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 第164章 合作社的产业链

考察的第一站,是村东头那片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

八月的骄阳下,白色的塑料薄膜反射着刺眼的光芒,如同田野里铺开的一片片银色的海洋,蔚为壮观。

考察组的成员们刚一走近,就感受到了一股与传统农田截然不同的气息。

这里没有杂乱的田埂,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整齐的道路和灌溉渠。

每一个大棚上,都挂着一块小牌子,上面清晰地标注着编号、种植作物、播种日期、负责人等信息。

“这是我们合作社的标准化种植基地。”

林小燕走在前面,像一位自信的女主人,向客人们介绍着自己的领地。

“目前共有蔬菜大棚一百二十个,水果大棚三十个,全部采用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管理的模式。”

她随手推开一个挂着“黄瓜-3号”牌子的大棚。

一股混合着泥土芬芳和瓜果清香的热浪,扑面而来。

棚内,整齐的藤架上,爬满了翠绿的黄瓜藤。

一根根顶花带刺、笔直鲜嫩的小黄瓜,挂在藤蔓之间,长势喜人。

更让专家们惊讶的是,棚内几乎看不到任何杂草,地面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薄膜。

“地膜覆盖技术?”王立民的助手,一位年轻的植物学博士,惊讶地出声。

“是的。”林建国此刻也赶了过来,他接过话头,有些腼腆但又无比自豪地解释道:“这是冒烟教我们的法子。铺上这个黑膜,地里就不长草了,还能保水保肥,黄瓜也长得干净。”

王立民没有说话,他蹲下身,捻起一撮垄间的土壤,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用手指感受了一下土壤的湿度和结构。

“土壤疏松,团粒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很高。”他得出了结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又抬头,看向藤蔓间挂着的一个个黄色的小黏板。

“物理防虫?用黄板诱杀蚜虫和粉虱?”

林建国挠了挠头,嘿嘿一笑:“专家就是专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也是冒烟的主意,她说这样可以少打农药,长出来的菜,人吃了才放心。”

不用林小燕多说,专家们已经开始自发地进行考察。

他们有的在测量棚内的温湿度,有的在记录黄瓜的株距和行距,有的甚至拿出了便携式显微镜,在观察叶片上是否有病斑。

他们越看,越心惊。

无论是标准化的田间管理,还是地膜覆盖、物理防虫、测土配方施肥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

这里的一切,都完全超出了他们对一个普通农村的想象。

这些技术,很多都还停留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或者仅仅在少数几个国家级的农业示范区里进行小范围试点。

而在这里,竟然已经实现了如此大规模的、系统性的应用!

“王教授,您看这个!”一个负责土壤学的专家,拿着一个刚刚测完数据的仪器,激动地跑了过来。

“这个地块的氮磷钾配比,几乎达到了我们实验室理论模型中的最优值!简直不可思议!”

离开大棚,考察组来到了福娃食品加工厂。

还没走近,就听到里面传来机器均匀的轰鸣声。

与想象中乡镇企业脏乱差的环境不同,福娃加工厂窗明几净,地面上铺着白色的瓷砖,一尘不染。

工人们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在各自的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空气中,弥漫着甜玉米和草莓酱的香甜气息。

厂长周全和研发部长顾城天,早已等候在门口。

在他们的带领下,考察组参观了从原材料清洗、分拣,到蒸煮、罐装、杀菌、包装的全过程。

“我们所有的生产流程,都严格按照冒烟制定的《福娃食品安全生产标准》来执行。”顾城天指着墙上一张巨大的流程图,向众人解释。

“比如,所有的蔬菜在进入车间前,都必须经过三道清洗和臭氧水浸泡消毒。”

“所有的罐装产品,都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确保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情况下,保质期能达到十二个月以上。”

顾城天,这位羊城大学的高材生,在介绍起自己热爱的专业时,眼中充满了光芒。

当他打开研发部的实验室大门时,专家们再次被镇住了。

这间不大的实验室里,竟然摆放着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

这些在90年代初,连许多省级研究所都未必配齐的精密仪器,竟然出现在了一个村办工厂里!

“我的天……”一个戴眼镜的老教授,抚摸着一台色谱仪冰凉的外壳,声音都在颤抖,“暴殄天物!不,不对,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啊!”

顾城天自豪地笑了:“我们每一批出厂的产品,都必须经过实验室的严格检测。从农药残留,到微生物指标,再到营养成分,只有全部合格,才能盖上福娃牌的印章。”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工厂了。

这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生产线和顶级品控实验室的食品科技企业!

接下来的养猪场和水产基地,更是将考察组的震惊,推向了**。

当他们看到,曾经困扰了无数养殖场的猪粪,通过沼气工程,变成了清洁的能源和优质的有机肥,实现了完美的生态循环时;

当他们看到,田苗负责的水产基地里,鱼、虾、蟹、藕、鸭,在一个水体中和谐共生,形成了“一水多用,一塘多收”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时;

王立民教授,这位走遍了世界各地,见识了无数先进农业模式的顶级专家,彻底沉默了。

他的内心,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下溪村模式”可能只是某个单项技术比较突出。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如此完整、如此科学、如此超前的现代化大农业产业链!

种植、养殖、加工、能源、销售……

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闪光的智慧。

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互为支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了。

这是一个理论!

一个足以写入全世界任何一本农业经济学教科书的,关于未来农业发展的,终极理论!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竟然是……

王立民的目光穿过人群,再次落在了那个一直跟在队伍最后面,安安静静,不发一言的小女孩身上。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有震惊,有困惑,有探究,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