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没完没了地敲打着C市警局临时办公室的窗玻璃。檐口滴下的水串在灰白光线里拉成长线,在下方水洼溅起细小涟漪。
办公室里飘着隔夜泡面和潮湿警服混合的闷味儿,打印机卡了一张纸,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周勇捏着报告一角,指关节有些发白。“查完了,能扫的都扫了。”他声音闷在胸腔里,带着通宵后的沙哑。“金属碎屑送省厅化验了,结果至少等三天。轮椅印?轮胎纹路太浅,匹配不了具体型号。”抬眼扫过桌对面的沈心怡和歪在椅子里的陆小凡。意思很明白,这条线暂时走到头了。拿起保温杯吹开茶叶沫,啜了一口。“让内勤订下午的车票,先回去等消息?”话音落下,办公室里只剩下打印机枯燥的吞吐声和窗外持续的雨噪。
沈心怡坐得笔直,指尖无意识捻着报告纸边缘。纸页上现场照片模糊,但那股若有似无的消毒水味却像钉进了鼻腔深处。挫败感像窗外的阴雨一样渗进骨头缝里,但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股气味上。高远嘲讽的脸在脑海里一闪而过,那种被戏弄的感觉让她咬紧了后槽牙。
忽然抬头,眼神清亮得让周勇放杯子的动作顿了一下。“周队,现场清理用的消毒液,成分能确定吗?”周勇皱眉,扯过另一份文件翻了两页。“常见含氯消毒剂,浓度偏高,市面上随便哪家化工商店都能拎几桶。”屈指叩了叩桌面。这能说明什么?清洁工图省事倒多了呗。沈心怡摇头,太刻意了。“专业清理现场会用强腐蚀药剂破坏生物检材,但不会留下这么浓烈的气味标记......除非需要掩盖更浓的味道。”视线转向窗外雨幕。想查C市近期大宗消毒用品采购记录,还有医疗废弃物处理流向。周勇差点气笑。“知道这范围多大吗?全市医院诊所、保洁公司、甚至养猪场都得过一遍!”音量拔高,又强行压下去。“沈心怡,理解你们破案心切,但办案得讲效率......”
旁边椅子吱嘎一响。陆小凡伸了个懒腰,胳膊肘差点带翻桌角的笔筒。效率啊……揉着后颈晃站起来,溜达到窗边。窗玻璃映出模糊影子,和窗外一片湿漉漉的老城区屋顶。“周队,你们这儿老巷子早点铺子,豆花是甜的还是咸的?”周勇额角青筋一跳。什么乱七八糟的!陆小凡转身,扯出个笑。“办案讲效率,吃饭也得讲效率嘛。老城区转一圈,十分钟能尝三家。”手指无意识在蒙着水汽的玻璃上画了个圈,总比在这儿干瞪打印机强。
沈心怡蹙眉看他。陆小凡耸肩,“哎,劳逸结合。说不定走着走着,灵感就咻——来了。”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比划了个迸溅的手势。周勇重重放下杯子。“行,你们非要查就查吧。我让两个弟兄开车跟着——”
“不用。”沈心怡突然起身,抓起椅背上的外套。“我们走路。”目光扫过陆小凡。“你看你的豆花,我记我的消毒水牌子。”周勇叹了口气,掏出手机发了条信息:保持通讯畅通,每小时报备一次位置。
老城区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深一块浅一块。巷子窄,两侧晾衣杆横七竖八,滴着水的裤衩背心几乎擦过头顶。油炸糕的腻香混着阴沟泛潮的味儿钻进鼻子。
陆小凡真买了碗豆花,蹲在屋檐下呼噜噜喝,辣油红得晃眼。沈心怡握着手机,屏幕上是王皓刚传来的C市清洁用品批发清单。手指划得飞快,眉心越拧越紧。采购记录太分散,没异常峰值。低声说,像自言自语。陆小凡舔掉勺沿的辣油。“哎,沈队,你说那轮椅大哥收拾完烂摊子,会不会也顺路吃碗豆花?”戳着碗里颤巍巍的豆花。“搞技术的都这样,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完事了才想起饿。”沈心怡没接话,视线却瞟向巷子深处。一家便利店门口堆着几个空消毒液瓶子,蓝色标签被雨打湿了,糊成一团。
他们沿着巷子走了半小时,查看了三家诊所和一家社区医院。第一家诊所的消毒水记录正常,第二家干脆大门紧锁,第三家的老医生听说他们问消毒水,絮絮叨叨说了十分钟采购流程。
沈心怡的鞋跟卡在石板缝里,差点崴了脚。陆小凡蹲下来帮她拔鞋跟,嘴上还不闲着。“沈队,咱这是查案还是逛街啊?”沈心怡瞪他一眼,手机突然震动。王皓发来新消息:老城区槐荫路片区医疗垃圾清运记录异常,上周没有收运记录。
抬头看向前方。巷底有家诊所,门牌锈得只剩个“刘”字。卷帘门拉下一半,玻璃门内侧贴着“出租”纸条,边角卷起。门把手上却没什么灰。陆小凡吹了声口哨,溜溜达达过去。“哟,刘医生搬得挺干净啊。”
蹲下身,手指虚虚划过卷帘门底轨。轨道缝里塞着几片枯叶,但门轴附近明显有新鲜摩擦的亮痕。沈心怡已拨通电话。“周队,麻烦查一下老城区槐荫路17号‘刘明德诊所’的备案和近期采购记录。”语速快而低,眼睛死死盯着门缝。电话那头周勇似乎在翻纸页。“刘明德?那老头欠赌债跑路小半年了……记录?等等,系统里显示诊所去年就报停业了,怎么可能有采购——”话音戛止。沈心怡感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不是因为冷雨,而是因为意识到这些瓶子的来源可疑。所以门口这些瓶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