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成语大搞笑 > 第121章 廪食县官(lin shi xiàn guān)

成语大搞笑 第121章 廪食县官(lin shi xiàn guān)

作者:冬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21:55:00

青石县的新任县官李大嘴走马上任了。这位李大人名字起得妙,人生两大爱好就是吃和说,一张大嘴两不误。他年轻时寒窗苦读,总饿肚子,如今当了官,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饭碗问题。

上任第一天,李大嘴便召集全县衙役训话:“本官上任,首重民生!何为民生?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带我去看看县里的粮仓!”

主簿赵瘦猴心里一咯噔,这位大人不问案子不问税收,直奔粮仓,路子有点特别啊。

众人来到县衙后院的粮仓,李大嘴推开仓门,只见里面堆满粮食,米香扑鼻。他深吸一口气,陶醉道:“好啊!真好!粮食满仓,民心才安!”

赵瘦猴忙应和:“大人明鉴!这是朝廷拨付和本县征收的粮食,用于官吏俸禄和灾年赈济。”

李大嘴绕着粮垛转了三圈,忽然问:“这粮食,可新鲜?”

赵瘦猴一愣:“回大人,都是去年新粮。”

李大嘴点点头,随手抓起一把米,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最后竟放进嘴里嚼了起来。众衙役面面相觑,从没见过这样验粮的。

“嗯...米质尚可,只是略有潮气。”李大嘴咂咂嘴,“这样吧,从今日起,本官要亲自检验仓粮,每日取三升米,回去...细细查验!”

赵瘦猴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这位大人的用意,忙道:“大人心系百姓口粮,如此亲力亲为,实乃青石县之福!下官以为,三升太少,不够查验,每日五升为宜!”

李大嘴眼睛一亮,拍拍赵瘦猴的肩膀:“赵主簿深知我心啊!”

自此,李大嘴开启了“廪食县官”的幸福生活。所谓“廪食”,就是官府供给粮食。李大嘴把这制度发挥到了极致:早上喝县仓米熬的粥,中午吃县仓米蒸的饭,晚上用县仓米做米粉。就连他养的三只鸡,也跟着吃上了皇粮。

不到三个月,李大嘴的脸圆了两圈,官服都紧了。他还不满意,又想出新名目:“赵主簿啊,光查验生米不够,还得尝尝煮熟的味道!从明天起,每日再加两只县仓的鸡蛋!”

赵瘦猴苦着脸:“大人,鸡是县衙养的,可它们吃的米是县仓的啊...”

“那不正好吗?鸡吃县仓米,下县仓蛋,完美循环!”李大嘴理直气壮。

就在李大嘴廪食事业蒸蒸日上之时,青石县来了个古怪的老头。老头衣衫褴褛,在县衙门口摆了个棋摊,挂着一副对联:“棋局看官局,步步皆套路;米仓即官仓,粒粒是民脂。”

李大嘴听闻此事,勃然大怒:“哪来的刁民,敢讽刺本官!待我去会会他!”

李大嘴来到衙门口,老头正独自对弈。

“老先生,你这对联什么意思?”李大嘴压着火气问。

老头头也不抬:“大人可曾听过‘廪食县官’的典故?”

李大嘴心里一虚:“什么廪食不廪食,本官听不懂!”

老头笑道:“那大人可愿与老朽对弈一局?若老朽输了,立刻拆摊走人;若大人输了,只需答应老朽一件事。”

李大嘴自诩棋艺高超,当即应战。不料三盘下来,盘盘皆输。

老头捋须微笑:“大人,承让了。老朽只求一事:请大人明日亲自开仓放粮,赈济贫民。”

李大嘴输棋不认账:“胡说!本县哪有贫民需要赈济?”

老头也不争辩,只从袖中掏出一面铜镜:“请大人看看这个。”

李大嘴凑近一看,镜中竟是粮仓景象:米虫横行,霉变滋生,几个仓吏正偷偷把好米换成坏米...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大嘴惊呆了。

老头道:“大人只关心自己每日的五升米,可知下面的人有样学样?仓吏换米,米商掺假,层层盘剥,苦的是百姓啊!”

李大嘴冷汗直冒,他虽贪吃,但良心未泯:“明日开仓!”

次日,青石县开仓放粮,百姓排成长队。李大嘴亲自监督,却发现米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发霉变质。他这才明白,自己这个“廪食县官”带坏了整个官场风气。

当晚,李大嘴找到老头请教:“老先生,我知错了,可如今仓粮已坏,如何是好?”

老头笑道:“大人可知‘廪食’本意?官府储粮,非为养官,实为养民。官仓之米,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大人既已醒悟,何不来个将计就计?”

三天后,青石县贴出告示:为防粮米变质,县衙公开招标,招募全县酒坊,将陈米酿成酒,售出后利润充公;同时开设全县厨艺大赛,胜者聘为官厨,用仓米为孤寡老人做饭。

这一招妙极了!陈米变美酒,售出高价;好米做成饭,供养老人。青石县的粮仓流动起来,不但没浪费,反而赚了钱。

李大嘴更是别出心裁,创办“青石米饼”,用仓米制作,卖到邻县,成为青石县的特产。

一年后,皇帝微服私访到青石县,见市面繁荣,百姓称道,特别对“青石米饼”赞不绝口。召见县官时,皇帝笑问:“李爱卿,朕听说你有个外号叫‘廪食县官’?”

李大嘴扑通跪地:“臣有罪!臣曾经...”

他将自己如何贪图小利,如何被点醒,又如何改革的故事一五一十道来。

皇帝听罢哈哈大笑:“好个‘廪食县官’!若天下官员都能像你这样,把‘廪食’之利从个人小惠变为百姓之福,朕何愁天下不治!朕赐你金牌一面,上书‘廪食县官’四字,望你永葆此心!”

从此,“廪食县官”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不过意思完全变了:它不再指占公家便宜的官员,而是指那些善于利用公共资源为民造福的聪明官。

而李大嘴呢,他还是每日从粮仓取三升米——不过那是为了给县衙旁养老院的老人们试米质。用他的话说:“得亲自尝尝,才知道米好不好,老人们吃着香不香啊!”

至于他那张着名的大嘴,现在成了青石县的活招牌,哪个饭馆新菜上市,都请他去“品鉴品鉴”。不过这回,他可是自己掏腰包了!

喜欢成语大搞笑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成语大搞笑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