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薪纪元:千秋劫 > 第178章 渡不过的江

薪纪元:千秋劫 第178章 渡不过的江

作者:得意乐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1:16:07

这七个字,如同七根冰冷的铁钉,将他最后的生路,死死地钉在了这乌江之畔。他并非畏惧死亡,征战半生,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畏惧的,是那份无法承受的目光,是那沉甸甸的、压得他灵魂都无法喘息的愧疚。

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松开了握着天龙破城戟的手。神兵利器失去了力量的支撑,“哐当”一声,倒在江边的碎石上,溅起几星微弱的火星,随即黯淡下去,如同它主人的霸业。

然后,他用那只布满裂痕、仍在被苍白火焰从内部灼烧着的手,颤抖着,探入怀中。动作缓慢而凝重,仿佛在触碰世间最易碎的珍宝。

他取出了一物。

那是一支簪子。一支女子用的、样式古朴大方的玉簪。玉质并非顶好,甚至边缘有些细微的磨损,却被打磨得温润光滑。在【烛龙鬼瞳·焚天】领域的混乱与劫火的反噬中,这支普通的玉簪,竟奇迹般地完好无损,只是沾染了些许烟尘。

那是虞姬的簪子。

或许是在她自刎之前,悄然遗落;或许是在更早的某个平静时刻,他从她发间取下把玩,而后便一直贴身珍藏。

看到这支簪子的瞬间,项羽那一直强撑着的、属于霸王的坚硬外壳,彻底碎裂了。他左眼中那丝代表倔强与不屈的光芒,如同风中残烛,倏然熄灭。甚至那右眼空洞的、布满裂痕的“烛龙鬼瞳”轮廓,也仿佛失去了最后一丝维系的力量,那残存的、扭曲的苍白光泽,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隐没。

最终,呈现在林煜、禽滑素,以及那沉默的守火人亭长眼前的,是一双……人类的眼睛。

黑色的,深邃的,不再有苍白火焰燃烧,不再有暴戾与疯狂,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如同这乌江水般深沉的——疲惫与悲伤。

那是一种燃尽了一切希望、看透了一切结局、承载了所有失去后的……虚无与宁静的悲伤。

他凝视着手中的玉簪,指腹轻轻摩挲着那温润的玉质,仿佛还能感受到伊人发丝的柔顺与温度。他的眼神温柔得令人心碎,那温柔之下,是汹涌的、却再也无法流淌出来的泪海。

他想起了她为他舞剑时的翩跹身影,想起了她灯下缝补衣甲的专注侧颜,想起了她最后那决绝而凄美的一笑,想起了她鲜血洒落时,那短暂驱散苍白火焰的、炽热的红……

一切都过去了。

霸业、江山、千军万马……都如同指间流沙,消散无踪。最终留在他这穷途末路之身畔的,竟只有这一支冰冷的玉簪,和一匹同样伤痕累累、通灵性的马。

“咴咴……” 乌骓马似乎感受到了主人那彻骨的悲恸,忍着后腿的灼痛,挣扎着靠近,用它硕大的头颅,轻轻蹭着项羽的手臂,发出低低的、充满不安与安慰的呜咽。

项羽抬起头,目光从玉簪上移开,越过那叶孤舟,投向江水茫茫的对岸。那里,是江东,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他的目光,没有怨恨,没有不甘,只有一种穿透了时空的、了然的悲凉。

他轻轻抚摸着乌骓马因为痛苦和不安而微微颤抖的脖颈,动作是前所未有的轻柔。然后,他望着那滚滚东去、永不停歇的乌江水,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低沉而沙哑的声音,缓缓地,说出了那句注定将烙印在历史与林煜等人心中的话语:

“乌骓马……”

他顿了顿,仿佛在积蓄最后的力量,也仿佛在品味这命运最终的讽刺。

“……也渡不过时光的江。”

声音很轻,却比任何咆哮都更具冲击力。

渡不过的,不是眼前这物理的乌江。

而是那无形无质、却最为残酷的——时光之江。

即便他此刻登上那叶扁舟,即便他侥幸回到江东,那又如何?

他渡得回曾经的八千江东子弟环绕、意气风发的岁月吗?

他渡得回与亚父范增君臣相得、谋划天下的时光吗?

他渡得回虞姬巧笑嫣然、为他舞动剑器的夜晚吗?

他渡得回那巨鹿之战后、睥睨天下、以为江山在握的雄心吗?

回不去了。

一切都已被时光的洪流裹挟而去,留下的,只有无法挽回的失去,无法弥补的过错,和这具被劫火与悔恨灼烧得千疮百孔的残躯。

渡江求生,不过是让这悲剧,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而他那颗骄傲的心,早已在虞姬倒下、在意识到连乌骓都恐惧他之时,便已经死了。

乌骓马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发出一声更加悲戚的长嘶,马眼中竟也滚落大颗大颗的泪珠,混合着伤口渗出的血水,滴落在江边的沙石上。

江风呜咽,水流滔滔。

项羽最后看了一眼对岸那模糊的轮廓,眼中那浓郁的悲伤,渐渐化为一片虚无的平静。他轻轻将虞姬的玉簪,重新贴胸收起,仿佛那是他唯一能带走的、也是唯一值得带走的东西。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不再看江,不再看船,不再看任何人。

那拒绝了渡江的决绝,那对时光无法倒流的彻悟,在此刻,化为了这乌江边上,最沉重、也最凄美的泪点。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传奇,终将落幕。而那句“渡不过时光的江”,则如同一首永恒的悲歌,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低回不绝。

林煜看着这位昔日的西楚霸王,眼神里尽是复杂,他曾是秦末乱世的 “破局者”;也是楚汉争霸的 “失败者”,还是文化符号的 “塑造者”。

他曾经灭秦后放弃关中险要之地,选择回归楚地定都彭城,失去了地理与经济上的战略优势;分封诸侯时缺乏长远规划,为后续战乱埋下隐患。还过度自信导致其听不进范增等谋士的关键建议,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最终养虎为患;对不同意见的排斥,也让人才逐渐流失。更是在入关后屠咸阳、杀子婴、烧阿房宫,与刘邦 “约法三章” 的收买民心形成鲜明对比;后期战争中多次屠城,进一步丧失了底层民众的支持。

但是,他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术大师,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破釜沉舟的气魄不仅击溃秦军主力,更奠定了反秦斗争的胜局。他对下属体恤,有 “妇人之仁” 的评价侧面反映其重情重义的一面,相较于刘邦的权谋,更符合传统 “英雄” 的形象认知。他的失败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败给了自身的性格与政治认知。他虽未称帝,却以 “西楚霸王” 的身份在历史上名留青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