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天亮后不遇见 > 第39章 西南苗疆起烽烟 儒将智取定蛮夷

永熙三百七十六年,秋。

西南的秋雨,连绵不绝,将整个苗疆笼罩在一片湿冷的雾气之中。贵州布政使司的大堂内,新任布政使柳清玄正眉头紧锁地看着手中的急报。他年近三十,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俊,眉宇间透着一股文人特有的儒雅气质,却又不失沉稳干练。

“报——!”一名驿卒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启禀大人!苗疆‘黑苗’首领‘蒙拓’联合‘红苗’、‘白苗’等七个部落,集结了五万苗兵,以‘朝廷苛捐杂税,欺压苗民’为由,攻陷了‘铜仁府’,杀死知府以下官员数十人,正向‘贵阳’方向进军!”

柳清玄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虽为文官,却熟读兵法,深知苗疆地势复杂,苗兵骁勇善战,一旦贵阳失守,整个西南都将陷入混乱。“知道了。传我命令!命贵阳知府即刻组织军民加固城防,死守城池!同时,快马加鞭向朝廷奏报,请求派兵支援!”

“是!”驿卒领命,转身飞驰而去。

柳清玄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秋雨,陷入了沉思。他刚到贵州任职不足半年,对苗疆的情况还不算完全熟悉。但他知道,苗民此次叛乱,并非完全是因为苛捐杂税,背后定有部落首领为了一己私欲,煽动民心。

“大人,”幕僚周先生走了进来,担忧地说道,“苗兵来势汹汹,而我们贵州的驻军只有一万余人,恐怕难以抵挡。朝廷援军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可如何是好?”

柳清玄转过身,微微一笑:“周先生不必担忧。苗兵虽多,但部落林立,人心不齐,且缺乏统一的指挥。我们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再辅以攻心之策,定能化解此次危机。”

“大人有何妙计?”周先生连忙问道。

柳清玄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苗疆区域,说道:“你看,蒙拓的黑苗部落是此次叛乱的主力,而红苗、白苗等部落则是被他胁迫而来。我们可以派人暗中联络红苗、白苗的首领,晓以利害,许以好处,让他们临阵倒戈。同时,我们再集中兵力,对付蒙拓的黑苗部落,只要击败了黑苗,其他部落自然会不战而退。”

“大人英明!”周先生恍然大悟,“只是,蒙拓为人狡猾多疑,我们的人恐怕难以接近红苗、白苗的首领。”

“这个我自有办法。”柳清玄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在来贵州之前,曾结识过一位苗疆的‘蛊医’,名叫‘岩松’。他在苗疆颇有威望,与各部落的首领都有交情。我可以派他作为使者,前往红苗、白苗的营地,劝说他们归顺朝廷。”

当下,柳清玄立刻派人去请岩松。岩松很快就赶到了布政使司。他约莫五十岁年纪,身着苗疆特色的麻布衣衫,脸上刻着古老的苗纹,眼神深邃。

“柳大人,找我来有何事?”岩松开门见山地问道。

柳清玄将苗疆叛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然后诚恳地说道:“岩松先生,苗汉本是一家,如今蒙拓叛乱,不仅会给苗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会破坏西南的和平稳定。我希望你能出面,劝说红苗、白苗的首领,不要跟着蒙拓一条路走到黑。只要他们归顺朝廷,朝廷定会既往不咎,还会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岩松沉默了片刻,说道:“柳大人,我知道你的心意。蒙拓的所作所为,确实违背了苗民的意愿。我愿意帮你劝说他们,但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

“有先生这句话就足够了。”柳清玄感激地说道,“无论成功与否,我都感激先生的相助。”

岩松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布政使司,前往红苗、白苗的营地。

与此同时,蒙拓率领五万苗兵,已经抵达了贵阳城外。他看着高大的贵阳城墙,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贵阳城,不过是纸糊的老虎,今日我定要将它攻破!”

“首领英明!”身后的苗兵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涨。

蒙拓下令道:“攻城!给我拿下贵阳城,活捉柳清玄!”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五万苗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们架设云梯,挥舞着大刀长矛,疯狂地朝着城墙上攀爬。城墙上的守军奋力抵抗,滚木礌石、箭矢纷纷落下,惨叫声、厮杀声不绝于耳。

柳清玄亲自坐镇城头,指挥士兵防守。他手持一把长剑,时不时挥剑斩杀爬上城头的苗兵。“将士们!贵阳城是我们的家园,绝不能让苗兵攻破!只要我们坚守下去,朝廷的援军很快就会到了!”

士兵们听到柳清玄的话,士气大振,更加奋勇地抵抗。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岩松回来了。他神色疲惫,但眼中却带着一丝喜悦:“柳大人,成功了!红苗、白苗的首领已经同意归顺朝廷,他们愿意在明日清晨,率军突袭蒙拓的大营!”

柳清玄心中一喜:“太好了!岩松先生,辛苦你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蒙拓的大营内,苗兵们经过一夜的攻城,早已疲惫不堪,大多都在睡梦中。突然,营外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红苗、白苗的士兵们手持武器,冲进了蒙拓的大营。

“杀!”

“活捉蒙拓!”

蒙拓从睡梦中惊醒,得知红苗、白苗背叛了自己,顿时大怒:“可恶!竟敢背叛我!”

他立刻组织黑苗士兵抵抗,但红苗、白苗的士兵们早已杀红了眼,黑苗士兵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柳清玄在城头上看到蒙拓的大营陷入混乱,立刻下令道:“开城门!全军出击!”

城门大开,一万余名守军在柳清玄的率领下,冲出城门,朝着蒙拓的大营杀去。

蒙拓的黑苗士兵腹背受敌,军心大乱,纷纷四散奔逃。蒙拓见状,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率领少数亲信,朝着苗疆深处逃窜。

柳清玄怎会给他机会,立刻率领士兵们乘胜追击。

在一条狭窄的山谷中,柳清玄追上了蒙拓。“蒙拓,你已经走投无路了,还不快快投降!”

蒙拓转过身,眼中充满了血丝:“柳清玄,我今日落到这般田地,都是拜你所赐!我就算是死,也不会投降!”

他挥舞着一把大刀,朝着柳清玄冲了过来。柳清玄不慌不忙,侧身避开他的刀锋,同时长剑一挺,直指他的胸口。蒙拓来不及躲闪,被长剑刺穿了肩膀,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拿下他!”柳清玄大喝一声。

几名士兵立刻冲了上去,将蒙拓生擒活捉。

这场苗疆之乱,在柳清玄的智谋和岩松的协助下,终于得以平息。红苗、白苗等部落归顺朝廷,蒙拓被押往京城,听候发落。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姜弘大喜过望,下令嘉奖柳清玄及贵州全体守军,封柳清玄为“镇南伯”,任命他为贵州巡抚,全面负责西南苗疆的事务。

柳清玄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苗疆的稳定,不仅仅是靠武力征服,更重要的是要安抚民心,促进苗汉融合。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柳清玄在苗疆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减免苗民的赋税,鼓励苗民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他建立学校,让苗民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学习汉文化;他还废除了苗疆一些落后的习俗,促进了苗汉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柳清玄的努力下,西南苗疆呈现出一片繁荣稳定的景象。苗民们安居乐业,对朝廷感恩戴德,苗汉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

这日,柳清玄和岩松一同来到了贵阳城外的一座山峰上,眺望远方的苗疆大地。

“岩松先生,你看,这苗疆的景色,多美丽啊。”柳清玄轻声说道。

岩松点了点头:“是啊。这都是柳大人的功劳。如果不是你,苗疆恐怕还会陷入战乱之中。”

“这不仅仅是我的功劳,”柳清玄微笑着说道,“更是朝廷的恩典,是苗汉两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互包容,苗疆就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岩松深有感触地说道:“柳大人说得对。苗汉本是一家,只有和睦相处,才能共同发展。”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苗疆的大地上。远处的苗寨里,传来了悠扬的歌声,那是苗民们在庆祝丰收,歌颂和平。

从姜承宇、苏慕言的文治武功,到柳清玄的儒将风采,长明国的英雄们,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长明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民族的团结和谐,不断努力奋斗。而这份“青衿之志”,也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永远传承下去,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