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408章 政事繁忙,天佑大明

第408章 政事繁忙,天佑大明

寅时中,大约早上四点,

夜色尚未散尽,应天皇城依旧蒙着一层幽沉薄纱,静谧中透着凝重。

太子朱标高大挺拔的身躯在皇宫御道上挪动,脚步急切又轻巧,生怕惊扰这破晓前的安宁,一路向着武英殿赶来。

踏入殿门,却见殿内灯火通明,光晕在幽暗中撑开一方天地。

头发已近全白的朱元璋早已稳稳端坐于主座之上,

仿若一座历经岁月雕琢、饱经风霜的古岩。

他身形略显清瘦,常服加身,

袍上金丝暗纹于光影交错间闪烁粼粼波光。

面庞皱纹纵横交错,高挺的鼻梁下唇角习惯性微微下垂,不怒自威。

眉头紧锁成川字,双眸深陷,目光如炬。

此刻,他正全神贯注于案前奏疏,手中朱笔划动,

笔尖在纸面摩挲游走,沙沙作响。

此等场景,朱标已是见怪不怪,

随即整理袍服,下摆轻扬间,恭谨参拜大礼,朗声道:

“儿臣拜见父皇。”

朱元璋手中笔锋不停,只微微抬眼,

目光在朱标身上一扫,淡淡道:

“标儿,起来吧,天还未亮,倒来得不迟。”

朱标起身,垂手立在一侧,轻声回应:

“儿臣知父皇每日操劳国事,不敢懈怠,没想到父皇要比儿臣早上许多。”

朱元璋搁下朱笔,靠向椅背,揉了揉眉心,倦意一闪而过:

“天下大事,桩桩件件皆如乱麻,朕这双眼都快被这些折子糊住。

你既来了,便同朕一道看看,这各地呈上的事儿,没几件省心。”

说着,随手将几本奏折扔至案前空位。

朱标轻轻一笑,上前两步:

“父皇,不如传膳吧,您先歇息,儿臣来替您操劳。”

朱元璋下垂的嘴角勾起,如鹰般的眼中露出笑意,

歪身看向身旁恭敬站立的大太监,

手指着朱标,来回点着:

“看看,看看,儿子长大了,知道为朕分忧了。”

大太监矮身,抿嘴一笑:

“太子殿下贤德,陛下您也能省些心。”

“哈哈哈。”朱元璋发出大笑。

太子朱标站在桌前,也笑了笑,

而后打开奏疏快速游览,眼中闪过惊喜。

[会宁侯张温、北平都指挥使周兴奏修大宁等城,制:

大宁城门五,城周三千六十丈,濠长三千一百六十丈,深一丈九尺,

会州城门四,城周一千一百二十丈,濠长一千一百八十九丈二尺,深一丈八尺;

富峪城门四,城周九百丈,濠长九百八丈二尺,深一丈三尺;

宽河城门四,械周八百一十二丈,濠长八百五十九丈,深一丈五尺。

创盖仓廒四十七所,计五百五十间,营房计七千三百三十三间。]

太子朱标又阅览了一遍,而后抬起头,声音郎朗:

“父皇,这城池居然修建得如此快?

若是儿臣没记错,折子是正月时才送下去,

现在才四月,居然已经修完了?”

朱元璋笑了起来,干涩的声音在武英殿回荡:

“北平行都司设立,看来这二人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啊。”

“极好,极好若天下官员都如二人一般,

事事早有准备,那父皇可是能安稳许多了。”

朱标一边说,一边拿起了另一封奏疏,

[陛下圣裁,命天下军丁习工艺,以强军体,富国用。

臣等闻命之下,无不欢欣鼓舞,誓必躬行实践,以不负陛下厚望。

遵陛下旨意,臣即行文五军都督府,

令其遣官分赴各都指挥使司,传达圣意,并监督执行。

各卫所积极响应,迅速设立工艺学习局所,

严格选拔军丁,每百户中选四人,并兼顾正军中体力稍弱者,

使之有机会学习一技之长,既增强体质,又为国家培养实用之才。

至于所需物料,如丝、铁、箸、角、皮革、颜料等,皆已遵旨由官府统一供给,未曾丝毫累及百姓,

确保民力不失,民心安定。

时至今日,四月已过,

天下各处,从京师至边疆,各卫所工艺学习局皆已布置妥当,

军丁们正按部就班,刻苦研习各项技艺,预计一年内即可初见成效。]

朱标眼中闪过满意,轻轻点了点头:

“父皇,自舅舅得胜而归后,

都督府办事的章程倒是快了许多,没有以往那般拖沓。”

“哼,这些人,就是得有人压着才肯干活。”

朱元璋冷哼一声,右手放于长椅一侧,轻轻敲打,眼窝深邃。

他的眼神在宽大桌案上看了看,示意一旁的大太监拿过一本奏疏递了过去,

“标儿,看看吧,都察院送上来一些折子,

其上所言民间疾苦,朕听后都触目惊心,

如今国库有些结余,原本用于打仗的银子也省下不少,朕打算发些银钱赈灾。”

朱标听后抬起脑袋,若有所思,轻轻点了点头:

“父皇,工部昨日曾与儿臣禀告,

新式的马蹄铁经过测验,要比以往的马蹄铁少上两成损耗。

恰好北边与南边的战事都结束了,马蹄铁大多都要更换,

若是一同打造,能省下至少二十多万两银子。

这些钱.既然朝廷省下了,

就断然没有拿在手里的道理,发给百姓使其渡过难关也好。”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

“极好,金银财帛、邦国之赋税,不过是驭世之器具耳。

若不能以其善民生、壮国力,此等物事,与废纸无二。”

“儿臣记住了。”

朱标恭敬答应后,转而低头看向手中奏疏。

[闻知九江、黄州、汉阳、武昌、岳州、荆州诸郡多贫民,

其遣人运钞前往赈济,每丁钞一锭,

沿河递运所水驿夫每人五锭,共九十一万二千六百一十七锭。

赐居京师的山东流民每人钞二十锭。

赈山东莱州、兖州二府饥民钞共二十六万九千二百一十锭。

赈湖广常德、长沙、辰州、靖州、衡州、永州、宝庆、郴州、德安、沔阳、安陆、襄阳贫民钞共一百四十六万八千七百余锭。]

看着上面的诸多银两,饶是朱标已经做好了准备,还是有些心惊肉跳。

“父皇,这一月共发银钱将近二百七十万,

户部虽有结余,但下月都督府就要开始制定西南一战的赏银,是否一并裁定?”

上首的朱元璋摆了摆手:

“赈灾是赈灾,军饷赏银是另一码。

告诉都督府,打仗的银钱要快些算,由麓川出,下旨让思伦法将银子送去云南。”

朱标脸色有些古怪,迟疑道:

“父皇,云南布政使司的折子直言,

此行思伦法匆匆出兵,有其国内遭灾的原因,他们恐怕没有这么多银钱。”

“银子不够,就用其他东西抵!

盐、、矿石、木材、瓜果,大明什么都要。

前线将士厮杀,打生打死,

若这钱还让咱们来出,那这仗岂不是白打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审视,缓声道:

“标儿啊,你性子仁厚,有时需刚硬些,莫要被人拿捏,

麓川人的死活,与咱们明人有什么干系?”

朱标还是面露迟疑,沉声道:

“父皇,儿臣还是觉得,要广济天下,

思伦法倒行逆施,正是我们拉拢麓川百姓的好时机,

工部和户部已经算过了,麓川国内的甘蔗不知多少,

深山老林里尽是木头,算是个好地方。”

朱元璋忽然笑了起来:

“标儿是个有志气的,麓川的确是个好地方,

但不是现在,云南还未彻底平定,等云南百姓与土人归心,再想着开疆拓土不迟。”

“不过.”朱元璋话锋一转,淡淡道:

“既然麓川国内的甘蔗、树木极好,

下折子,每年让麓川送一批过来,

如此,东西有了,也不用操持麓川那些烂事。”

朱标脸色一僵,猛然语塞,

最后.

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朱元璋见儿子如此模样,心中涌现喜意,开口道:

“现在詹事院也建了,朕打算让唐铎去做詹事,

他做过兵部尚书,向来狠辣,你要与他多学一些。

为太子,行王道施仁政,亦不可缺了霸道。”

太子朱标躬身行礼:“多谢父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