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见,幻灵会是完全独立于忆海世界,而建立在这个世界规则与法则缝隙之上的存在。”
许云楚步履从容,声音平稳如深潭,仿佛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却又了如指掌的故事。
“而最早关于它的起源,也有一段续文……”
他一边领着谢灵沿发光的小径深入村庄,一边娓娓道来。
谢灵默默跟随,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周遭奇异的景象吸引,耳朵则捕捉着许云楚的每一句话。
最初,这里并没有村庄存在,幻灵会也是个虚无的名字。它也曾如同那些漂泊于忆海表面、无主孤寂的忆体一般,是未能被忆海底层规则完全吸收而散溢出来的“碎片”。
这些碎片承载着过于强烈或过于破碎的执念,无法沉入忆海之底化为纯粹的“过去”,亦无法回归常世,只得在此徘徊。
后来,这样的碎片越积越多,几乎堵塞了某些意识流动的“通道”。
而维系忆海与世界规则之间的平衡,需要一定的“维护”力量。当使者瑶瑶继承了“渡引与维系”的职责后,她便开始尝试整合这些强大的、却又被地界之力排斥的忆体碎片。
她以秘法为引,将它们编织、重塑,赋予它们一种新的、更为稳固的“灵体”存在形式,使它们得以避免彻底消散或被同化的命运。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被重塑的灵体,竟逐渐剥离了原宿主赋予它们的人生痕迹与悲欢离合,如同洗净铅华,诞生出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微弱意识。
它们不再是任何逝者的回响,而是成为了忆海世界本身孕育出的、独特的“生灵”。
随后,这些拥有了新意识的灵体,开始在忆海世界的不同角落,模仿着记忆中对“聚居”的模糊印象,建立起一个个类似幻灵会这样的村落据点。
这时,许云楚的话音微微一顿,他侧过头,目光似乎能洞穿谢灵内心深处残留的波澜,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富有引导性:
“所以,也不必再执着于你先前所见的、那些忆体最原始的存在方式了。你曾为它们的经历而感慨,为它们凝固的岁月而悲悯——这份心念固然珍贵。但你可曾想过,我们这些仍在‘往世’中挣扎求存的生灵,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他们’?
“在永恒的命运面前,我们看似鲜活的生命,或许也只是彼岸视角下一段稍纵即逝的执念映照。他们,或许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映出了存在本身的虚幻与真实。”
谢灵猛然一怔,忽然意识到——原来刚才穿越忆海时,在自己脑海中响起、帮助自己稳定心神抵御执念侵蚀的那道神秘声音,正是源于眼前的许云楚!
是他早已察觉到自己心境波动,于无形中出手引导,助他度过了那次心魔般的冲击。
想到这儿,他心中不由地生出一丝复杂情绪,既有后怕,也有感激。
他沉默片刻,终是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某种沉重的包袱,轻声应道:
“您说得对……也是。”
经历了这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见证了生死边界的模糊与交融,他此刻的心境,虽谈不上大彻大悟,但确实某种程度上的“看开了”——对生死,对真实与虚幻,有了另一重难以言喻的认知。
许云楚见他神情舒缓,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不再多言,继续引前行。
此刻,他们已然正式步入村子内部。
这里的景象远比从外界看到的要纷繁复杂、光怪陆离。街道两旁,房屋由流动的荧光和水晶般材质构筑,散发着柔和的克莱因蓝光芒,但细节处又各不相同,显露出建造者各自的偏好。
许多皮肤呈现深浅不一蓝色、形态各异的人形生物——或许已不能单纯称之为“忆体”——在他们经过时,纷纷投来惊异的目光。
他们的眼睛如同打磨过的宝石,闪烁着好奇与探究。
而当他们的视线掠过谢灵,最终聚焦到前方引路的瑶瑶身上时,无不立刻显露出敬畏之色,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恭敬地躬身行礼,用一种空灵而齐整的语调向着他们一行致以问候,那语言古老而奇特,谢灵无法听懂,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崇高敬意。
许云楚仿佛没有看到这些礼敬,继续着他的讲解,声音平和地传入谢灵耳中:
“如你所见,即便这些灵体经由秘法最终改变了存在形式,其本源仍与忆海相连,故而普遍呈现这种蓝色形态。但我们,至少在此地的‘居民’,并非你先前所见的那些浑噩忆体。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和你一样,也是真实存在的、拥有自我意识的生灵。只是存在的维度不同。”
他略作停顿,侧头看了谢灵一眼,继续道:
“此次,也是因为瑶瑶动用了特殊的秘法,才能让我与你在这方本应排斥生者的忆海世界中短暂相会。若非如此,平素这无边忆海,能自由穿梭引渡的,唯有使者一人而已。”
他接着往下解释,声音融入周围集市渐渐喧嚣起来的背景音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