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 第117章 寒夜砺刃,鸦雀岭前夜誓师

11月10日的夜,比往常更沉。鸦雀岭的风裹着霜气,刮过战壕时带着呜咽声,像是在低吟即将到来的血战。前沿阵地的篝火不敢烧得太旺,只有几簇微弱的火苗在战壕拐角跳动,映着士兵们紧绷的脸——明天拂晓,日军16师团的50辆坦克就要压过来,这是他们守汤山以来,最凶险的一场硬仗。

陈砚披着军大衣,沿着交通壕慢慢走,军靴踩在结了薄冰的土路上,发出细碎的“咯吱”声。他弯腰摸了摸战壕壁上新堆的沙袋,里面混着苗族士兵从山里挖来的黏土和稻草,晒干后硬得像块石头,这是石刚琢磨出的法子,昨天日军的试探炮击,愣是没炸塌几处。

“团长,俺们把最后几道绊索都拉好了,在上面挂了响铃,鬼子踩中就会响,比之前的罐头还灵!”石刚从暗处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截藤蔓,脸上沾着的泥土在火光下泛着黑,“阿吉他们在给苗刀开刃,说明天要让鬼子尝尝苗刀的厉害。”

陈砚点点头,顺着石刚指的方向望去,几个苗族士兵正围在篝火旁,手里的苗刀在火光下泛着冷光。阿吉正用一块粗磨刀石打磨刀刃,动作熟练得像是在打理自家的农具,见陈砚看过来,他举起苗刀比划了一下,咧嘴笑:“团长放心,明天俺一刀一个,不让鬼子靠近战壕!”

不远处,王锐正带着后勤兵往前沿搬弹药箱,帆布箱在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他见陈砚过来,擦了把额头的汗:“团长,师部送的弹药都分完了,每个重机枪位补了200发弹链,反坦克小组每人3个炸药包,手榴弹也按哨位分好了,每个哨位25颗,比之前多5颗。”

“不够再找我要。”陈砚拍了拍弹药箱,里面的步枪弹撞出沉闷的声响,“给炮兵连也送点干粮和热水,他们今晚要校准炮位,熬得辛苦。”

王锐应了声,转身又去忙活。陈砚继续往前走,走到地下医疗站的入口时,听见里面传来林晚的声音。他掀开幕布进去,洞里点着两盏马灯,光线昏黄却亮堂,林晚正和医护兵们分装急救包,每个布包里都塞着两包磺胺粉、五条止血带,还有一小瓶酒精。

“还没休息?”陈砚轻声问。林晚抬头,眼里带着些红血丝,显然忙了很久:“明天伤员肯定多,得多准备点。刚把周先生送的草药熬成了消炎汤,装在葫芦里,每个急救包都配一个,比清水洗伤口管用。”

她拿起一个葫芦递给陈砚,葫芦口用软木塞堵着,能闻到淡淡的草药香。“你也带一个,万一受伤能应急。”林晚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认真,“还有,明天别总冲在最前面,炮兵连在,先让炮弹给鬼子尝尝厉害。”

陈砚接过葫芦,揣进军大衣内袋,暖乎乎的贴着心口:“知道了,我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还有这么多弟兄等着我指挥呢。”

从医疗站出来,夜色更浓了。周明轩正蹲在电台旁,耳机挂在脖子上,手指在电键上飞快敲击,时不时停下来记录。见陈砚过来,他举起一张译好的纸条:“团长,师部来电,说明天拂晓前,炮兵连会先轰日军的坦克集结点,让咱们做好配合,等炮声停了再发起反击。”

“好。”陈砚接过纸条,借着马灯的光看了一遍,“你跟炮兵连保持联系,明天提前十分钟发信号,让他们别误炸咱们的阵地。”

周明轩点点头,又埋头去操作电台。陈砚走到主峰的观察哨,这里能看到远处日军营地的轮廓,黑沉沉的一片,只有几处微弱的光点在移动,像是鬼火。他拿起望远镜,镜片里能隐约看到日军正在调整坦克的位置,车灯光在黑暗中晃了几下,又很快熄灭——鬼子也在做最后的准备。

“团长,该集合了。”石刚走过来提醒,全团的士兵都已经在主峰下的空地上列队,黑压压的一片,没有多余的声响,只有寒风刮过衣料的声音。

陈砚深吸一口气,走到队伍前面的土坡上。马灯的光打在他脸上,能看到他军大衣上的泥污和硝烟痕迹,那是这些天战斗的印记。他看着下面的士兵,有满脸风霜的老兵,有握着枪还略显紧张的新兵,还有握着苗刀的苗族弟兄,每个人的眼里都映着篝火的光。

“弟兄们,”陈砚的声音不算大,却穿透了寒风,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明天,鬼子会带着50辆坦克来,还有3000步兵,他们想踏过咱们的阵地,去打南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南京城里有老百姓,有咱们的同胞,还有咱们贵州老家的子弟在那边守着。咱们守着鸦雀岭,就是守着南京的东大门,守着咱们贵州父老的希望——咱们是黔军,是草鞋兵,但咱们不是软骨头!”

人群里有人攥紧了拳头,有人悄悄挺直了腰板。

“我知道明天的仗难打,鬼子的坦克硬,火力猛。但咱们有师部的炮兵连,有咱们自己埋的地雷和绊索,还有弟兄们手里的枪、手里的苗刀!”陈砚的声音渐渐提高,“明天,咱们就用这些,把鬼子的坦克炸成废铁,把鬼子的步兵挡在阵地外!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守不住的阵地,没有打不赢的鬼子!”

“杀鬼子!守阵地!”石刚突然喊了一声,声音洪亮。

“杀鬼子!守阵地!”士兵们跟着喊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像滚雷一样在鸦雀岭的山谷里回荡,压过了寒风的呜咽,压过了远处日军营地的动静。

陈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又热又沉。热的是弟兄们的士气,沉的是明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倒下。他抬手往下压了压,队伍渐渐安静下来:“都去休息吧,养足精神,明天跟鬼子好好干一场。记住,活着回来,咱们一起回贵州!”

士兵们渐渐散去,有的回战壕值守,有的找地方打盹。陈砚留在土坡上,石刚走过来,递给他一个烤红薯:“团长,刚从炊事班拿的,热乎。”

陈砚接过红薯,剥开焦黑的皮,热气裹着甜味冒出来。他咬了一口,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半截身子。“石刚,明天你带侦察连盯着东侧的陡坡,那里是坦克的必经之路,多盯着点。”

“俺明白。”石刚点头,手里的苗刀在火光下闪了一下,“俺跟阿吉他们说了,明天只要坦克过来,俺们就抱着炸药包上,就算拼了命,也得炸了它们。”

陈砚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多说什么——他知道,这些苗族弟兄说到做到。

夜色渐深,战壕里偶尔传来士兵的咳嗽声,或是步枪上膛的轻响。陈砚走到前沿的一个散兵坑旁,里面坐着两个新兵,一个是贵州来的王小二,一个是上海来的学生兵,两人正凑在一起擦枪。

“紧张?”陈砚蹲下来问。王小二点点头,又赶紧摇头:“俺不怕,就是有点慌,怕明天打不准枪。”

“没事,跟着老兵学,听指挥就行。”陈砚拿起王小二的步枪,检查了一下枪膛,“这枪是师部新给的,好用得很,明天瞄准了再打,别浪费子弹。”

学生兵突然开口:“团长,俺们能守住吗?”

陈砚看着他,认真地点头:“能。只要咱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守住。”

那学生兵眼里的慌乱少了些,用力点头:“俺明天一定好好打,不拖后腿。”

陈砚站起身,往回走。夜空里没有星星,只有远处日军营地的光点还在闪烁。他摸了摸内袋里的葫芦,又摸了摸腰间的驳壳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一定要守住鸦雀岭,守住南京的东大门,守住这些跟着他的弟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