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帝心定策,双刃出鞘
御书房内,龙涎香的青烟在凝滞的空气中盘旋,最终被那自帝王周身弥漫出的凛冽寒意彻底冻结。窗外天色灰蒙,铅云低垂,一如此刻萧无痕眼底翻涌的墨云。他负手伫立在巨大的昭明舆图前,身形挺拔如孤峰绝壁,指尖带着千钧之力,重重按压在舆图上那片被江河湖海细致勾勒、色彩明丽的锦绣之地——江南。
“靖南王……‘影先生’……‘潜龙’巨富……”他低沉的声音在死寂中碾过,每个字都像是从冰封的齿缝间挤出,带着铁锈与未干的血腥气,“盘踞在温柔富贵乡,吮吸着民脂民膏,就以为朕的刀锋会生锈,斩不断那些盘根错节的污浊了吗?”
一股无形的杀意,如同严冬的北风,瞬间席卷了整个御书房。
凤九歌无声地走近,将一盏刚沏好的、温度恰好的安神茶轻轻放在他手边的紫檀木小几上。温热的瓷壁驱不散他指尖的冰凉,她只是安静地立在他身侧,目光同样落在那片风云渐起的多事之地。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腔里正在酝酿的风暴,那是一场足以摧枯拉朽、涤荡江南所有阴谋与背叛的雷霆。
“陛下,”她的声音清越如山涧流泉,试图化开那过分紧绷、几乎要炸裂的空气,“江南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靖南王多年经营,根基深厚,与地方豪强、乃至朝中某些势力利益交织,脉络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大军骤然压境,恐打草惊蛇,逼得他们铤而走险,届时玉石俱焚,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亦会动摇新朝根基。”
萧无痕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带着压抑到极致的怒火与焦灼。他转过身,接过茶盏,指尖感受到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暖意,却未能真正驱散眼底的寒冰。“朕明白。所以大军调动,是威慑,是确保万无一失的最后手段,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但在那之前……”他顿了顿,眼中锐光如电,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我们需要一双足够锐利的眼睛,一把足够精准的尖刀,先一步潜入江南,摸清他们的底细,挖出‘影先生’的藏身之处,锁死‘潜龙’财富的流向和巢穴。”
他看向凤九歌,语气沉凝如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个人选,必须绝对忠诚,能力卓绝,心思缜密如发,且需对江南风物有所了解,能如鱼入水,不惹半分怀疑。”
几乎是异口同声,一个名字在夫妻二人心间清晰浮现,如同暗夜中唯一的星辰。
“暗一。”萧无痕沉声道,语气是毋庸置疑的肯定。
“是,暗一确是最佳人选。”凤九歌微微颔首。作为皇城司指挥使,暗一的忠诚与能力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追踪、潜伏、洞察人心、一击必中皆是顶尖,对陛下的忠心更是刻入骨髓,成为本能。“只是,‘影先生’狡诈如狐,江南情势波谲云诡,暗一独自前往,身边若无一两个足以托付生死的臂助,恐怕力有未逮,一旦陷入重围,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
她的话音未落,御书房外便传来了沉稳而轻微的通禀声。正是暗一前来呈报最新的情报汇总与分析。
当那道如同与阴影融为一体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步入,恭敬行礼后,萧无痕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将秘密前往江南调查的重任,如同千钧重担,毫无保留地交付于他。
“暗一,”萧无痕的目光如同实质,沉重地落在暗一低垂的头颅上,仿佛要将他钉在原地,“江南之事,关乎国本存续,关乎新政能否推行天下,更关乎朕与皇后好不容易开创的这昭明盛世能否延续。朕命你为钦差,明面上巡查吏治,安抚地方,彰显朝廷恩德。暗地里,你的任务是,动用一切可行之法,查清靖南王与‘影先生’勾结的铁证,找到‘潜龙’财富的藏匿之处,并……尽可能生擒或锁定‘影先生’的踪迹。事急从权,朕许你先斩后奏之权!必要时,可调动江南部分可信的驻军协助!”
暗一单膝跪地,头颅深垂,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涟漪,仿佛承接的并非九死一生的使命,而是寻常的差遣:“臣,暗一,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没有片刻犹豫,多年刀头舐血、行走于黑暗之中的暗卫生涯,早已将忠诚与服从烙印在灵魂深处。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睫之下,一抹极快掠过的、如同深渊般幽暗的凝重,还是泄露了他内心对此次任务凶险程度的审慎评估。他太清楚此行的凶险,“影先生”如同隐藏在浓雾中的毒蛇,诡计多端,靖南王府更是龙潭虎穴,守卫森严,加之那不知藏于何处、可能武装到牙齿的巨额财富与正在秘密训练的精锐私兵……这趟江南之行,无异于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异常坚定,带着女子特有清亮与决绝的请示声,打破了御书房的沉寂:“陛下,娘娘,凤鸣阁女卫统领小桃求见!”
萧无痕与凤九歌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意外。凤九歌微抬下颌,语气平和:“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