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45章 抽穗固秆驱蚜患,祭苗祈丰盼金仓

芒种一过,雁归村的糜田就换了模样 —— 青秆已擎起沉甸甸的穗子,金褐色的穗壳裹着饱满的籽粒,风一吹,穗浪翻滚,却也让秆子晃得厉害,稍不留神就会拦腰折断。晋北有 “芒种抽穗,固秆如守垒” 的老话,这时候的糜苗最娇贵,既要防倒伏,又要驱蚜虫,半点松懈不得。

“快把新扎的草绳拿来!糜穗沉得压弯了秆,再不绑就倒了!” 陆承泽扛着捆晒干的稻草往地里跑,草绳在肩上晃着,沾着晨露的潮气。按农书里的 “三角固秆法”,每三株糜苗要结成一组,用草绳在穗下三寸处轻轻捆扎,绳结留着半寸的松紧度,既不勒伤秆子,又能互相借力抗风。“晚秋,你看这株秆子发脆,得用两根稻草缠一圈,再往根旁培土,不然风一吹就断!” 他蹲在地里,手指捏着草绳绕秆,动作轻得像在给苗 “系腰带”。

苏晚秋手里攥着把小竹枝,正往穗丛里插:“李叔说,竹枝插在穗间能挡小风,还能让蚜虫没处躲 —— 蚜虫怕光,竹枝能把穗丛撑开,通风透光了,虫就少了。” 她趁陆承泽绑绳的间隙,悄悄从兜里摸出桃木梳,指尖沾了点灵泉水,混在随身的水壶里 —— 壶里装的是熬好的烟杆水,灵泉水能让驱虫效果翻倍,蚜虫沾着就掉,却只说是 “烟杆水加了点艾草汁,更呛虫”。往穗丛喷洒时,她特意绕着发脆的秆子多喷了些,看着蚜虫纷纷落地,心里踏实了不少。

苏小石头挎着个布兜,在地里捡被蚜虫咬过的穗粒:“三姐,陆知青说,带虫眼的穗粒得捡走,不然落在地里会招更多虫。我还发现好几只蚜虫,都捏死了!” 他的布兜里还装着块张婶给的糜子面窝头,时不时咬一口 —— 这是护穗时的 “垫肚粮”,按规矩得揣点干的,弯腰绑秆时才有力气。

张婶带着几个媳妇,在邻地里给糜穗 “疏枝”:“老辈说‘穗密不通风,粒瘪一场空’,把太密的小穗掐掉,养分能都往主穗上走,结的籽粒更饱满。” 她手里的剪刀磨得雪亮,掐穗时只剪弱穗,留着壮穗继续长,“你们看,这株疏枝后,主穗立马挺起来了,再过十天就能灌浆,到时候粒能沉得压弯秤!”

李大夫背着药箱在地里转,手里拿着个放大镜,检查穗轴上的虫卵:“最近雨水多,得防着蚜虫产卵,咱们每天来喷一遍烟杆水,连续喷三天,虫卵就孵不出来了。” 他从药箱里掏出个小陶罐,里面装着晒干的薄荷碎,往地里撒了些:“薄荷味能驱蚜虫,还能让糜穗带着点清香味,磨面时都好吃。”

护穗到一半,王大爷家的两亩糜田突然出了状况 —— 几排糜苗被连夜的大风刮倒,穗子沾了泥,有的还断了秆。“这可咋整?倒了的苗怕是结不了粒了,今年的收成就少了!” 王大爷蹲在地里,急得直抹眼泪。晚秋听说后,立刻召集村民来帮忙:陆承泽带着小伙们用玉米秆搭临时支架,把倒苗轻轻扶起来绑牢;张婶和媳妇们用干净的布擦拭穗上的泥;李大夫则给断秆的苗喷了些烟杆水,防止感染病菌。“王大爷,您别着急,这些苗只是歪了,没断根,绑牢了还能继续灌浆,粒差不了多少!” 晚秋一边帮着绑支架,一边安慰道。

护穗结束的那天,村民们按晋北的老规矩,在田埂边举行了 “祭青苗” 的小仪式。老村长捧着个陶碗,里面装着新摘的三穗糜子和一小把糜子面,放在用石头搭的小土台上:“土地爷,青苗爷,求您保咱糜穗灌浆满,颗粒归仓不糟践,全村人都能吃饱饭!” 大家跟着老村长作揖,苏小石头还把自己捡的干净穗粒撒在土台上,小声念叨:“青苗爷,我把好粒给您,您让糜子长得更好些。”

仪式结束后,夕阳已经漫过西山顶,糜田的穗浪在余晖里泛着金红的光。村民们坐在田埂上,分着带来的干粮,聊着灌浆期的管护计划。张婶咬了口窝头说:“再过半个月灌浆,到时候咱们得天天来看着,别让鸟啄了穗。” 陆承泽则翻着农书说:“灌浆期得浇次‘饱粒水’,咱们的引水渠正好能用,不用再靠天吃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