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天亮后不遇见 > 第28章 海疆风起云涌时 少年壮志守国门

永熙三百二十七年,夏。

江南水师提督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如铁。姜磊身着铠甲,目光锐利地扫过帐下的将领们,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急报。他比几年前更加沉稳刚毅,眉宇间那股姜家世代相传的英气,在战火的淬炼下愈发鲜明。

“诸位,”姜磊的声音沉稳有力,却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刚刚接到沿海卫所急报,倭寇主力舰队已在舟山群岛附近集结,兵力不下五千,战船百余艘,来意不善!”

帐下将领们闻言,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倭寇竟敢如此猖獗!”

“前几年不是被我们打怕了吗?怎么又卷土重来了!”

“这次规模如此之大,恐怕是有备而来!”

议论声中,副将周昂站起身,沉声道:“提督大人,倭寇此次来势汹汹,定是有所图谋。舟山群岛乃我江南海疆门户,一旦失守,沿海各州府都将暴露在倭寇的铁蹄之下。我们必须立刻调兵遣将,加强防御!”

姜磊点了点头,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周副将所言极是。本提督已经下令,命温州、台州、宁波三地水师即刻向舟山群岛集结,务必在三日之内形成防线。另外,传令沿海各卫所,组织百姓疏散,加固城防,严防倭寇登陆骚扰!”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道,纷纷转身离去执行命令。

议事厅内只剩下姜磊一人。他走到沙盘前,目光紧锁着舟山群岛的位置。倭寇问题由来已久,虽经多次打击,却始终未能根除。此次他们倾巢而出,背后定然有更大的阴谋。

“来人!”姜磊喊道。

“在!”亲兵立刻应声而入。

“立刻备马,我要亲自前往左都御史府,面见苏大人。”

“是!”

与此同时,京城左都御史府内,苏瑾正伏案批阅奏折。他身着官袍,神情肃穆,眉宇间那股苏慕言特有的温润气质中,多了几分官场历练出的沉稳与锐利。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大多是各地上报的贪腐案件和民生问题。

“大人,江南水师提督姜磊大人求见,说是有紧急军务。”侍卫进来禀报。

苏瑾心中一动,放下手中的笔:“快请。”

他知道,姜磊若非遇到重大变故,绝不会轻易离开江南水师驻地前来京城。

片刻后,姜磊大步走了进来,一身风尘仆仆,却依旧难掩一身锐气。

“苏兄!”姜磊拱了拱手,语气急促。

“姜将军,不必多礼。”苏瑾连忙起身,示意他坐下,“看你神色匆匆,想必是江南海疆出了大事?”

姜磊点了点头,将倭寇集结的消息和自己的部署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瑾。

苏瑾听完,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倭寇此次来势汹汹,绝非偶然。如今江南水师虽有防备,但倭寇战船精良,且熟悉海战,硬拼恐怕会损失惨重。”

“苏兄所言极是。”姜磊叹了口气,“我此次前来,就是想向苏兄请教对策。你足智多谋,定能想出破敌之法。”

苏瑾走到窗边,沉思片刻,说道:“我认为,对付倭寇,不能只靠硬拼,要讲究策略。其一,我们可以利用舟山群岛复杂的地形,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再一举歼灭;其二,倭寇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必定困难,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船队,突袭他们的粮草囤积地,断其后勤;其三,联络沿海百姓,让他们协助水师侦查倭寇动向,形成军民联防。”

姜磊眼睛一亮,激动地说道:“好计策!苏兄果然妙计百出!我这就回去调整部署,依计行事!”

“等等,姜将军。”苏瑾叫住他,“此事重大,我需立刻进宫面圣,向陛下禀报。请陛下从北境调派一部分海军支援江南,同时拨付粮草物资,确保战事顺利。”

“有劳苏兄了!”姜磊深深鞠了一躬。

苏瑾立刻进宫面圣。皇帝听完他的禀报后,十分震怒,当即下令:“命北境海军副都督率领五千海军,即刻南下支援江南水师;命户部火速调拨粮草五十万石、白银一百万两,支援前线!”

“臣遵旨!”

得到朝廷的支援承诺后,姜磊立刻返回江南水师,调整作战部署。他命周昂率领主力舰队,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佯装示弱,引诱倭寇进入埋伏圈;命副将吴峰率领一支精锐船队,秘密前往倭寇粮草囤积地——琉球群岛附近,伺机突袭;同时,派人联络沿海百姓,组织民防力量。

几日后,倭寇舰队果然上当,浩浩荡荡地朝着舟山群岛驶来。周昂率领舰队按照预定计划,边打边退,将倭寇舰队引入了早已设好的埋伏圈。

“放箭!”随着周昂的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岛屿上的水师士兵们立刻射出密集的箭矢,同时投掷火球。

倭寇舰队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船只被火球击中,燃起熊熊大火,士兵们纷纷落水。

就在这时,姜磊率领主力舰队从后方杀出,与周昂的舰队前后夹击。

“杀!”水师士兵们士气大振,呐喊着冲向倭寇舰队。

倭寇虽然凶悍,但在水师的夹击下,渐渐落入下风。

与此同时,吴峰率领的精锐船队也成功突袭了倭寇的粮草囤积地,烧毁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

得知粮草被烧的消息后,倭寇舰队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他们无心恋战,纷纷掉头想要逃跑。

姜磊怎会给他们机会,立刻下令舰队全力追击。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水师终于彻底击溃了倭寇舰队,斩杀倭寇三千余人,俘虏一千余人,缴获战船五十余艘,取得了一场大胜。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皇帝大喜过望,下令嘉奖江南水师全体将士,封姜磊为“镇海王”,周昂、吴峰等人也各有封赏。

苏瑾得知胜利的消息后,也十分欣慰。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姜承宇与苏慕言精神传承的最好诠释。

然而,姜磊和苏瑾都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倭寇并未被彻底消灭,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

战后,姜磊向朝廷奏请,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海疆防御的建议:一是建立常设的海防预警机制,在沿海重要港口设立了望塔,及时发现倭寇动向;二是改进战船和武器装备,提高水师的作战能力;三是加强水师与沿海百姓的联系,形成军民联防的体系。

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命苏瑾负责监督这些建议的实施。

苏瑾亲自前往江南,协助姜磊推行各项海防措施。他们一起视察沿海卫所,督促官员们加固城防;一起研究改进战船和武器的方案;一起深入民间,宣传海防知识,鼓励百姓参与到海防建设中来。

在他们的努力下,江南的海疆防御体系日益完善。水师的战船更加精良,武器更加先进,士兵们的战斗力也大幅提高。沿海百姓的海防意识也明显增强,纷纷主动参与到民防组织中。

几年后,倭寇果然再次来袭。但这一次,江南水师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姜磊的指挥下,水师与沿海百姓密切配合,很快就将倭寇击退,并且乘胜追击,捣毁了倭寇在海外的几个重要据点。

经此一役,倭寇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轻易侵犯长明国的海疆。江南海疆迎来了长期的和平与稳定。

姜磊和苏瑾的功绩,再次得到了朝廷和百姓的高度认可。他们被百姓们称为“海疆双杰”,他们的故事,也像当年的姜承宇与苏慕言一样,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日,姜磊和苏瑾再次来到了“忠烈双公祠”。他们站在姜承宇与苏慕言的画像前,深深鞠了一躬。

“姜公,苏公,”姜磊轻声说道,“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成功守护了国家的海疆。”

苏瑾也说道:“你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会继续努力,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阳光透过祠堂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姜承宇与苏慕言的画像上。画像中的两人,仿佛在微笑着注视着他们,也注视着这片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青衿之志,代代相传。姜承宇与苏慕言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灯塔一般,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长明国人。姜磊和苏瑾,正是这股精神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的安宁,书写着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传奇。而长明国,也在他们的守护下,继续沿着繁荣昌盛的道路前进,开创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