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119章 晚茬收尾入仓稳,分粮公平谋秋播,协作长效固根基

七月中旬的晨露刚打湿豌豆藤蔓,老周就带着流民组钻进晚茬豆田 —— 藤蔓上还挂着两批未熟的豆荚,青中带黄,是最后一季收成。按娄烦 “晚茬不丢,多收一斗” 的老规矩,这茬豆荚得趁晨露未干时摘,既保粒满,又不伤藤蔓(留着沤绿肥)。周娃拿着迷你摘荚钩,专挑鼓粒的荚:“爹,这荚比上次的小,能算二级不?” 老周掰开一个,粒虽不如头茬满,却没虫眼:“算三级里的好粒,留着自家磨面正好!”

晚茬采收的关键在 “护藤”。陆承泽蹲在田埂上,教五村农户给藤蔓留 “养根茬”:“摘完荚别拔藤,留三寸茎秆在土里,撒上草木灰,能沤成绿肥,明年种谷时省半袋粪!” 晚秋则带着人给晚茬田浇 “收根水”—— 温水混着少量豆饼碎(悄悄加了滴灵泉水),“让根秆长得壮点,沤肥时养分更足”。东河村的王村长试着留了半亩藤,笑着说:“往年都拔藤当柴烧,今年学你们沤肥,省了买粪钱,划算!”

打谷场的入仓准备早安 “流动站标准” 铺开。五村的陶瓮都编了号,雁归村 1-30 号装一级粒,邻村 31-50 号装二级粒,东河村 51-60 号装三级粒,瓮口贴着 “村民 等级 重量” 的标签,是老陈用毛笔写的,端端正正。周妻带着妇女们在仓里熏仓 —— 把艾草和花椒混着点燃,烟从仓底的通风口往上飘,“陈爷爷说,艾草防蛀,花椒驱鼠,熏半个时辰,粮能存半年不坏!” 小吴爹则在瓮底铺油纸,油纸下垫干麦秸:“隔潮又隔虫,比单铺麦秸管用!”

刚入了二十瓮,晚秋就发现问题 —— 南村的几瓮二级粒湿度有点高,测湿仪显示 15%,比标准高 2 个百分点。“得重新晒!” 陆承泽当即让人把这几瓮豆粒倒在苇席上,五村的妇女们一起翻晒,每半个时辰测一次湿度。周娃也跟着帮忙,用小耙把豆粒扒得匀匀的:“陈爷爷,晒到多少才能装瓮啊?” 老陈摸了摸豆粒,捏在手里不沾手:“降到 12% 就行,晒透了才不霉!” 直到傍晚,这几瓮豆粒才达标入仓,南村的刘村长松了口气:“多亏你们查得严,不然存到冬天准发霉!”

五村分粮的日子定在七月二十,打谷场中央摆了张长桌,上面放着 “分粮方案公示板”—— 总收豌豆

斤,扣除公社收购的一级粒 6000 斤(换农具和布),预留二级粒 2000 斤(明年留种),剩余

斤按 “田亩 50% 工分 50%” 分:雁归村田亩 40 亩、工分 8000 分,分 2200 斤;邻村田亩 35 亩、工分 7000 分,分 1900 斤;东河村田亩 30 亩、工分 6000 分,分 1600 斤;西河村田亩 25 亩、工分 5000 分,分 1300 斤;南村田亩 30 亩、工分 6000 分,分 1600 斤。

“有没有异议?” 老村长的声音刚落,台下就响起掌声。老周挤到前,算着自家的份额:田亩 2 亩、工分 160 分,能分 48 斤,其中三级粒 20 斤(磨面)、二级粒 28 斤(煮粥),比去年多了两倍,他攥着周妻的手,眼圈有点红:“俺们流民以前过年都吃不上这么多豆,现在一季就分这么多,这日子真稳了!” 分粮时,五村的会计一起称重,用的是公社统一的斗,每分一户就在公示板上画 “√”,周娃捧着自家的粮袋,上面写着 “周家 48 斤”,蹦着喊:“俺家有豌豆面吃啦!”

采收后的农具维保更见长效意识。农具共享站里,小吴爹带着木匠们给脱粒机换滚筒、给摘荚钩磨尖、给筛子补洞,每修一件就记在 “维保台账” 上:“脱粒机 1 好,换滚筒 1 个;摘荚钩 20 把,磨尖;竹筛 5 把,补洞”。陆承泽则带着人给犁犋刷桐油,“秋收前得把所有农具修一遍,免得到时耽误事”。李村长看着修好的脱粒机,笑着说:“明年俺们村也添两台脱粒机,放共享站里,五村一起用!”

秋播规划的会议在技术流动站开得热闹。五村的村长围着 “秋播规划图”,陆承泽指着图上的地块:“今年秋播扩种 20 亩荞麦,种在豌豆田旁,能借豌豆的肥;再种 10 亩油菜,明年春天能当绿肥,还能榨油!” 王村长当即应:“俺们村出 5 亩地种荞麦,再派 10 个劳力学播种!” 刘村长也说:“南村有油菜种,能匀给大伙 100 斤,开春还能教你们榨油!” 晚秋则在旁边画 “秋播时间表”:“八月底翻地,九月初浸种,九月中旬播种,十月初追肥”,老陈把时间表抄五份,分给各村村长。

七月廿五的晨光刚照进仓房,五村的人又忙了起来 —— 老周带着流民组给晚茬藤沤肥,周妻带着妇女们磨豌豆面,小吴爹在共享站修农具,孩子们则在荞麦田的规划区插木牌,上面写着 “秋天种荞麦”。风拂过晒场,残留的豆粒香混着艾草香,飘向远方的山坳 —— 那里,新渠的水还在流,秋播的地在翻,共享站的农具在闪,五村的同心路,正像这成熟的豌豆季,稳稳地走向下一个丰收。

夜里的技术流动站亮着灯。陆承泽整理豌豆季的总数据:总产

斤,比单干时增产 120%;五村协作效率提升 60%;农具共享率 100%;分粮满意度 98%。“这就是规模化协作的力量,” 他对着五村村长说,“从春播到秋收,从防旱到防虫,五村一步没掉队,以后咱们就按这模式来,年年都是丰收年!” 老陈则在写 “豌豆季总结”,把协作中的经验、问题都记下来,准备印给五村,为下一季农耕打基础。

七月的最后一缕阳光落下时,五村的豌豆季彻底收官 —— 仓里的豆粒满,农户的粮袋鼓,农具的维保完,秋播的规划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