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137章 好评如潮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第137章 好评如潮

作者:桃浦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12

刚到影院门口,一股甜香就先飘进了鼻腔 —— 不是家里蒸馒头的麦香,是裹着糖霜的爆米花味,混着淡淡的消毒水气息,在早上的空气里格外勾人。

影院左侧的墙角摆着个铁皮小摊,摊主是个穿灰布褂子的老爷子,正用铁铲搅着锅里的玉米粒,“噼里啪啦” 的声响裹着白汽冒出来,引得路过的孩子扒着摊边不肯走。

“两毛钱一包,姑娘要吗?刚出锅的,甜得很!” 老爷子看见郑珍几人,掀开玻璃罩子,里面的爆米花颗颗饱满,糖霜在夕阳下泛着细碎的光。

周志恒不等郑珍开口,已经掏出钱包:“来四包,麻烦多裹点糖。”

小王凑过去,看着老爷子把爆米花装进牛皮纸袋,忍不住偷偷捏了一颗,糖霜粘在指尖,她龇着牙舔了舔:“比学校门口的好吃!”

走进影院大厅,最先撞进眼里的就是那张《红楼梦》海报 —— 足有两米高,挂在正中央,油彩的光泽在暖光灯下格外鲜亮。

李默然饰演的贾宝玉站在左侧,束发嵌宝紫金冠上的明珠垂着细链,随着海报的微晃轻轻颤动;项上金螭璎珞圈衬得他脖颈修长,手里的折扇半开,扇面上题着 “莫失莫忘” 四个字,笔锋清隽。

旁边的陶荟敏穿着浅紫色软缎裙,裙摆绣着几枝兰草,指尖捏着朵半开的桃花,花瓣上似还沾着露水,背景里大观园的雕梁画栋层层叠叠,朱红的廊柱、黛色的瓦檐,连窗棂上的花纹都画得清清楚楚。

海报前围了不少人,小声的议论声像细密的雨丝。

一个穿蓝布衫的大妈指着黛玉的裙子,跟身边的同伴说:“你看这料子,肯定是真缎子!比咱们上次看的《牡丹亭》讲究多了。”

旁边的小伙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你们不知道吧?李默然才十七岁,不光演宝玉,还自己导戏编剧本!”

郑珍也忍不住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黛玉捏着落花的指尖上。她想起上周上课,班里的小丫头怯生生地问:“郑老师,黛玉为什么要把花埋起来呀?”

当时她蹲下来,拿着课本上的插画说:“因为她觉得花落在泥里会脏,就像她自己,总怕受了委屈。”

现在看着海报上陶荟敏眼里的柔意,郑珍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满是期待。

“希望别让人失望才好。” 她下意识地小声嘀咕,指尖轻轻碰了碰海报边缘垂下来的流苏。

“应该不会差。” 周志恒的声音刚好在耳边响起,郑珍回头时,看见他手里还提着刚买的爆米花,耳根微微泛红,“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片子拍了快一年,光服装就做了两百多套。”

他说着,把一包爆米花递过来,纸袋还带着余温,“你爱吃甜的,这个糖多。”

郑珍接过爆米花,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赶紧移开目光。

小王在前面喊:“快检票啦!再磨蹭要开场了!” 几人才跟着人流往检票口走。

检票的是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大姐,胸前别着 “服务标兵” 的红袖章,手里的剪刀磨得锃亮。

她接过票,“咔嚓” 一声在票根上剪了个小三角,笑着把票递回来:“中间后排的位置,视野最好!快进去,灯要暗了。”

旁边有个抱着孩子的大嫂问:“同志,15 排在哪儿啊?” 大姐指着右侧的通道:“往那边走,台阶慢点下,别摔着。”

放映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暖黄色的灯光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照在红色的绒布座椅上,泛着柔和的光。

座椅虽然有些旧,扶手上的漆掉了几块,但摸起来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

前面几排有人在嗑瓜子,声音轻得像蚕食桑叶;后排有个小姑娘缠着妈妈问:“宝玉是不是王子呀?” 妈妈捂着她的嘴,小声说:“别吵,电影要开始了。”

周志恒领着郑珍找到座位,特意先替她把座椅上搭着的一件外套拿开 —— 大概是上一场观众落下的,他叠好放在旁边的空座上:“你坐里面,外面人来人往的,不方便。”

郑珍坐下时,才发现座椅靠背是往后倾的,靠着特别舒服,刚好能清楚地看到整个银幕。

她刚把爆米花放在腿上,就感觉到旁边的周志恒有点紧张。

他双手放在膝盖上,手指不停地摩挲着中山装的裤缝,像是有话要说,又总把话咽回去。

有一次他转头想跟她说话,刚好郑珍也抬眼看他,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周志恒赶紧低下头,耳根红得更厉害了,连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郑珍心里觉得又好笑又温暖。她不是没遇过别人的试探,有的油腻,有的刻意,可周志恒的心意却像院里的老槐树,朴素又真诚,连紧张都透着可爱。

前面几排的小王和小李时不时回头,小王还朝她挤眉弄眼,手里比了个 “加油” 的手势。

郑珍假装没看见,把目光投向前面的银幕,指尖却忍不住捏了颗爆米花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心里也跟着暖起来。

忽然,放映厅里的灯光慢慢暗了下来,原本细碎的说话声渐渐消失,只剩下几声轻轻的咳嗽和座椅的挪动声。银幕 “唰” 地亮起来,先是出现中影的红色标志,接着响起轻柔的古筝声,像流水一样漫过整个放映厅。

郑珍屏住呼吸,看着银幕上慢慢浮现出大观园的景象:朱红的月亮门里,满院的桃花开得正好,花瓣落在青石板路上,像铺了层粉色的雪。

李默然饰演的贾宝玉从门里走出来,身上的锦缎长袍随着脚步轻轻摆动,他手里摇着扇子,眼神清澈得像山泉水,嘴角带着淡淡的笑,看见廊下的丫鬟,还笑着挥了挥手,少年气十足。

旁边的周志恒轻轻 “哇” 了一声,又赶紧捂住嘴,转头看了看郑珍,眼里满是惊喜。

郑珍朝他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心里的期待终于落了地 —— 这宝玉,真的像从书里走出来的一样。

银幕上的画面一页页展开,黛玉葬花时,藕荷色的裙摆沾了露水,她蹲在花冢前,手里的小锄轻轻挖着土,眼泪落在花瓣上,连背景音乐都透着委屈。

这背景音乐是李默然找王立评买走《葬花吟》,足足花了2千块。

郑珍悄悄抹了抹眼角,转头时发现周志恒也皱着眉,手里的爆米花忘了吃。

没过多久,银幕上出现了字幕:《红楼梦》~《石头记》。导演:李默然。原着作者:大明遗民或者朱三太子。

字幕过得很快,大多数人都盯着即将出现的画面,没太留意。

郑珍却愣了一下 —— 她给学生讲《红楼梦》时,明明说过原着作者是曹雪芹,怎么会是 “大明遗民”?她想跟周志恒说,可电影已经继续,她只好把疑惑压在心里,接着看下去。

两个小时的电影过得很快,当最后一个镜头结束,银幕上再次出现字幕时,放映厅里安静了几秒,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有人喊了声 “好!”。

灯光慢慢亮起来,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想不到李默然才十七岁,居然能把《红楼梦》拍得这么好!” 郑珍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语气里满是赞叹。她想起刚才黛玉葬花的镜头,连花瓣落下的速度都刚刚好,像真的飘在风里。

周志恒帮她拿起放在旁边的包,笑着说:“是啊,演员选得也靠谱。金陵十二钗个个都漂亮,尤其是黛玉,眼睛里全是戏。不过……”

他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宝钗拍得有点凶,刚才她看宝玉和黛玉说话时,眼神像要吃人似的。”

“我也这么觉得!” 郑珍立刻点头,“特别是宝玉给黛玉送手帕那段,宝钗站在东北角的廊下,嘴角虽然笑着,可眼神冷冷的,看得我心里发毛。”

小王从前面跑过来,手里还攥着半袋爆米花:“怎么后面就没了呀?书里说宝玉最后出家了,怎么电影里他化成一块玉飞走了?我还等着看他披袈裟呢!”

周志恒闻言,耐心地解释:“你不知道,《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不是曹雪芹的原着。李默然应该是按早期的版本拍的,据说原着里宝玉最后是‘悬崖撒手’,化成石头回去了。”

“难怪呢!” 小王恍然大悟,又兴奋地说,“不过画面是真好看!刚才大观园的荷塘,荷叶上的露水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个镜头都跟水墨画一样,里面的人也美,黛玉穿的裙子我都数了,至少有五六条,每条都不一样!”

旁边的小李也凑过来:“我最喜欢里面的背景音乐了,古筝声一出来,就有那股子古典味儿,比我妈听的评剧还好听。”

郑珍笑着说:“其实《红楼梦》特别难拍,人物太多,故事线也杂,两个小时根本讲不完。但李默然删得好,只留了宝玉、黛玉、宝钗的主线,旁支的人物像王熙凤、探春,虽然戏份少,却都立住了,一点不影响观感。”

“各位观众,麻烦让让啦!下一场10点半开始,得清场了!” 穿蓝色工作服的大姐推着清洁车走过来,手里的扫帚 “沙沙” 地扫着地上的瓜子皮。

大家赶紧加快脚步,周志恒走在郑珍后面,还不忘帮她扶了扶差点歪掉的挎包带。

郑珍转头看向周志恒,笑着说:“走,我请你吃东西吧。旁边的馄饨摊应该还开着,热乎的馄饨刚好暖身子。”

周志恒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挠了挠头,笑得像个孩子:“好啊!我知道那家摊的辣椒油特别香,你要是能吃辣,咱们多加两勺!”

小王和小李在后面笑着起哄,几个人沿着路灯下的街道往前走,脚步声和说笑声混在一起,被晚风裹着,飘向远处的槐树林里。

郑珍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爆米花,糖霜的甜香还在指尖,旁边的周志恒正跟小王说着电影里的镜头,声音温和,她忽然觉得,这样的夜晚,比银幕上的红楼梦,还要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