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175章 查涌下场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第175章 查涌下场

作者:桃浦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12

7 月 29 日上午,《金钱鼠报》社长查涌坐在冷气办公室里,手里的报纸被揉得变了形。

头版旁边的娱乐版上,《成报》的 “金钱鼠大肆杀人” 解读格外刺眼 —— 他比谁都清楚,“金钱鼠” 暗指的是他家主人,而李默然敢在电影里这么拍,分明是 “故意挑衅”。

更让他生气的是,廖亿明知道这部片在内地被禁止上映,还敢拿到香江暑期档公映,“简直是家丑外扬!”

“潘药!马上过来!” 查涌按下内线电话,声音里满是怒火。

总编辑潘药踩着皮鞋匆匆进门时,看到老板面前的咖啡杯已经凉透,报纸上画满了红圈。

“你马上登报,以我的名义写评论!” 查涌指着报纸,语气不容置疑,“就说《红楼梦》是中华四大名着之首,能改编,但不能胡编;能删减,别自作聪明加情节!李默然年纪小,没读过书、没文化,我能理解,但最好多读几年书,再出来拍电影,别误人子弟!”

潘药不敢耽搁,当天下午就把评论赶了出来。

7 月 29 日的《金钱鼠报》晚报版,查涌的署名评论被放在头版右下角,标题加粗:“论《红楼梦》改编:不可亵渎经典,少年当沉心向学”。

这份发行量稳定在10万份、广告收入占香江报业市场 10% 的大报,一上市就引发了震动.

谁都知道查涌的分量:他的武侠小说陪伴了几代香江人成长,构建了独特的文化认同;《明报》的社论是 “香江舆论风向标”;今年他刚参与内地基本法起草,是公认的 “文化符号 政治桥梁 舆论领袖”。

“查先生说得对!暑期档放这种胡编的电影,会教坏孩子!” 尖沙咀公园的凉亭里,退休教师陈启元拿着《金钱鼠报》,跟几个老伙计议论,“我年轻时读《红楼梦》,逐字逐句都要批注,现在的年轻人倒好,为了暑期票房噱头,把名着改得面目全非!”

有人立刻附和,提议 “联名写信给银都机构,要求停映《红楼梦》”。

可年轻人的反应截然相反。香江大学的暑期校园里,一群已经放暑假的学生们围在公告栏前,对着查涌的评论争论不休。

中文系学生阿明举着《红楼梦》电影票,大声反驳:“黛玉葬花加雪景,是为了表现血流成河,这是创新,不是胡编!查涌凭什么说李默然没文化?暑期档能有这样的电影,是我们的幸运!”

当天下午,学生们自发组织 “支持李默然,扞卫改编自由” 的签名活动,红色的横幅挂在校园门口,短短两小时就收集了 300 多个签名,连路过的游客都停下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整个 7 月底的香江暑期档,都被《红楼梦》的争议笼罩着。

《金钱鼠报》的读者来信栏里,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信件堆成了小山:“查社长坚守文化底线,值得敬佩”、“李默然的改编让年轻人爱上《红楼梦》,何错之有?”。

电台的暑期热线节目里,听众的争论常常从 “改编边界” 吵到 “文化传承”,主持人不得不反复提醒 “大家冷静,慢慢说”。

就连街边的雪糕车,都贴着 “你支持李默然还是查涌?” 的小纸条,孩子们买雪糕时,都会笑着选一个答案。

电影圈的人也被卷了进来。导演许鞍华在暑期访谈里说:“暑期档需要多元化的电影,名着改编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李默然的尝试值得鼓励”。

而邵氏的资深制片人则表示:“查先生的话有道理,年轻人拍电影,尤其是改编名着,还是要多尊重传统,不能只图暑期票房”。

银都机构的廖亿倒显得淡定,他看着不断攀升的票房数据,7 月 31 日累计突破 3000万。

成功超越了1984 年的《最佳拍档 3:女皇密令》,距离洪京保的《福星高照》的纪录只剩一步之遥。

廖亿笑着说:“争议是好事,至少大家都在关注《红楼梦》,这比暑期档卖多少票都重要。”

那天傍晚,香江的暑气渐渐消散。

旺角 “豪华戏院” 门口,排队的人依旧很多,有学生在讨论剧情隐喻,有老人在争论改编对错,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买票,说 “暑期让孩子看看《红楼梦》,比在家看电视好”。

银幕上,贾宝玉站在落花中轻叹;银幕下,不同年龄、不同立场的人坐在一起,为同一部电影感动、争论。

8 月 1 日的香江,正午阳光像熔化的金箔砸在柏油路上,空气里飘着隔壁茶餐厅漏出的菠萝油香气,还有弥敦道方向传来的双层巴士引擎声。

华纳唱片香江分部坐落在油麻地一栋浅灰色旧写字楼里,三楼的招牌被雨水浸得有些发暗,门口两个穿米白色制服的保安正靠在玻璃门上打盹 —— 直到一辆银灰色的士 “吱呀” 停在路边,车门推开的瞬间,保安的眼睛突然亮了。

下来的是李默然。十七岁的少年穿件白 t 恤,牛仔裤膝盖处磨出两道浅白的痕,手里攥着个黑色帆布包,另一只手还挂着半块没吃完的红豆冰。

他刚直起身想抻个懒腰,眼角余光就瞥见写字楼转角处窜出几道影子 —— 不是路人,是扛着胶卷相机、攥着笔记本的记者,领头的那个还举着支掉了帽的钢笔,笔尖在纸上戳得沙沙响。

“是然仔!” 有人喊了一嗓子,原本散在茶餐厅门口、报刊亭旁的记者瞬间像被磁石吸住,十来个人 “呼啦” 围过来,相机快门声 “咔嚓咔嚓” 响得像炸了锅。

最前面的是《星岛晚报》的老记者陈叔,他头发花白,领口沾着茶渍,手里的理光相机还是三年前买的旧货,此刻却把镜头怼得离李默然脸只有半尺远:“然仔!可算等到你了!这礼拜我们天天在这儿守,连你绯闻女友况美芸的公寓都蹲过,她连车窗都不肯降!”

李默然往后退了半步,帆布包蹭到身后的路灯杆,红豆冰的糖水在杆上留下道淡褐色的印。

他眯着眼笑,露出两颗迷人的小酒窝,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的清亮:“你们这么拼,报社给加奖金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