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有个叫王老二的农夫,这人有个毛病——太信传言。昨天听说吃大蒜能长寿,他一口气吃了十头,熏得老婆抱着被子睡柴房;今天听说倒立能生发,他在房梁上吊了半日,差点让邻居以为他要寻短见。
这天一大早,王老二在村口槐树下听说书人讲“劚山觅玉”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人挖遍整座山就为找一块宝玉,最后真找到了,从此富贵满门。
王老二听得眼睛发直,一拍大腿:“这不就是我王老二时来运转的时候了吗!”
他一路小跑回家,翻箱倒柜找家伙。媳妇李秀英正在院子里喂鸡,见他这架势,心头一紧:“你这是又要作什么妖?”
“媳妇,我要去劚山觅玉!”王老二举着把生锈的锄头,意气风发,“等我找到宝玉,咱们就发达了!”
李秀英翻了个白眼:“得了吧你,上次你说跟着流星跑能找到金子,结果一脚踩进泥塘,还是村头大黄狗把你拽上来的。”
“这次不一样!”王老二信誓旦旦,“说书人讲了,有座山里头肯定有玉!”
“哪座山?”
王老二挠挠头,压低声音:“就...就咱们村后头那野猪山。”
李秀英差点没背过气去:“那野猪山除了野猪、蚊子和石头,还有什么?要有玉还能轮到你去挖?”
可王老二铁了心,第二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了。他站在野猪山脚,对着朝阳深吸一口气,大喊一声:“宝玉,我来了!”
这一嗓子不要紧,惊动了山林里睡觉的野猪一家子,只听一阵哼哼唧唧,几头野猪怒气冲冲地跑了出来。王老二吓得魂飞魄散,扔了锄头就往树上爬,挂在树杈上直到野猪们消了气才敢下来。
“出师不利,出师不利。”王老二拍拍胸口,捡回锄头,找了个看起来顺眼的地方开始挖。
第一天,他挖了三尺深,除了石头就是土,外加一窝气呼呼的田鼠。
第二天,他挖了五尺深,找到半个破碗底,兴奋地拿回家,被媳妇一眼认出是前年她扔掉的。
第三天,他换了个地方挖,一锄头下去,挖到了野蜂窝,被蛰得满头包,跑回家时媳妇差点没认出他来。
“放弃吧,啊?”李秀英一边给他抹药一边劝,“你看你这脸肿的,跟发面馒头似的。”
王老二疼得龇牙咧嘴,嘴上却还硬:“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疼疼疼!轻点!”
半个月过去了,王老二把半面山坡挖得跟战场似的,坑坑洼洼,别说宝玉,连块像样的石头都没见着。
这天傍晚,他垂头丧气地坐在自己挖的一个大坑边,长吁短叹。村中老石匠张大爷路过,好奇地问:“老二啊,你这忙活半个月,挖什么呢?”
“张大爷,我劚山觅玉呢!”王老二来了精神,“您说,这山里真有玉吗?”
张大爷捋着胡子笑了:“我在这村里活了七十年,打十六岁就开始跟石头打交道,从没听说这野猪山有玉。不过嘛...”老石匠故意顿了顿。
王老二眼睛一亮:“不过什么?”
“后山倒是有种青石,质地不错,我年轻时常采来刻石碑。”
王老二一听,心又凉了半截。石头?他要的是玉,能让人发财的玉!
又过了几天,王老二几乎要把整面山坡翻了个遍,累得瘦了一圈,眼窝深陷,活像逃荒的。李秀英实在看不下去,使出杀手锏:“王老二!你再不消停,我明天就回娘家!”
王老二这才慌了神,他这媳妇虽爱唠叨,可离了她,自己连袜子都找不着。他只好暂时收了心思,答应第二天陪媳妇去赶集。
说来也巧,集市上有个外地来的玉石商人,摆了个摊子收玉。王老二凑过去看热闹,见有人拿块淡绿色的石头竟换了五两银子,眼红得不行。
他急忙凑上前:“老板,您看我这...”他浑身上下摸了一遍,啥也没有,忽然想起腰间别着媳妇给他防身的小石斧——那是李秀英祖上传下来的,磨得光亮。
玉石商人接过来看了看,摇头:“这就是普通石头,不值钱。”
王老二不甘心:“您再仔细看看?说不定是宝玉呢!”
商人笑了:“老哥,玉不是这么认的。你这样乱挖一气,就算真有玉也让你砸坏了。”
王老二这才虚心请教:“那该怎么认玉?”
商人倒也耐心,拿出几块样品给他讲解:“你看,玉有光泽,质地细腻,敲击有声...”
王老二听得云里雾里,只记住了一句“质地坚硬细腻,触手温润”。
回家路上,他一直琢磨这话。李秀英见他难得安静,打趣道:“怎么,终于开窍了?”
王老二突然站住,一拍脑袋:“我明白了!我以前挖的方法不对!”
李秀英差点气晕过去:“敢情我说什么你都没听进去,就惦记着你那破玉!”
第二天,王老二换了方法。他不再乱挖,而是满山找“质地细腻”的石头。倒还真让他找到几块光滑的,宝贝似的抱回家,结果一鉴定——都是普通鹅卵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