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岛的汇丰银行,什么时候轮到华人说了算了?
嚯东扔过去一支雪茄,自己点上,然后把打火机扔给浦伟士。
“我是风控委员会的成员,不想再看到佳宁案和永盛案这样的事情重演。有些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怡和集团作为四大洋行之一,地位很特别。我听说港督最近身体不太好,早点发现问题,也好早点解决,你觉得呢?”
浦伟士猛吸了两口雪茄,点了点头,没想到对方还替他们这些外啯人着想,“嚯先生,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真是好笑。
嚯东心里明白,港督和汇丰是不可能让怡和垮掉的,所以他干脆顺水推舟。
“我想以香岛银行公会的名义,问问怡和能不能按时还贷。佳宁案和永盛案闹得人心惶惶,现在这个敏感时期,怡和总该给个明确说法吧,有问题就提出来。”
“受佳宁案和永盛案的影响,挤兑 ** 还在继续。我说的是银行业的挤兑,我相信汇丰肯定不希望看到六十年代那样的银行危机再来一次。挤兑一旦加剧,港币贬值会更厉害。这种时候,怡和必须特别小心,尽早把问题暴露出来,在可控范围内解决。”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浦伟士一脸头疼,“我会如实向董事会和怡和汇报这些问题。”
“好。”
嚯东点了点头。
其实,银行业的挤兑危机已经再次爆发,很多储户半夜就开始在银行门口排队。
为什么会这样?
港英 ** 就是个奇葩。
在香岛,不光银行能吸收存款,财务公司也行。
但财务公司没拿到银行牌照,所以只能叫财务公司。这些公司里头,有实力强的,比如裕民财务,也有实力弱的,比如一些社团控制的财务公司。
它们也有吸储和放贷的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港英 ** 根本不管!
以前一个普通工人想在汇丰开户,门儿都没有!
想在汇丰开户,必须有大华商或者洋人的推荐。
也就是说,港英 ** 把人分三六九等,有些人黄皮肤白心,还引以为荣。
所以你说这些工人,除了把钱存在钱庄或者财务公司,还能存哪儿?
六十年代那会儿,港英 ** 实行“不干预”政策,岛上又涌入大量移民,经济陷入困境,银行出现挤兑。当时最大的华资银行,比如恒生、广安、道行、永隆等,都遭遇了挤兑危机。
汇丰银行因为既是商业银行又是 ** 银行,所以在危机中还能挺住,但华资银行就惨了。
这种时候,大多数华资银行只剩三条路:
一是接受美资银行的援助;
二是向汇丰求助;
三是停业,由港英 ** 接管。
邱家的远东银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花旗银行收购了。
而恒生银行作为华资银行的珑头,经过一番商量,派出了精通英语的林希慎家族成员林啯伟爵士,去和汇丰谈判。汇丰狮子大开口,要求以6700万买下恒生76%的股份。
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汇丰以5100万买下了恒生51%的股份。恒生银行的创始人兼精神领袖何善恒,因为失去了控制权,又向英资低头,哭了整整两个晚上。
这二十年来,恒生银行给汇丰带来了至少50亿的利润!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关部门已经警告港英 ** ,如果再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汇丰要是再敢乱发钞票,不排除直接派兵进驻的可能性。
和嚯东聊完后,浦伟士立刻联系了沈弼。沈弼吓了一跳,他原本以为永盛破产案已经让对方满意了,没想到对方胃口这么大。
霸王东到底想干什么?
先不说那个,六十年代那场银行业大危机的紧张情景,沈弼还历历在目。那场 ** 给了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只要有一家银行垮了,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整个银行业都得遭殃。
他现在给怡和打了电话,态度十分礼貌,说现在经济不景气,汇丰想关心一下怡和的近况,问问他们资金流怎么样,还款有没有问题,要不要派人过去聊聊。
怡和的副总鲍富达怒气冲冲地跑到汇丰,找到嚯东:“我们怡和可是这儿的头号财团,信誉一直杠杠的,是各大银行的VIP客户。嚯先生,您不过是汇丰的一个董事,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
“怡和是头号财团?我看不一定吧。”嚯东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请坐。”
鲍富达的脸涨得通红,砰地一声拍了桌子:“怡和家大业大,欠个几十亿算什么?再说了,我们主要是在中环那块宝地投资多,中环可是个风水宝地,谁不承认都不行!”
要是中环真是个风水宝地,那永盛和佳宁怎么还会破产呢?这些话,鲍富达你还是留着跟别人说吧,我反正是不信的。
嚯东微微一笑:“我还听说,怡和的债务少说也得有200亿吧?”
“嚯东,你瞎扯!哪有那么多!”鲍富达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立刻反驳,语气十分强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