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 第165章 冒烟现场讲解各种知识

考察接近尾声,考察组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下溪村沼气能源站。

巨大的地下沼气池旁,建有一个小小的中控室。

墙上挂着各种压力表和管道分布图,桌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沼气站运行日志》。

王立民随手翻开日志,上面用清秀的字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的进料量、产气量、池内温度、ph值等各项数据。

记录之详尽,格式之规范,让同行的几个能源方面的专家都自愧不如。

“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王立民由衷地赞叹。

他指着墙上复杂的管道图,转身问向陪同的林小燕和顾城天:“我有一个问题。根据你们的日志记录,你们的产气效率,比我们实验室的数据,还要高出近15%。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问题。

林小燕和顾城天对视一眼,都有些语塞。

他们知道要定期投料,也知道要监控数据,但对于更深层次的微生物发酵原理,他们确实是一知半解。

“这个……我们主要是严格按照冒烟制定的操作手册来执行的。”顾城天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哦?操作手册?”王立民的兴趣更浓了,“那手册上,是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的?”

就在顾城天不知该如何回答时,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从人群后面响了起来。

“王爷爷,那是因为我们给池子里的小虫子,吃了不一样的东西。”

众人回头,只见林冒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挤到了最前面。

她仰着小脸,看着比她高出几个头的王立民,大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王立民的目光瞬间亮了,他低下头,饶有兴致地问道:“哦?给它们吃了什么好东西啊?”

他决定,要彻底探一探这个小女孩的底。

林冒烟伸出肉乎乎的小指头,开始数数:“我们不光给它们吃猪粪,还按照10:1的比例,加入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

“为什么是玉米秸秆?”一个年轻的助教忍不住插嘴问道。

“因为猪粪的碳氮比太低了,发酵速度快,但不持久。”林冒烟回答得毫不犹豫,仿佛在背诵乘法口诀。

“而玉米秸秆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碳氮比高。两者混合,可以优化整个发酵底物的碳氮比,维持在25:1左右的黄金比例。这样,产气菌群的活性才能最高,产气时间和产气总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专家,全都目瞪口呆。

碳氮比!

黄金比例!

产气菌群活性!

这些极其专业的术语,从一个六岁半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令人晕眩的冲击感!

那个提问的年轻助教,脸都涨红了。

这个问题就算是他自己,也未必能回答得如此精准、如此言简意赅。

王立民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他压下心中的震撼继续追问,语气已经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学术探讨的意味。

“仅仅是优化碳氮比,恐怕还不足以提升15%的效率吧?”

“当然不止。”林冒烟的嘴角,挂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我们还进行了‘两步发酵法’的工艺改良。”

“两步发酵法?”王立民的瞳孔猛地一缩,这个概念,在国际上也才刚刚被提出来!

“是的。”林冒烟走到墙边的图纸前,踮起脚尖,指着上面一个复杂的结构。

“我们把传统的混合发酵池,分成了酸化池和产甲烷池。”

“第一步,在酸化池里,利用产酸菌,将秸秆和粪污这些大分子有机物,快速分解成乙酸、丙酸这样的小分子脂肪酸。”

“第二步,再将这些半成品,输入到产甲烷池。这样,产甲烷菌就能直接吃到它们最喜欢的食物,不用再费力去分解大分子了,产气的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仿佛在说什么不值一提的小事。

“而且,酸化菌和产甲烷菌,它们喜欢的生活环境,也就是ph值,是不一样的。把它们分开,就能给它们各自创造最舒服的环境,它们干起活来,当然就更卖力啦。”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整个中控室里,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专家,包括王立民在内,全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僵在原地。

他们的脸上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极度震惊的表情。

他们的脑海里翻江倒海,一片空白。

两步发酵法!

根据不同菌群的最适ph值,进行分级培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了,这是对整个厌氧发酵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和颠覆性的工艺创新!

这种水平的见解,别说是在国内,就算放到世界顶级的能源与环境科学论坛上,也绝对是一篇足以引起轰动的论文!

而现在,这个颠覆性的理论却被一个六岁半的、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用最浅显、最童趣的语言,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王立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一点一点地打碎,然后重塑。

他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近乎荒诞的念头。

这哪里是个孩子?

这分明就是一个披着孩童外衣的,深不可测的……科学巨匠!

“冒烟……这些……这些都是谁教你的?”王立民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有些干涩和沙哑。

林冒烟眨了眨眼,露出了一个甜得能腻死人的笑容,再次搬出了她百试不爽的借口。

“是上次来我们村的那个省农科院的吴爷爷呀!他跟我讲了好多好多好玩的故事呢。”

吴汉生!

又是吴汉生!

王立民和身边的几个老教授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哭笑不得的神情。

他们都认识吴汉生,那是个优秀的学者,但他的水平,离提出“两步发酵法”这种理论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个小丫头,分明就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但她那天真无邪的表情,又让你根本无法去拆穿和反驳。

王立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了。

这个小女孩的身上,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他不再纠结于此,而是换了一种目光,一种看待同行的、平等的目光,重新审视着眼前的林冒烟。

“林冒烟……同学,”他郑重地、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代表金穗农业大学,代表我们考察组的所有成员,为我们之前的浅薄和无知,向你道歉。”

“你们下溪村,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最生动也最深刻的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