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42章 除夕守岁话团圆,开春引水播新种

除夕的晨光刚漫过雁归村的土坯房,家家户户的门框就飘起了红纸的暖意 —— 陆承泽正帮着苏晚秋贴春联,他手里的毛笔蘸着浓墨,在红纸上写就 “春归糜田千仓满,福降村墟万户欢”,墨汁未干,苏小石头就踮着脚要往门框上递浆糊:“陆知青,我来递!娘说浆糊里加了点糜子面,粘得牢,还能沾住福气!”

门框两边的松柏枝早绑好了,枝上挂着苏老太剪的红窗花,有 “糜穗满仓” 的图案,还有胖娃娃抱着豌豆荚的样式。“按老规矩,春联得贴得齐,上联在左,下联在右,福字要倒着贴在门楣上,‘福倒’就是‘福到’。” 苏老太站在门槛边指挥,手里还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炒糜子和花生,是给贴春联的人 “讨彩头” 的,谁帮忙就往谁兜里塞一把,说是 “吃了彩头,新年顺遂”。

到了傍晚,堂屋的八仙桌上摆满了吃食:中间是个冒着热气的陶盆,里面盛着糜子面饺子,馅是白菜猪肉的,还混了点切碎的豌豆干,是张婶早上送来的;旁边摆着油糕、花馍,还有李大夫家丫丫送来的糖蒜,脆生生的透着酸香。苏晚秋给每个人碗里盛了饺子,笑着说:“娘,今年的饺子馅里加了点温水和的糜子面,陆知青说这样馅更抱团,不容易散。” 她没说的是,温水里悄悄滴了两滴灵泉水 —— 煮出来的饺子皮更筋道,馅也更鲜,连苏老太都夸 “今年的饺子比往年好吃”。

守岁的时候,村民们聚在老村长家的院坝里,火堆烧得旺旺的,大家围着火堆嗑瓜子、吃花馍,说着一年的收成。张婶抱着个布包,给每个人送了块自己炸的油糕:“今年油糕里加了点芝麻碎,咬着更香,大家吃了,明年都能步步高!” 陆承泽从布包里掏出本新的农书,给大家讲春耕的注意事项:“今年咱们种荞麦,得先把地翻两遍,把土里的石子捡干净,荞麦的根系浅,怕硌着。” 老村长则拿着个小本子,记着各家的春耕需求:“王大爷家的地得帮着翻,他家劳力少;李大夫家要种豌豆,得留着靠河的地块,浇水方便。”

初一拜年的时候,雁归村的巷子里满是笑声。苏小石头拎着个布兜,里面装着花馍和炒糜子,跟着晚秋去张婶家拜年,丫丫早就等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布老虎玩偶,要跟小石头换吃的:“小石头,我用布老虎换你的炒糜子,好不好?” 两个孩子蹲在门**换礼物,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李大夫给每户都送了包晒干的艾草,说是 “开春撒在地里能防虫,保庄稼旺”,老村长则给每家送了张亲手写的 “春播吉” 字条,贴在农具上,讨个好彩头。

春节刚过,村民们就忙着春耕了。村西头的引水渠边,十几个年轻小伙正搭木架,陆承泽拿着尺子量着木架的间距:“木架得搭两尺高,每隔三尺立一根,这样渠水流通顺畅,还不容易冲垮。” 苏晚秋和张婶则帮着往渠边填土,把土踩实:“陆知青,渠底得铺层干麦秸,再撒点草木灰,老辈说这样能防渗漏,还能护着渠底的土不被冲散。”

李大夫带着几个村民在选好的荞麦地里翻土,他手里拿着个小锄头,把土里的草根挖出来:“荞麦怕杂草抢养分,得把草根捡干净,再撒点腐熟的农家肥,肥地又能防虫。” 苏小石头跟在后面,用小耙子把土块扒碎:“李爷爷,我把土扒得这么细,是不是能让荞麦长得更好?” 李大夫笑着点头:“是啊,土细了,种子的根能扎得更深,长得更壮。”

浸种的时候,苏晚秋按李大夫的法子,把荞麦种泡在温水里,还加了点艾草水:“娘,李叔说这样能唤醒种子的胚根,出芽率能提高一成。” 她趁没人注意,往温水里滴了两滴灵泉水,看着种子在水里慢慢发胀,心里满是期待。苏老太坐在旁边,把浸好的种子摊在竹筛上晾干:“今年的种子饱满,又是按老法子浸的,肯定能出好苗,秋天定能收好多荞麦。”

傍晚的时候,引水渠的木架搭好了,夕阳洒在木架上,泛着暖光。村民们坐在渠边,吃着带来的花馍,聊着今年的耕种计划。张婶说:“等渠水通了,我家的豌豆地就能及时浇水,再也不怕天旱了。” 陆承泽则说:“今年咱们试种荞麦,要是收成好,明年就能扩大面积,跟糜子轮作,让地更肥。”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饥荒年代种田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