都写上,就算我以后…呸呸,就算啥的,你们娘仨在城里也有个根基不是?”

他这话说到了韩晶晶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她可以不在乎自己,但不能不替两个孩子考虑。而且,丈夫如今越来越有本事,接触的人和事也越来越不一般,她虽然不懂,但本能地觉得,听他的准没错。

“那…那得花好多钱吧?咱家现在…”韩晶晶盘算着家里的积蓄,还是觉得心里没底。

“钱我来挣!”孟礼欢语气坚定,“你男人有的是力气,也有的是脑子!打渔、淘海、以后说不定还能弄点别的营生。你放心,肯定不让你们娘几个跟着吃苦受穷!”

他翻过身,在月光下看着妻子清秀的脸庞,认真地说:“晶晶,信我。咱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现在置办点产业,是为了将来丫蛋海娃能挺直腰杆,是为了咱这个家,能扎得更稳,走得更远!”

韩晶晶看着他眼中闪烁的自信和决心,那是一种她从未在以前那个浑浑噩噩的丈夫身上看到过的光芒。她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消散了,轻轻点了点头,将脸埋进他怀里:“俺信你。你想咋办就咋办吧,俺都听你的。就是…别太累着自己。”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孟礼欢心里一块大石落地。第二天,他就通过加密渠道联系了秦海龙。

秦海龙接到他的“置业”请求,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好你个孟礼欢!刚立了大功,不想着升官发财,倒先琢磨起买房置地了?有眼光!有远见!现在这政策是越来越活,京城、沪市那些地方,好些单位都在处理旧房、盖新房,机会确实不错!”

他沉吟片刻,说道:“这事你交给我和老周办,我们在那边还有些老关系。你把你大概的预算、想买的区域(比如靠近大学或者以后可能热闹的地方)、还有写谁的名字,都告诉我。我们帮你寻摸着,有合适的就先定下,手续我们来跑,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帖帖!你这身份特殊,用你自己的名字太扎眼,用弟妹和婶子的名字最稳妥!”

孟礼欢要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将手头能动用的资金(包括奖金和一部分积蓄)大致数目告诉了秦海龙,区域就指定了北京海淀(靠近北大清华)、上海浦西(靠近复旦交大)等几个在他记忆中未来会飞速发展的核心区域,点名要那种独门独院的平房或者老式楼房单元,产权清晰就行。名字自然是用王秀娥和韩晶晶的。

“成!包在我们身上!”秦海龙爽快答应,“你就安心在家当你的渔民,陪你的老婆孩子,等着收房本吧!”

挂了电话,孟礼欢心里踏实了大半。他知道,以秦海龙和周卫国的能量和人脉,办这点事易如反掌,而且肯定会以远低于未来市场价的价格拿到最好的房源。这步棋,他走对了!

接下来的日子,孟礼欢彻底沉下心来,回归了他最熟悉的渔民生活。白天,他带着孟礼兵和栓柱等人,驾驶着“海龙号”和“探索一号”(后者在完成打捞任务后,经批准,暂时划归他的船队使用,用于日常捕捞),在熟悉的渔场上辛勤作业。他不再刻意去寻找那些珍稀海产,而是凭借着对鱼群习性和海流变化的精准把握,高效地捕捞着经济价值高的黑鲷、黄鱼、马鲛鱼,每一次撒网、起网都力求最大收获。船舱里再次堆满了银光闪烁的渔获,换回来的钞票,被他仔细地存起来,作为下一次“置业”的弹药。

晚上,他则享受着难得的家庭生活。陪着丫蛋写作业,给她讲大海里的故事;抱着海娃在院子里看星星,教他认北斗七星;帮着韩晶晶做些家务,听她絮叨屯里的家长里短;偶尔,也会拿出秦海龙寄来的、吴教授和李教授特意为他挑选的学习资料,就着昏黄的灯光,啃那些对他而言有些艰深的考古学和海洋工程学基础知识。他虽然看得吃力,但想到两位老教授期盼的眼神,以及这些知识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便也咬牙坚持着。

他就像一棵树,将根系深深地扎进靠山屯的泥土和这片养育他的大海,贪婪地汲取着养分,同时,又将枝条悄然伸向更远、更广阔的天空。没有人知道,这个每日里与风浪搏击、浑身鱼腥味的普通渔民,怀里揣着大校军官证,脑子里装着未来的房产蓝图,还在偷偷学着大学教授才能搞懂的学问。

低调,踏实,却又在不动声色间,谋划着深远未来。

孟礼欢知道,买下那些房产只是第一步。要让家人真正过上富足安稳的好日子,要让自己的梦想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他还需要更多的钱,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出海,打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