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宫议婚惊入耳 稚心护意诉君前
晨光透过太和殿的雕花窗棂,将金砖地面染成暖金色。姜玥瑶按例前往给皇后请安,刚行至殿外长廊,便听到殿内传来父皇与墨玄的对话,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让她下意识放缓了脚步。
“墨玄,你如今已过弱冠之年,身边却始终无伴,”皇帝的声音透过朱红殿门传来,带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朕知你潜心修行,心系天下,可人生在世,总需有个人相伴左右,知冷知热。朕思来想去,瑶瑶与你自幼相识,性情相投,又同为守护家国之人,若能将瑶瑶许配给你,既是良配,也能让朕与皇后安心。”
姜玥瑶的心猛地一跳,指尖瞬间攥紧了衣袖。她从未想过,父皇竟会将自己的婚事与墨玄联系在一起。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小时候在海棠林里的画面——墨玄蹲在石桌旁,帮她把海棠花瓣放在兔子画旁,说“这样它就不会着凉了”;还有七夕时,他接过香囊时眼中的惊喜,说“我会好好保存,永远不会弄丢”。那些细碎的记忆像春日的柳絮,轻轻拂过心间,却又在听到“成婚”二字时,让她生出几分慌乱。
殿内沉默了片刻,传来墨玄温和却坚定的声音:“陛下厚爱,臣心领。只是臣早已立誓,此生以守护天下苍生为己任,暂无成家之念。且公主殿下心怀大志,未来定能在跨域联盟中绽放光彩,臣不愿因婚事束缚殿下的脚步。”
“可你与瑶瑶自幼便有缘分,”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劝诱,“朕看瑶瑶对你也颇有好感,你若点头,这门婚事便是皆大欢喜。你为长明国操劳多年,朕也想为你寻个好归宿。”
“陛下,婚姻之事需两情相悦,更需尊重彼此的意愿,”墨玄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臣不愿因陛下的旨意,勉强自己,更不愿委屈公主殿下。”
姜玥瑶站在殿外,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五味杂陈。她既感激墨玄拒绝时顾及她的意愿,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更对父皇擅自安排她的婚事感到不满。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袖,轻轻推开殿门,迈步走了进去。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殿内的两人皆是一愣,转头看向她。皇帝见她突然出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瑶瑶,你怎么来了?不是去给你母后请安了吗?”
姜玥瑶走到殿中,对着皇帝躬身行礼,随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父皇:“父皇,儿臣刚到殿外,无意间听到了您与国师的对话。关于儿臣的婚事,儿臣有自己的想法,想跟父皇说清楚。”
皇帝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心中了然,叹了口气:“你想说什么,便说吧。”
“父皇,儿臣知道您是为了儿臣好,想让儿臣有个好归宿,”姜玥瑶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可婚姻不是儿戏,更不是用来回报或者权衡的工具。儿臣与国师自幼相识,情谊深厚,这份情谊是基于彼此对守护家国的共同信念,而非儿女之情。”
她顿了顿,转头看向墨玄,眼神中带着几分坦诚:“国师心怀天下,以守护苍生为己任,不愿因婚事束缚自己,儿臣尊重他的选择。同样,儿臣如今一心扑在跨域联盟的事务上,想为各国百姓创造更和平的生活,也暂无成家之念。”
墨玄看着姜玥瑶,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没想到,当年那个在海棠林里画兔子的小女孩,如今已成长为如此有主见、有担当的女子,懂得尊重他人的意愿,更清楚自己的追求。
皇帝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瑶瑶,你可知女子到了适婚年龄,寻一良人相伴,是多少人的心愿?墨玄才华横溢,品行端正,又与你相知多年,这样的良配,错过了便很难再遇到了。”
“父皇,儿臣明白您的心意,”姜玥瑶语气恳切,“可儿臣认为,真正的良配,不是靠旁人安排,而是靠彼此的心意相通。若强行将两人捆绑在一起,不仅不会幸福,还会辜负了这份多年的情谊。”
她走到皇帝面前,轻轻握住父皇的手:“父皇,您一直教导儿臣,要做一个有主见、有担当的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今,儿臣选择将精力放在跨域联盟的事务上,选择尊重国师的意愿,这便是儿臣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而且,”姜玥瑶的目光转向墨玄,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国师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信念,他想成婚便成婚,不想成婚便不成婚,没有人可以强迫他,更没有人可以用旨意来左右他的选择。儿臣不希望,我们之间多年的情谊,因为一场被安排的婚事而变得尴尬,更不希望国师因为顾及皇家颜面,而违背自己的初心。”
墨玄心中一暖,对着姜玥瑶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感激。他知道,姜玥瑶这番话,不仅是在为自己辩解,更是在维护他的意愿,维护他们之间那份纯粹的情谊。
皇帝看着姜玥瑶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墨玄平静的表情,心中渐渐释然。他一直以为,将瑶瑶许配给墨玄是最好的安排,却忽略了两人的真实想法,忽略了他们对自身追求的坚持。他叹了口气,拍了拍姜玥瑶的手:“罢了,朕尊重你们的选择。是朕思虑不周,不该擅自安排你们的婚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