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 > 第五十篇 镇龙诡棺

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 第五十篇 镇龙诡棺

作者:a秃头披风侠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17 15:07:23

李默收到那个包裹时,正是江南梅雨季节最潮湿的傍晚。快递单上的寄件人一栏被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只有收件地址龙隐山考古研究所几个字清晰可辨。

龙隐山?李默皱眉自语。那座荒山位于安徽与江西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关于龙脉的传说。作为民俗学研究者,他对这类地方格外敏感。

包裹沉甸甸的,拆开层层牛皮纸后,露出一只青铜匣子。表面布满铜绿,却难掩其上精细的饕餮纹饰。李默小心翼翼地打开匣盖,一股霉味扑面而来——里面是一叠泛黄的手稿和一张黑白照片。

手稿是用繁体字书写的,字迹潦草,似乎是在匆忙中记录下来的。李默快速浏览了几页,心跳不由加速。手稿记载了1953年一支考古队在龙隐山发现的古墓,以及墓中那具被称为的奇特尸体。

龙骨并非真龙,而是一种远古爬行动物化石与人类骨骼的结合体...李默喃喃自语,手指轻抚照片表面。照片中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墓室,中央躺着一具奇特的尸体:上半身似人,下半身却覆盖着青黑色鳞片,形如巨龙。

翻到最后一页,李默看到一行血红色的字迹:龙尸现世,天劫将至。若有人见此信,请速毁之。龙脉已动,百年轮回,不可逆转。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整间书房。李默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他本该将这不祥之物丢弃,但作为研究者的好奇心驱使他继续探索。

第二天清晨,李默收拾行装,带上手稿和照片,踏上了前往龙隐山的路途。

第二章:山村异象

龙隐村坐落在龙隐山脚下,已有数百年历史。李默到达时,已是正午时分。村子异常安静,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几位老人坐在屋檐下,目光呆滞地望着外来者。

请问,这里是龙隐村吗?李默向一位佝偻老者询问。

老人点点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你是来做什么的?

我是民俗学研究者,听说这里有座古墓,想做一些考察。

老人的表情立刻变得紧张:没有那回事!这里没有什么古墓!说完转身走进屋内,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李默困惑地环顾四周,注意到村口的古槐树上挂满了红布条,树下还有几堆燃烧的纸钱。一阵风吹过,纸灰飘散在空中,形成诡异的图腾。

找了一家尚在营业的小旅馆住下后,李默开始研究手稿和照片。手稿中提到,1953年的考古队由七人组成,在山中发现了一座从未记载的唐代古墓。墓门上刻有奇怪的符文,队员中一位懂风水的老人断定这是镇龙穴,一旦开启,必有大祸。

然而,贪婪驱使队员们打开了墓门。墓室内壁画描绘了一条巨龙与一位道士搏斗的场景。最令人震惊的是,墓室中央的石棺中躺着一具半人半龙的尸体,龙尾与人体相连,青黑色的鳞片覆盖全身,却无腐烂迹象。

手稿详细描述了当时发生的事:当第一位队员触碰尸体时,它的眼睛突然睁开,口中发出低沉的吼声。紧接着,墓室开始震动,墙壁渗出鲜血。随后,七名队员无一生还,全部表现出极度恐惧的表情,仿佛见到了什么超乎想象的存在。

唯一幸存下来的领队王教授在笔记中写道:龙骨非尸,乃龙魂容器。百年一醒,遇血而活。山中龙脉已醒,天机将变。

李默合上手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他需要更多信息,决定明天一早就去寻找当年考古队的遗址。

夜深人静时,李默被窗外的声音惊醒。透过窗帘,他看见十几名村民举着火把,沉默地走向村子后面的山丘。他们面无表情,步伐机械,如同提线木偶。

好奇心驱使李默悄悄跟随。村民们来到一座小山前,开始挖掘。月光下,李默看见他们挖出了一个石匣,村民们围成一圈,口中念念有词。

突然,石匣裂开,露出刺目的蓝光。村民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呼:龙爷苏醒!

李默惊恐万分,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树枝。村民们立刻警觉起来,转身向他走来。李默转身就逃,听到身后传来低沉的吼叫声。

第三章:山中秘闻

李默慌不择路地在山中奔跑,直到确定甩掉了村民才停下来喘息。他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龙爷?村民们称呼那东西为?李默不解,这与他了解的中国龙文化完全不符。龙在中国是祥瑞的象征,怎会被人如此敬畏?

天色渐亮,李默决定返回村子寻找线索。路过村口古槐树时,他注意到树干上刻着奇怪的符文,与手稿中描述的墓门符文一模一样。

回到旅馆,李默试图查找关于龙隐村的资料。旅馆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见李默在翻阅资料,主动搭话:外乡人,找什么资料呢?

我在研究龙隐山的历史。听说这里以前有座古墓?

老板的表情立刻变得警惕:没有的事,从来就没有什么古墓。

可我昨天看到村民们在挖什么东西...

老板的脸色阴沉下来:有些事,知道了对你没好处。山里有龙脉,龙脉有灵性,百年一醒。你若是识相,就赶紧离开。

李默不死心:那1953年的考古队是怎么回事?

老板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1953年的事?见李默拿出手稿,老板长叹一口气:看来你注定要卷入这场劫难。

老板姓张,是村里的长辈。他告诉李默,龙隐村确实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百年前,村后山中确实有一座古墓,据说是唐朝一位道士为自己建造的镇龙墓。墓中封印着一条被制服的恶龙,以保一方平安。

每百年,龙脉会苏醒一次。按照传统,村里会举行祭祀仪式,献上活人,安抚龙魂。张老摇着头,可1953年,考古队挖开了墓穴,破坏了封印。从那以后,村里的怪事就层出不穷。

昨晚我看到村民们挖出了什么东西,他们说龙爷苏醒...

张老面色大变:他们挖出了什么?

一个石匣,里面好像有蓝光。

天啊!那是封印棺!张老惊恐地说,按理说,封印棺应该随主棺一起被埋葬。难道盗墓贼把封印棺也挖出来了?

封印棺是什么?

镇龙墓有三重封印:外层是风水局,中层是符咒阵,内层是封印棺。封印棺中封存着道士的一缕元神,是最后的防线。如果封印棺被打开,道士的元神就会消散,龙尸将彻底觉醒。

张老告诉李默,今晚是百年一次的龙脉苏醒之夜,也是祭祀之日。按照传统,村里要选一名童男作为祭品,送往山中。但自从考古队那件事后,村里再没人愿意进山,祭祀活动也停止了。

如今封印被破,龙尸已醒,今晚会有大灾难。张老忧心忡忡,你最好尽快离开这里。

李默却决定留下来,解开这个谜团。作为一名研究者,他无法抗拒这样的机会。更何况,手稿中提到的与他在照片上看到的半人半龙尸体,都让他确信这背后隐藏着重要的科学发现。

第四章:古墓探险

下午,李默借口继续研究,离开旅馆,向村后的山中进发。根据张老提供的线索,1953年考古队挖掘的地点在一处名为龙头崖的地方。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李默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一处峭壁下发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石壁上隐约可见风化的壁画,描绘着龙与道士搏斗的场景。

就是这里了。李默自言自语,开始在周围寻找入口。

突然,他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昨天的张老和一个中年男子。

我说过让你离开,你为什么不听?张老语气严厉。

我想弄清楚真相。李默坚持道。

中年男子姓王,是现任村长。他叹了口气:既然你执意如此,就跟我们一起吧。今晚是龙脉苏醒之日,无论如何,我们都得完成祭祀。你跟我们一起去封印之地,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三人沿着山路继续前行,来到一个隐蔽的山洞前。洞口被藤蔓遮掩,若不是王村长带路,根本无法发现。

这是通往地下祭坛的入口。王村长点燃火把,率先走了进去。

洞内狭窄曲折,走了约二十分钟,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出现在眼前,中央是一座石砌的祭坛,祭坛上方悬挂着一盏青铜灯,灯芯已经熄灭,但灯座上刻着的符文依然清晰可见。

这是唐代的风水局,利用天然溶洞构建的聚气之地。张老解释道,祭坛中央应该是主墓室入口。

果然,祭坛中央有一块圆形石板,上面刻着复杂的八卦图案。王村长上前推了一下,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一条向下的石阶。

小心点,下面可能有机关。王村长提醒道。

石阶通向一个宽敞的地下墓室。墓室中央摆放着一具巨大的石棺,石棺周围墙壁上绘满了壁画。李默借着火把的光亮仔细观察,壁画内容与手稿描述基本一致:一位道士与巨龙搏斗,最终将其封印。

那道士是谁?李默问。

据说是唐代着名道士袁天罡的后人,姓李。张老回答,相传他得到一部《镇龙经》,可以镇压作乱的龙族。

李默注意到石棺旁边还有一具较小的棺材,棺盖上刻着符文。那是封印棺?他问。

王村长点点头:是的。主棺中是龙尸,封印棺中是道士的元神。两棺合一,才能形成完整的封印。

李默走向石棺,发现棺盖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他用手电筒仔细照射,发现这些符文与他手稿中描述的封印阵法完全一致。

不要碰它!王村长突然警告,但已经晚了。李默的手指触碰到棺盖,一股电流般的刺痛感传遍全身。

就在这时,整个墓室开始震动,墙壁上的壁画似乎活了过来,龙的形象在壁画中扭动。石棺盖子微微颤动,发出沉闷的响声。

不好!你触动了封印!张老大喊,快离开这里!

三人慌忙向出口跑去,但墓室的入口已经开始坍塌。王村长掏出一把古朴的钥匙:这是开启侧门的钥匙,跟我来!

他们沿着一条狭窄的通道狂奔,身后传来石块崩塌的声音。转过几个弯后,他们进入了一个侧室,王村长用钥匙打开一扇暗门,大家迅速钻了出去。

他们刚逃出墓室,身后的通道就完全坍塌了。王村长喘着气说:谢天谢地,总算逃出来了。但现在,龙尸已经苏醒,我们必须尽快重新封印它。

怎么封印?李默问。

需要道士的元神和特殊的仪式。王村长神色凝重,但封印棺已经被打开,元神已经受损。按照传统,只能用活人祭祀,引诱龙尸出来,然后重新封印。

所以你们打算用童男献祭?李默愤怒地问。

王村长无奈地点点头:这是唯一的办法。但自从1953年后,村里再没人愿意进山,祭祀活动也停止了。如今龙脉已乱,祭祀已经无法正常进行,龙尸可能会无差别攻击所有生物。

李默思索片刻: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另一种方法。手稿中提到《镇龙经》,如果能找到这部经书,也许能找到解决办法。

张老摇头:《镇龙经》早已失传,只有李家后人知晓其中奥秘。而且,李家最后一任传人就在那次考古事故中遇难了。

三人陷入沉默。墓室中的震动越来越剧烈,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时间不多了。王村长说,我们必须在龙尸完全苏醒前找到封印方法。跟我来,我知道有个地方可能有线索。

他们离开墓室,穿过复杂的洞穴系统,来到一个隐秘的山洞。洞内摆满了古老的典籍和法器。王村长点燃火把,开始翻找。

这里收藏了历代村长留下的文献,希望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李默也在帮忙查找,突然,他发现一本残破的古籍,上面写着《镇龙秘录》。翻开第一页,他惊讶地发现,这本书记载了更为详细的镇龙方法,包括如何在不使用人祭的情况下重新封印龙尸。

找到了!李默兴奋地喊道。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一阵怪异的吼叫声,震得岩石簌簌落下。王村长冲到洞口查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龙尸来了!它突破了封印!

第五章:龙尸苏醒

三人慌忙收拾《镇龙秘录》,准备逃离。但为时已晚,洞口已被一块巨石封死,显然有巨大的力量从外面封住了出口。

是龙尸的气息!张老惊恐地说,它找到我们了!

洞内开始剧烈震动,石块从天花板上掉落。李默打开《镇龙秘录》,快速翻阅。书中记载,龙尸共有三处致命弱点:额头上的第三只眼、心脏位置的鳞片缺口,以及尾部连接人体的部位。

我们需要找到这三处弱点,用特制的银针刺入,才能暂时削弱龙尸的力量。李默对两人说,然后重新进行封印仪式。

王村长点点头:我这里有先祖留下的法器,或许能用上。他从怀中掏出一套银针,针尾刻着符文。

洞口突然爆裂开来,一股腥风灌入。借着火光,三人看到一个庞大的身影正从洞口缓缓爬入——那是一条半人半龙的怪物!它的上半身覆盖着青黑色鳞片,下半身却是人类的双腿,末端却是粗壮的龙尾。头部更是骇人,前额长着一只血红的眼睛,额头中央裂开一道缝隙,露出里面的竖瞳。

这就是龙尸?李默惊恐地后退,它看起来更像一个人形怪物!

龙尸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震得洞顶不断坠落碎石。它似乎认出了三人,径直朝他们扑来。

王村长举起手中的桃木剑:快走!去祭坛!那里有封印阵法!

三人向洞穴深处逃去,龙尸紧随其后。在狭窄的洞穴中,李默不时回头,看到龙尸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鳞片下似乎有肌肉在蠕动,伤口处流出墨绿色的血液。

它在进化!李默惊恐地意识到,它正在适应新的身体!

逃出地下洞穴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山腰处的祭坛附近。祭坛中央的石棺已经被打开,露出里面的龙尸。令他们震惊的是,龙尸正在缓慢变化——它的下半身逐渐龙化,长出覆盖鳞片的龙尾;上半身的鳞片也在扩大,覆盖更多皮肤。

它在完全化龙!张老惊呼,必须阻止它!

三人冲向祭坛,试图重新启动封印阵法。但封印阵已经被破坏,符文黯淡无光。

需要血祭才能激活阵法!王村长喊道,按照传统,需要活人献祭!

不行!李默坚决反对,《镇龙秘录》上说有其他方法!

李默按照古籍指引,取出银针,准备刺入龙尸的要害。但龙尸似乎察觉到了危险,转身面向三人,发出一声威胁性的低吼。

我们得引开它的注意力!张老拿起一旁的青铜灯,点燃后高高举起,龙尸对火光有反应,我们去引开它!

王村长和李默负责布置阵法,张老则冲向另一侧,挥舞着火把吸引龙尸注意。

李默和张老分头行动,李默负责寻找龙尸的第三只眼和心脏位置的鳞片缺口,张老则试图接近龙尸尾部。

李默!第三只眼在额头中央!张老大喊,同时躲避龙尸的爪击。

李默手持银针,借助祭坛的高度跃起,将银针刺入龙尸额头的第三只眼。龙尸发出痛苦的嚎叫,身体剧烈颤抖。接着,王村长也将银针刺入龙尸尾部的弱点。

龙尸的力量似乎被削弱了,动作变得迟缓。李默抓住机会,将最后一根银针刺入龙尸心脏位置的鳞片缺口。

封印阵,启动!三人齐声喊道。

祭坛上的符文突然亮起刺目的光芒,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罩,将龙尸笼罩其中。龙尸在光罩中挣扎,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但无法逃脱。

随着光芒越来越强,龙尸的身体开始石化,最终碎裂成无数碎片,散落在祭坛周围。

成功了!李默精疲力竭地跪倒在地。

但王村长却神色凝重:不,这只是暂时的。封印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完成完整的仪式,才能永久封印龙尸。

什么意思?李默疑惑地问。

《镇龙秘录》上说,真正的封印需要三部分:银针刺穴、符文封印和血脉献祭。王村长解释道,我们完成了前两步,但缺少最后一步——血脉献祭。

什么叫血脉献祭?

李家是守陵人后裔,只有李家人可以用自己的血完成最后的封印。王村长叹息道,但上一任李家传人已在那场考古事故中去世,他的血脉已经断了。

李默突然明白了什么,看向自己的手掌——那里有一个从小就有的红色胎记,形状像一条龙。

我明白了。李默站起来,走向光罩中龙尸的碎片,我是李家的后人,血脉并未断绝。

王村长想阻止他,但已经来不及了。李默割破手掌,将血滴在龙尸的碎片上。血液与碎片接触的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碎片逐渐融合,重新形成一具完整的龙骨。

不!这样你会死的!王村长大喊。

李默微笑着摇头:这是我的宿命。李家守护龙脉千年,这是我们的责任。

他将剩余的银针插入自己的额头、心脏和手掌,同时念诵《镇龙秘录》中的咒语。一股强大的能量从他体内涌出,与龙尸融合。

整个山洞开始剧烈震动,祭坛上的符文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李默和龙尸碎片吸入其中。在消失之前,李默回头看了王村长和张老一眼:告诉世人,龙脉已安,百年轮回已结束。

光芒消失后,祭坛上只剩下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李默的名字和一段文字:龙脉已安,百年轮回终结。守陵人李氏,永世守护。

尾声

一个月后,龙隐村恢复了平静。政府组织专家对山体进行了加固,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官方说法是,山体滑坡导致了一些古代遗迹的暴露,现已得到妥善处理。

张老和王村长接受了政府的安置,搬离了龙隐村。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勇敢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平息了龙尸之乱。

在龙隐村新立的纪念碑上,刻着李默的事迹:一位致力于研究民间传说的学者,为保护村民和文化遗产献出了生命。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龙脉苏醒的日子,村里都会举行纪念活动。人们相信,李默的灵魂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确保龙脉永安。

而在龙隐山深处,那个重新封闭的洞穴中,一块石碑静静矗立。碑上新刻的铭文熠熠生辉:

龙非神,亦非妖,乃天地灵气所钟。人非圣,亦非凡,需敬畏自然之道。龙脉兴,则万物昌;龙脉衰,则灾祸降。守龙脉者,非一人之力,乃万民之心。慎之,敬之,方能永续千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