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薪纪元:千秋劫 > 第129章 父子鸿沟·扶苏的谏言

薪纪元:千秋劫 第129章 父子鸿沟·扶苏的谏言

作者:得意乐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1:16:07

咸阳宫的偏殿,用于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所,此刻却弥漫着一种比往日更加凝滞的气息。熏香的青烟在空气中笔直上升,仿佛也被这无形的压力所禁锢,不敢有丝毫的飘摇。始皇帝嬴政端坐于御案之后,面色沉静,唯有那搁在蒙着虎皮扶手上的、指节微微发白的手指,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刚刚听取了几位方士关于东海寻仙最新进展的禀报,结果依旧令人失望,甚至夹杂着更多语焉不详、试图蒙混过关的推诿之词。一股压抑的怒火,正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在他胸中寻找着喷发的出口。

而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他的长子,公子扶苏,请求觐见。

扶苏走入殿内,步履沉稳,身姿挺拔,眉宇间继承了其父的英气,却少了几分霸戾,多了几分儒雅的沉静。他身着合乎礼制的公子服饰,宽袍大袖,更显得气质温润。然而,他此刻的眼神,却带着一种不容错辩的忧虑与坚决。他刚刚得知了父皇因方士虚耗钱粮、丹药无效而雷霆震怒,并已下令御史案问诸生,牵连者众,恐怕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这消息,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长久以来的隐忍。

“儿臣扶苏,叩见父皇。”他依礼参拜,声音清朗。

嬴政抬了抬眼皮,目光在长子身上短暂停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平身。何事?”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惯有的、令人心悸的威压。

扶苏没有起身,反而将头埋得更低,以一种近乎叩首的姿态,沉声开口:“父皇,儿臣斗胆,为今日案问诸生一事进言。”

御座上的身影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殿内侍立的宦官们更是将头深深低下,恨不能缩进地缝里去。

“儿臣听闻,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扶苏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尚未被完全磨平的棱角与热忱,“诸生皆诵法孔子,习圣人仁德之道。今父皇皆以重法绳之,儿臣恐天下不安,民心离散。”

他顿了顿,似乎在积聚勇气,然后抬起头,目光恳切地望向那高高在上的父亲:“夫治国者,在安民为本。刑杀或可震慑一时,然非长治久安之策。昔日周室绵延八百载,赖仁政德化;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伏望父皇明察,施仁政,宽刑罚,使天下之士,皆能安心为陛下所用,则四海归心,盛世可期!”

这番谏言,引经据典,核心明确——反对严刑酷法,主张推行仁政。这是扶苏在其老师(可能是儒家学者)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与父皇嬴政那纯粹法家路线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

然而,这番话,在此刻的嬴政听来,无异于最刺耳的噪音,最直接的挑战。

“诵法孔子?”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冰锥碎裂,带着刺骨的寒意。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简牍笔砚都跳了起来。“黔首未集?天下不安?朕横扫**,统一宇内,书同文,车同轨,筑长城以御外侮,修驰道以通有无,此乃亘古未有之功业!何来不安?!”

他站起身,玄色的龙袍如同垂天的乌云,一步步从丹墀上走下,逼近伏在地上的扶苏。那目光不再是审视,而是充满了被冒犯的愤怒与极致的失望。

“仁政?德化?”他嗤笑一声,声音里满是讥讽与不屑,“尔可知,山东六国,何以败于朕手?正是因其拘泥旧礼,妄谈仁义,君臣相疑,民心涣散!若非朕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行雷霆手段,焉有今日之一统江山?!”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扶苏的心上,也敲击在殿内每一个人的灵魂上。这是两种治国哲学的根本对立,是无法调和的理念冲突。在嬴政看来,扶苏所倡导的“仁政”,正是他所摧毁的旧秩序的余毒,是软弱、迂阔、会导致帝国重新陷入分裂与混乱的祸根。

“诸生谤议朝政,惑乱民心,与那些刻石诅咒朕的六国余孽何异?!”嬴政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那源自陨石事件的猜疑与暴戾,此刻被彻底点燃,“你,朕之长子,不思为父分忧,不思维护法度,反而在此为这些摇唇鼓舌、乱法惑众之徒求情?!你眼中,可还有朕这个父皇?可还有这大秦的律法?!”

最后一句,已是雷霆之怒。那股因求仙失败而积郁的怒火,因对“异见”的极端敏感,此刻尽数倾泻到了敢于直言进谏的儿子身上。

扶苏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固执地保持着那份他认为的“正道”之光。他知道这番话会触怒父皇,但他没想到愤怒会如此炽烈,如此……不容置喙。他看到的是一个被绝对权力和无边猜疑包裹、已然听不进任何温和声音的父亲。

“父皇!”他试图再做最后的努力,“儿臣并非……”

“够了!”嬴政粗暴地打断他,转过身,不再看他,只留下一个冰冷而决绝的背影。“朕意已决!诸生犯禁者,按律严惩,绝不姑息!”

他停顿了一下,那背影仿佛凝聚了北地的寒冰,一字一句地吐出对长子的裁决:

“公子扶苏,不识大体,忤逆朕意,结交非人。即日起,离咸阳,赴上郡,监蒙恬军!无诏,不得返!”

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雳,不仅击中了扶苏,也让整个大殿陷入了死寂。上郡,北疆苦寒之地,虽是监军,实同流放。这不仅仅是对一次谏言的惩罚,更是对扶苏政治理念的彻底否定,是将帝国的继承人,从权力核心放逐到了帝国的边缘。

扶苏怔在原地,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他看着父亲那仿佛与冰冷宫殿融为一体的背影,一股巨大的悲凉与无力感席卷了他。他知道,他与父皇之间,那条因理念不同而早已存在的鸿沟,从此刻起,已深不可测,再无跨越的可能。

他最终没有再说一个字,只是深深地、几乎是匍匐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缓缓站起身,步履有些踉跄地,退出了这座令他窒息的大殿。

阳光从殿门外照射进来,在他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孤独的影子。他走向的是北方,是风沙与铁血的疆场,而他留下的,是一个帝国关于未来道路选择的最深刻悲剧的序幕。

嬴政依旧背对着殿门,听着儿子远去的脚步声,胸膛剧烈起伏。他驱逐了“异见”,维护了“法度”的纯粹,但内心深处,是否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属于父亲的复杂情绪,被那更加庞大的、对“绝对秩序”的偏执所淹没?

扶苏的谏言,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未能改变水流的方向,只激起了一圈绝望的涟漪,便沉入了那名为“律令”的冰冷深渊。这鸿沟,隔开的不仅是父子,更是大秦帝国两种可能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