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王复生这边,原本在流光溢彩的“无间甬道”中飞驰的马车,速度明显开始减缓,最终变得平稳而缓慢,仿佛行驶在一条坚实的道路上。
王复生见状,将桌上的茶壶、茶杯等物收拾进一旁的固定柜子里。与此同时,杨小白也俯身打开了座位下方的暗格,里面是一个制作精良的衣柜。他从中取出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用料极其考究的古代服饰。
国处长和初助理好奇地看着这一幕,王复生一边接过衣服,一边笑着对二人解释道:“两位领导,地府这地方,规矩大,讲究多。我这‘荡寇将军’和‘阴阳巡回使’好歹也是个三品职衔,进入核心区域,得换上这身行头,算是正式官服,以示对上官和此地法度的尊重。”
说罢,他在杨小白的帮助下,开始穿戴这套华丽至极的唐代三品武官官服。
只见这套官服以深紫色为底,这是唐代三品以上高官方可使用的尊贵之色。衣料并非寻常绸缎,而是一种带有暗纹的高级织锦,在车厢内柔和的光线下,隐隐流动着内敛的光泽。
官服的形制是典型的唐代圆领袍衫,但细节处极为考究:
胸前和背后以金线盘绕,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豹子图案——这正是唐代三品武官的标志性“补子”,豹子姿态威猛,眼神锐利,绣工精湛,仿佛随时会扑跃而出。
袍服的袖口、衣缘等处,都用宝相花纹和卷草纹进行了繁复而精美的装饰。
腰间束着一条玉带,带上镶嵌着数块质地上乘的方形玉板(銙),更显威仪。
官帽则是进贤冠的样式,但比文官冠更显硬朗,帽胎坚挺,配以相应的簪导缨饰。
初助理是见过世面的,他看着这套官服,感觉和影视剧里看到的道具服装形制似乎差不多,但眼前这套的衣料质感、刺绣的精美程度以及整体散发出的那种厚重感和威严感,完全是天壤之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当王复生最后将那顶进贤冠端正地戴在头上,系好缨带的那一刻,国处长和初助理都清晰地感觉到,王复生身上那股平日里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气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面色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眼神变得沉稳而深邃,腰背挺直,周身似乎隐隐笼罩着一层难以言喻的官威气韵。此刻的他,不再像是那个和他们插科打诨的年轻人,而是一位真正手握权柄、镇守一方的朝廷大员。
国处长和初助理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认可,微微点了点头。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念头:就凭眼下这副仪态和气度,若是放在阳间体制内,少说也得是个沉稳干练、令人不敢小觑的实权处级干部架子。
然而,这肃穆的气氛只维持了不到三秒。
王复生似乎很满意两位领导那略带惊讶的眼神,他眨了眨眼,然后嘴角一咧,露出一个标志性的的笑容,破坏力十足地问道:“嘿嘿,怎么样,两位领导?我这身官袍,穿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挺好看的吧?”
他这一笑,瞬间破了功,刚才那凝聚起来的官威顿时烟消云散,又变回了那个他们熟悉的、有点不着调的王复生。
国处长和初助理不由得相视苦笑,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家伙,正经不过三秒。
就在这时,马车外,远处传来一声中气十足、带着威严的喝问,声音在空旷的环境中回荡:
“来者止步!车内乃是何人?速速通名!”
只听辕无迹勒住马匹,以丝毫不逊于对方的洪亮嗓音,朗声回道:
“车内乃是三品荡寇将军、阴阳巡回使王大人奉旨公干!速开关门!”
过了大约两分钟,一个声音带着明显的恭敬在马车外响起,距离近了许多,显然来人已经走到了车驾旁:“敢问车内真是巡回使大人?不知……可有凭证?”
辕无迹似乎早有准备,也不下车,只是从怀中掏出一方用锦囊妥善保管的银印,随手从车窗递了出去,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此乃我家大人官印,验看便是。”
外面安静了片刻,随即传来那人更加谦卑,甚至带着一丝惶恐的声音:“印信无误!果真是王大人驾到!是小人等失礼了!请大人稍候片刻,小人这便去通禀上官,为您开启正门!”
这时,初助理出于职业习惯和对陌生环境的好奇,下意识地就想推开一条门缝看看外面究竟是何光景。一直安静坐着的杨小白却轻轻伸手,虚按在门板上,对他微微摇了摇头。
看着初助理脸上露出的不解神色,杨小白压低声音,嘴角含着一丝了然的笑意,轻声解释道:“初局,稍安勿躁。这是规矩,也是‘官威’。此刻我们代表的是阳间官方,更是复生老弟的座上宾,若急切张望,反倒失了气度。需得等他们正式迎请,方可下车。”
初助理立刻会意,这是官场乃至不同界域间都通用的“面子”和“规矩”,便点了点头,安心坐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