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零三年,夏,六月。
盛夏的沧京城,酷热难耐。然而,比天气更让人心焦的,是来自江南的急报——连日暴雨,导致长江水位暴涨,多处堤坝溃决,江南数州府遭遇特大水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毁,情况危急。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皇帝姜允谦看着手中的奏折,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将奏折重重拍在龙案上,语气中充满了忧虑:“江南乃我朝赋税重地,如今遭遇如此大水,百姓受难,国库亦将受损。众卿,你们有何良策?”
百官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无人言语。治水之事,自古便是难题,更何况此次水灾规模如此之大。
这时,姜毅出列,躬身道:“陛下,水灾无情,当务之急是尽快派遣官员前往江南,组织赈灾,安抚民心。同时,要立刻调拨粮草、物资,支援灾区。”
“姜爱卿所言极是。”姜允谦点了点头,“只是,派谁前往江南督办此事,却是个难题。此去江南,责任重大,不仅要安抚百姓,还要主持治水,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
皇帝的目光扫过殿下文武,最终落在了姜承宇和苏慕言身上。这三年来,两人配合默契,政绩卓着,早已是皇帝心中的得力干将。
“承宇,慕言,”姜允谦沉声道,“朕有意派你们二人前往江南,督办赈灾治水之事。承宇你兼管户部,调拨粮草物资经验丰富;慕言你监察百官,刚正不阿,可防止赈灾款项被挪用。你们可愿意前往?”
姜承宇和苏慕言对视一眼,随即一同出列,躬身道:“臣等愿往!定不辱使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
“好!”姜允谦龙颜大悦,“朕封姜承宇为江南赈灾治水钦差大臣,苏慕言为副钦差。你们即刻启程,所需人手、物资,可随时向朝廷奏请,朕必全力支持!”
“臣等遵旨!”
散朝后,姜承宇和苏慕言立刻回到侯府,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姜毅也赶来送行,脸上满是担忧:“承宇,慕言,江南此行,困难重重,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治水之事,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因地制宜,安抚好百姓的情绪。”
“父亲放心,我们明白。”姜承宇点了点头,“我们一定会谨慎行事,不辜负陛下和父亲的期望。”
苏慕言也道:“侯爷放心,我们会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定会尽快控制灾情,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姜毅欣慰地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这是我早年治水时所用的令牌,持此令牌,可调动江南各州府的兵力,协助治水赈灾。你们带上它,或许能派上用场。”
“多谢父亲(侯爷)!”
次日清晨,姜承宇和苏慕言便率领着一批得力官员和随从,带着粮草、药品等物资,踏上了前往江南的征程。
经过数日的日夜兼程,他们终于抵达了江南的重灾区——江宁府。
刚到江宁府城外,眼前的景象就让他们心中一沉。昔日繁华的江南水乡,如今一片汪洋。浑浊的洪水淹没了农田、房屋,水面上漂浮着各种杂物,偶尔能看到几艘小船在水中艰难地行驶,上面载满了流离失所的百姓。孩子们的哭声、大人们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听了心碎。
江宁府知府带领着府内官员,早已在城外等候。看到姜承宇和苏慕言到来,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愧疚:“卑职参见钦差大人、副钦差大人。江南遭遇此等天灾,卑职无能,未能保护好百姓,还请大人降罪。”
姜承宇扶起他,沉声道:“知府大人不必自责。天灾无情,非人力所能完全避免。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组织赈灾,救治百姓。”
“是,是!”知府连忙应道,“卑职已经在城内搭建了临时的赈灾棚,收容了一些受灾百姓。只是,受灾人数实在太多,粮草和药品都十分短缺,百姓们的生活非常艰难。”
苏慕言皱眉道:“知府大人,你立刻将所有受灾百姓的人数、安置情况、以及所需粮草药品的数量统计清楚,报给我们。另外,组织人手,打捞水中的尸体,妥善安葬,防止疫病传播。”
“是,卑职这就去办!”
姜承宇和苏慕言立刻前往赈灾棚查看情况。赈灾棚内挤满了百姓,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老人们则躺在床上,气息微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让人难以呼吸。
看到这一幕,姜承宇和苏慕言心中都十分难受。
“慕言,”姜承宇沉声道,“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第一,火速向朝廷奏报江南的灾情,请求再调拨一批粮草、药品和银两。第二,组织人手,加固未溃决的堤坝,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第三,派遣官员,前往各个受灾的州县,督促当地官员开展赈灾工作,严查贪污挪用赈灾款的行为。”
“我同意。”苏慕言点了点头,“另外,我们还要组织医生,在赈灾棚内设立临时的医疗点,为受伤和生病的百姓诊治。同时,要向百姓们宣传卫生知识,防止疫病爆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