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薪纪元:千秋劫 > 第127章 蒙恬的忠诚与困惑

薪纪元:千秋劫 第127章 蒙恬的忠诚与困惑

作者:得意乐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1:16:07

北疆的风,永远是硬的。

它卷着戈壁滩上的砂砾,掠过新筑的、蜿蜒如龙脊的城墙,抽打在戍卒们黝黑皴裂的脸上,也拍打着将军帐的牛皮帷幕,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噗噗声响。大将军蒙恬,卸下了冰冷的玄甲,只着一身便于行动的常服,站在帐外一处高耸的烽燧台上,极目远眺。

眼前,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杰作——长城。它不再是地图上抽象的线条,而是真实横亘在天地之间的宏伟屏障。墙体沿着山势起伏,敌台、烽燧星罗棋布,如同帝国伸向北方的、坚硬无比的指关节。三十万大军,连同数量更为庞大的民夫、刑徒,在他的统帅下,正将始皇帝那“隔绝混乱,永固北疆”的理想,一寸寸地夯筑进这黄土与巨石之中。

蒙恬深深地吸了一口凛冽的空气,胸中涌起一股混杂着自豪与沉重的责任感。他出身将门,蒙氏家族三代事秦,忠勇刻入骨髓。他理解并完全拥护皇帝的宏图。在他看来,长城不仅仅是防御胡骑的工事,它更象征着一种秩序对混乱的胜利,是文明世界为自身划定的、不容侵犯的边界。能够被委以如此重任,统帅帝国最精锐的军团,执行如此宏大的战略,对他而言,是无上的荣耀,也是对蒙氏忠诚的最高肯定。

“陛下之志,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此墙,当为陛下之志,亦为我华夏永世之屏。”他常常对麾下将领如此说道,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他对嬴政的忠诚,如同这北地的岩石,历经风霜,却愈发坚硬。他坚信,皇帝所做的一切,哪怕手段酷烈,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而统一的帝国,一个不再有战乱纷争的太平天下。

然而,在这铁一般的忠诚之下,一些细微的、不和谐的裂纹,正随着时间流逝和帝国内部传来的种种消息,悄然滋生。那是一种隐隐约约、却无法彻底忽视的……困惑。

作为大军统帅,蒙恬深知军法严明的重要性。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是军队战斗力的基石。秦律的细致与严苛,在军中得到了最彻底的贯彻。他也一直以此为准则。

但近来,一些事情让他感到些许不适。

就在几日前,一队来自中原的戍卒,因为不堪忍受北地的苦寒与监工的酷烈,企图逃亡。按照秦律,戍卒逃亡,捕获即斩。人被抓回来了,行刑的命令也送到了蒙恬的案头。他没有任何犹豫,批了一个“可”字。

然而,在监斩之后,他无意中了解到,那些逃亡的戍卒中,有一个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家在原楚地,是被强行征发来的。他的父亲早已死在征伐岭南的路上,家中只有病弱的老母。少年逃亡,并非畏战,只是想回去看一眼濒死的母亲。

听到这些,蒙恬握着军报的手,微微顿了一下。他仿佛能看到那个楚地少年在刑场上绝望的眼神,能想象到那位母亲倚门盼儿最终却等来死讯的凄惨。军法如山,他别无选择。但内心深处,某个地方被轻轻触动了一下。律法的铁面无私,毋庸置疑。但当这铁律碾压过如此具体而微的人伦悲剧时,是否……过于冰冷了?

他想起皇帝近年来对法家的极致推崇,对任何“不谐之音”的零容忍。东郡陨石事件后的大规模清洗,他也有所耳闻。为了七个不知来源的字,屠戮一村百姓……这,真的必要吗?这种绝对的、不留任何余地的肃清,与他所理解的、为了“止战”与“安民”而存在的秩序,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偏差。

长城的修筑,是一项旷世工程,也是一场消耗生命的马拉松。蒙恬亲临一线,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其中的代价。

他看到的,不仅是兵卒们戍边的艰辛,更是那些从全国各地征发来的民夫、刑徒,在皮鞭和苛令下,如同消耗品般,将生命一点点填入这宏伟的墙体。疾病、劳累、坠崖、工伤……死亡如同北地的风,无处不在。运送粮秣的道路上,倒毙的民夫与牲畜骸骨,随处可见。

他忠于职守,严厉督促工程进度,因为他相信这是帝国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当他深夜巡视营地,听到那些简陋窝棚里传来的压抑呻吟和思乡低泣时,当他看到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民夫,在监吏的呵斥下机械地劳作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便会压上心头。

皇帝追求的是万世的秩序,是永恒的功业。但这功业的基石,是否正在被过度透支?帝国如同一张被拉满的强弓,弦索已经绷到了极致。北筑长城,南戍五岭,内修宫室,外开驰道……每一样都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蒙恬虽远在北疆,也能从粮草补给、兵员轮换的日益艰难中,感受到帝国躯体传来的疲惫信号。

“陛下之志,固然高远……然,民力亦有穷时。”这句话,他只敢在最私密的心腹将领面前,以最隐晦的方式提及。他困惑于,为何皇帝似乎看不到,或者说不在意这基石之下的裂痕?为何那构建秩序的双手,同时也在制造着可能颠覆秩序的痛苦?

来自咸阳的诏令和文书,是蒙恬了解帝国中枢动向的窗口。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近年来,那盖着皇帝玺印的文字,语气变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不容置疑。对长城的期望,从“稳固边防”隐隐转向了“速成永固”;对“妖言”、“异动”的警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也听闻了皇帝日益沉迷于求仙问药,对方士们予取予求。这与他记忆中那个锐意进取、务实雄才的君王形象,渐渐有些重叠不上了。那个在统一战争中运筹帷幄、在朝堂之上驾驭群臣的始皇帝,似乎正被一种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和对“绝对掌控”的迷狂所缠绕。

蒙恬是纯粹的军人,对长生之术并无兴趣,也对方士之流本能地不信任。他更相信手中的剑与麾下的士卒。他不理解,为何英明神武的陛下,会倾心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难道不会分散治理庞大帝国的精力吗?这种对“永恒”的个人追求,与帝国“万世”的基业,究竟孰轻孰重?

这些困惑,像细小的沙粒,夹杂在他对皇帝坚如磐石的忠诚之中,带来一种隐秘的摩擦感。他不会,也不敢将这些疑虑宣之于口,更不会因此而有丝毫懈怠。他依旧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一道诏令,严格治军,督促工程。因为忠诚,是他的本能,是他的家族使命,也是他存在的意义。

他只是会在某些独自巡视长城的夜晚,勒住战马,望着南方咸阳的方向,心中掠过一丝难以言状的忧虑。那灯火辉煌的帝都,那位他誓死效忠的帝王,似乎正被一层他无法看透的迷雾所笼罩。而他脚下这座倾注了无数心血与生命的长城,它所守护的帝国内部,是否正在孕育着比北方胡骑更为深刻的危机?

风,依旧在吹,带着亘古不变的苍凉。蒙恬调转马头,回到了他的将军帐。帐内,案几上堆满了等待处理的军务文书。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困惑与忧虑,都强行压回心底深处。他拿起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他是蒙恬,大秦的将军,皇帝的利剑与坚盾。他的职责是守护,无论这困惑是否存在,无论前路是吉是凶。

忠诚,是他唯一的答案,也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