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黑风岭。
狂风卷着沙石,在山谷间呼啸穿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岭上怪石嶙峋,荆棘丛生,地势极为险要。这里,便是巴图残余势力的藏身之地。
墨玄率领五万大军,在黑风岭外十里处安营扎寨。中军大帐内,烛火跳动,映照着沙盘上清晰的岭内布防图。墨玄身着铠甲,手持马鞭,正俯身凝视着沙盘,眉头微蹙。
“元帅,根据前方侦查兵汇报,巴图余党约有三千余人,全部驻守在黑风岭主峰的山寨内。”副将李虎上前一步,沉声禀报,“山寨四周皆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可以通行,易守难攻。而且,他们在山道两侧设置了大量的滚石和陷阱,我们几次派小队试探,都损失惨重。”
墨玄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我知道了。这黑风岭地形复杂,硬攻绝非上策。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隐蔽的小路,绕到山寨后方,出其不意地发动袭击。”
“可是元帅,”李虎面露难色,“我们已经派人搜索了三天,都没有找到任何可以绕到山寨后方的小路。这黑风岭就像一个天然的堡垒,根本无从下手。”
墨玄沉默了片刻,站起身,走到帐外。岭上的风更大了,吹得他的铠甲“哗哗”作响。他望着黑风岭主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相信,任何堡垒都有其薄弱之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
“传我命令,”墨玄转身对李虎说道,“命人找来当地的猎户或樵夫,问问他们是否知道黑风岭有什么隐蔽的小路。另外,继续派小队在正面佯攻,麻痹敌人的注意力。”
“是!”李虎躬身领命,立刻下去传达命令。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内。
姜玥瑶正坐在御书房内,批阅着各地送来的奏折。自从墨玄率军北上后,她便更加忙碌了。既要处理朝政,又要关注北境的战事,还要提防朝中可能存在的内鬼,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陛下,该歇息了。”李德全端着一碗安神汤走进来,小心翼翼地说道,“您已经连续批阅了三个时辰的奏折,再这样下去,龙体会吃不消的。”
姜玥瑶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叹了口气:“朕也想歇息,可是北境的战事没有消息,朕实在放心不下。”她拿起桌上的一封密信,那是墨玄昨天派人送来的,信中只说大军已抵达黑风岭外,正在寻找进攻的机会,并没有太多细节。
“陛下,摄政王殿下足智多谋,一定能找到破敌之策的。”李德全安慰道,“您还是先喝了这碗安神汤,歇息片刻吧。”
姜玥瑶点了点头,接过安神汤,慢慢喝了下去。温热的汤药顺着喉咙滑下,让她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她走到窗前,望着北方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墨玄,你一定要平安,一定要尽快打赢这场仗。”
就在这时,青影匆匆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陛下,有北境传来的急报!”
姜玥瑶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快呈上来!”
青影将密信递给姜玥瑶。她接过密信,快速打开,墨玄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陛下亲启:
臣已找到破敌之策。当地一位老樵夫告知,黑风岭西侧有一条废弃的栈道,可直通山寨后方。臣已命李虎将军率领两万大军,在正面继续佯攻;臣亲自率领三万大军,从栈道绕到后方,明日拂晓发动总攻。
京城安危,全赖陛下。臣不在期间,陛下务必谨慎行事,切勿轻信他人。
臣 墨玄 顿首”
姜玥瑶看完密信,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她知道,墨玄找到了破敌之策,胜利的希望很大。但她也担心,那条废弃的栈道会有危险。
“青影,”姜玥瑶转身对青影说道,“立刻传朕旨意,命西域都护府率领一万大军,即刻北上,支援墨玄。另外,命户部火速调拨粮草和药品,送往北境前线。”
“是!”青影躬身领命,立刻退了出去。
姜玥瑶重新坐回书桌前,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阅起来。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墨玄胜利的消息。
次日拂晓,黑风岭。
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天边的星辰渐渐隐去。墨玄率领三万大军,沿着老樵夫指引的废弃栈道,悄无声息地向山寨后方移动。
这条栈道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狭窄而陡峭,有些地方甚至只剩下几根朽坏的木梁。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进,手脚并用,不敢有丝毫大意。墨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亲自探查路况,确保大军的安全。
经过两个时辰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山寨的后方。这里果然没有防备,只有几个哨兵在懒洋洋地巡逻。
“动手!”墨玄低声喝令。
早已埋伏在一旁的士兵们立刻冲了出去,迅速解决了那几个哨兵。随后,他们按照预定计划,分成三路,分别进攻山寨的粮仓、兵器库和主营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