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糊涂村”的地方。这村子山清水秀,人也淳朴,就是吧,村民们的脑子似乎都不太喜欢拐弯,经常闹出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村里有俩活宝,一个叫阿耦,一个叫阿俱。阿耦是个胖乎乎的小伙子,力气大得像头牛,但脑子转得比村口的石磨还慢。阿俱则是个瘦精精的机灵鬼,一肚子的小聪明,可惜这些聪明劲儿常常用不到正道上,净想着怎么省力气、占小便宜。
他俩是从小光屁股玩到大的朋友,关系那叫一个铁。用村里老人的话说,这俩孩子是“一个敢想,一个敢干;一个挖坑,一个就敢跳”。他们之间完全没有猜忌,信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村里人就送了他们一个组合称号——“耦俱无猜”。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有一天,村里的首富钱老爷贴出告示:重金悬赏!谁能把他家后院那棵三百年老枣树上的枣子一颗不剩地打下来,就赏白银十两!
十两银子啊!够在村里盖三间大瓦房,再娶个漂亮媳妇了!村里的壮小伙们摩拳擦掌,纷纷前去尝试。有拿竹竿捅的,有扔石头的,甚至有想爬树的,可那老枣树又高又滑,树枝还特别脆,忙活了一天,枣子没打下几颗,倒是有几个爬树的小伙子把屁股摔成了八瓣。
阿耦和阿俱也看到了告示。阿耦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画像,口水流了三尺长。阿俱的小眼睛则滴溜溜一转,计上心头。
他拍了拍阿耦厚实的肩膀,说:“耦兄,发财的机会来了!看见那枣树没?你力气大,抱着树使劲摇,我在下面用床单接着,保证一颗不漏!”
阿耦一听,乐了:“俱弟,还是你聪明!咱俩联手,天下无敌!走!”
两人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钱老爷家后院。阿耦二话不说,走上前,张开双臂,“嘿哟”一声抱住了那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的老枣树。他深吸一口气,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开始猛摇!
那场面,真是地动山摇!树叶哗啦啦地掉,树枝嘎吱吱地响,可那熟透了的红枣,却像跟他作对似的,只是零星掉下几颗。阿俱在下面扯着个大床单,跑来跑去,接到的枣子还没他头上被砸出来的包多。
摇了半天,阿耦累得气喘如牛,一屁股坐在地上:“不……不行了……俱弟,这树……成精了……摇不动……”
阿俱看着阿耦累成狗的样子,又看了看那棵“铁石心肠”的枣树,小眼睛再次一转,又生一计!
“耦兄,摇不下来,咱们就把它‘请’下来!”阿俱神秘兮兮地说。
“请下来?怎么请?”阿耦一脸懵。
“你看啊,”阿俱指着树根,“这树长在地上,所以根深蒂固。咱们要是把它挖出来,放倒了,那不就跟打地上的枣一样简单了吗?”
正常人听到这个主意,肯定会觉得这家伙脑子被门夹了。但阿耦是谁?他是阿俱最忠实的合作伙伴,“耦俱无猜”的最佳体现!他听完,猛地一拍大腿(拍的是自己的大腿,疼得龇牙咧嘴):“高!俱弟,实在是高!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挖!”
说干就干!阿耦回家拿来了两把大铁锹,两人围着枣树就开始挖。钱老爷和家人听到动静出来一看,差点背过气去。
“你……你们俩在干什么?!”钱老爷捂着胸口,声音颤抖。
阿俱直起腰,得意洋洋地说:“钱老爷,我们在帮您‘请’树摘枣啊!等我们把树放倒了,保证一颗枣子都跑不了!”
钱老爷气得胡子直翘:“胡闹!快住手!这树挖断了根,还能活吗?!”
阿耦抬起头,一脸天真无邪:“钱老爷,您只说把枣子打下来,没说不准挖树啊?您放心,我们‘耦俱无猜’,配合默契,保证完成任务!”
钱老爷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指着他们“你你你”了半天,愣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心想,这俩活宝是哪里来的自信?算了,反正这树也老了,正好看看他们能蠢到什么地步,全当看戏了。于是他甩甩袖子,气呼呼地回屋了。
阿耦和阿俱见钱老爷没再阻止,干得更起劲了。挖了整整一天,终于挖出了一个巨大的深坑,老枣树的根须都露了出来。两人用绳子绑住树干,阿耦在前面拉,阿俱在后面推,喊着号子:“一二三,倒——!”
就听“轰隆”一声巨响,尘土飞扬,那棵三百年的老枣树,真的被他们给放倒了!
树是倒了,可新的问题来了:树太大,枝叶铺开像座小山,枣子藏在里面,还是不好捡。
阿俱摸着下巴,思考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然后猛地一跺脚:“有了!耦兄,咱们用火攻!”
“火攻?”阿耦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
“对!”阿俱兴奋地解释,“咱们在树下点一小堆火,用烟一熏,那枣子被烟一呛,不就自己掉下来了吗?”
阿耦再次被好友的“智慧”所折服,崇拜地说:“俱弟,你真是再世诸葛亮!太聪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